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23 17:0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6-09 | 查看:1259次
在安徽省淮南供電公司繼電保護班組18名職工中,汪敏是唯一工作在一線的80后女性,也是唯一的一名女性班組負責人。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激勵著她獲專利、出專著,發(fā)論文,編規(guī)程。17年來,她勤奮刻苦、善于鉆研,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電力技師,用敬業(yè)精神詮釋一線工人的辛勤付出;17年來,她不忘初心,潛心鉆研,成為一名繼電保護尖兵,用工匠精神守護了萬家光明。
醉心電力保護,吃苦耐勞活成“女漢子”。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吃苦耐勞是一線工作必不可少的職業(yè)精神,不僅能夠培養(yǎng)一個人堅韌不屈、不怕困難的品格,還能夠帶來工作上的突破。汪敏就是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活成了電力保護界的“女漢子”。和其他的男同事一樣,拿著電纜刀一丁一點削電纜,跳進電纜溝咬緊牙關(guān)背電纜。距離遠任務重時,累了只能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吃不上熱飯,喝不上熱水已然成為她的生活常態(tài),這其中的耐心和毅力讓男同事也為之汗顏。
傳承工匠精神,刻苦鉆研成就“首席技師”。傳承工匠精神需要有極致的工作態(tài)度,需要對自己的產(chǎn)品精雕細琢的工藝,需要將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理念融于具體工作中。汪敏就是一位“繼電工匠”。繼電保護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工種,工作本身就是精雕細琢,這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業(yè)務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需要敢啃“硬骨頭”的執(zhí)著。為迎接高難度的挑戰(zhàn),她背著鍋碗瓢盆就去了變電站,吃住都在現(xiàn)場。白天跟著師傅完成工作任務,晚上挑燈夜戰(zhàn)——苦讀書籍、鉆研原理、繪制圖紙。遇到實在搞不懂的難題,便追著各個專業(yè)的行家,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徹底明白理解為止。千錘百煉終成金,汪敏以自己的鉆勁兒和韌勁兒,2011年由技術(shù)骨干轉(zhuǎn)型為首席技師,2016年被選為國家電網(wǎng)公司優(yōu)秀專家人才。
熱衷志愿服務,樂于助人成為“知心媽媽”。工作使人充實,助人使人快樂。志愿服務中結(jié)識的眼睛里流露著淡淡憂愁的小袁暢總讓她放心不下,于是她不僅物質(zhì)上對小袁暢進行資助,更是當上了小袁暢生活上的知情人、引路人、保護人。小袁暢甚至許下了這樣的生日愿望:希望汪敏媽媽多來看我。一聲“汪敏媽媽”,不僅道出了小袁暢對她的依賴,也道出了她對孩子母親般的無私付出,母親般的牽腸掛肚,母親般的愛意融融。
她榮登“中國好人榜”,她是繼電的首席技師,她獲得6項國家專利……其實她不過是工作中敢于吃苦耐勞的“女漢子”,不過是勇于啃“硬骨頭的”電力工匠,不過是溫暖了一個留守兒童的心“知心媽媽”,這些點滴匯成陽光雨露,滋潤著這朵“女人花”向社會吐露更多芬芳。(徐榮芳)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