發(fā)布時間:2018-01-02 19:5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11-29 | 查看:2002次
蘭克平,男,1964年7月生,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zhèn)丁樓村村民。2010年以來,他先后3次跳進家門旁濉臨溝內(nèi),奮不顧身搶救4名落水者。2013年4月,濉溪縣綜治委授予蘭克平“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今年10月31日,中央文明辦發(fā)布十月份“中國好人榜”,蘭克平榜上有名。
登上中國好人榜的好人,絕對有著耀眼的事跡或者感人至深的故事。蘭克平最“耀眼”的事跡莫過于奮不顧身、先后3次跳進濉臨溝搶救落水者。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蘭克平曾3次跳水救起4名落水者呢?僅憑跳水救人的英勇舉動,蘭克平榮登中國好人榜就是實至名歸。
然而,一個人總能在別人有難之時果斷出手相救,憑的絕非一時之勇,而是一種深厚的“底氣”。蘭克平能屢屢作出見義勇為的舉動,憑的“底氣”是什么?在筆者看來,這個“底氣”就是善良?!跋滤热耸且环N本能,看到鄉(xiāng)親們有危險哪能不幫忙,良心上也說不過去啊?!睒銓嵉脑捳Z中,讓我們感受到了蘭克平善良的“底氣”十足。
見義勇為有時需要奮不顧身。見義勇為是美德、更是壯舉。有些時候,見義勇為需要付出鮮血甚至生命。就拿跳進深水救人這種形式的見義勇為來說,從勇為者跳入水中那刻起,就意味著自己在救人的同時也在與死神搏斗。須知,一旦在水中遇到突發(fā)情況,自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蘭克平不止一次跳入水中救人,則意味著不止一次面對生命危險的考驗。如果沒有強大內(nèi)心,沒有善良的“底氣”,是很難作出如是舉動的。更難能可貴的是,蘭克平每次救人都堅持“救人到底”,將落水者救上岸不說,還“跟蹤救護”,直到落水者轉(zhuǎn)危為安才離去。由此更見蘭克平對生命的尊重、對善良的堅守。
日積月累成就善良的“底氣”。善良是人的本性,但要在熙熙攘攘、物欲橫流中堅守這一本性,殊為不易。所以,一個人要聚集起善良的“底氣”,尤需從小事做起,日積月累,點滴匯聚。蘭克平善良的“底氣”正來源于日常的積累。村干部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蘭克平對村里的事很積極,環(huán)境治理、秸稈禁燒都跑在前頭,他從不攀比,鄰里關(guān)系非常好;鄰居介紹,莊上誰家有困難,蘭克平夫婦總是上前幫著排憂解難。由此不難理解,蘭克平為什么善良的“底氣”十足。
“日積月累、行善無數(shù),緊急時刻、見義勇為”蘭克平就是這樣一位既值得我們尊重,更值得我們學習的“中國好人”。(桑勝高)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