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1-13 12:17 | 來源: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09日 04 版 | 查看:1321次
本報記者 史一棋
在浙江省麗水市麻洋塔村,有個“能人兒”,名叫葉群龍。村里人一提起他,都說他是“新鄉(xiāng)賢”,可他卻擺擺手,“我是咱村里人,只要為鄉(xiāng)親們好,做多少事都是應該的?!?/p>
扎根在村里的葉群龍,之前一直在北京郊區(qū)搞蜜蜂養(yǎng)殖,收入非??捎^。掙了錢之后經(jīng)常接濟村里的老鄉(xiāng),人緣也挺不錯。因此,鄉(xiāng)親們希望他能回鄉(xiāng)幫忙招呼村里的事務?!拔耶敃r想,落葉總要歸根,是該回老家做點啥了,于是我就回來了。”
剛回去沒多久,葉群龍就遇到了麻煩事兒,“村里茶園缺不得水,放水時總有先有后、有多有少,茶農(nóng)常因為這個起糾紛;不少人整宿打麻將、還賭錢,輸了的不是當場翻臉,就是回家朝婆娘撒氣,搞得鄰里和家庭關系都很差;以前大伙兒還在村口搞點活動,如今都貓在家里看電視,互相也不串門。村里人心不齊,你說能不讓人著急嗎?”葉群龍說。
2013年年底,葉群龍被選為村支書,就憋著一股勁兒,立志要把村風扭正。
“也是趕得巧,這些年省里一直在推廣建設農(nóng)村文化禮堂,讓咱們村里人和城里人一樣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我一琢磨,何不借著這股東風,給鄉(xiāng)親們多搞些文化服務,把村風好好整頓一番。正好在推動舊村改造中,我們利用土地資源盤活了80多萬元資金?!比~群龍就這樣乘上了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的東風。
80多萬,一半攢著修文化禮堂,另一半用來硬化道路、拆改私搭私建的廁所、豬圈,還給各家各戶門前都開了花壇,種上花花草草,村容煥然一新。
2016年,文化禮堂落成,村民們搞活動再不用露天,每天晚上都有各式各樣的場子。“省里送來全新的燈光、音響、投影等設備,還開出‘農(nóng)村文化禮堂建設服務菜單’,可以預約浙江省圖書館、文化館、小百花越劇院等單位的人來村里搞活動,很受鄉(xiāng)親們歡迎。”葉群龍喜笑顏開。
在村口空地上,村委會組織了舞蹈隊。在浙江省文化廳的支持下,請來了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的舞蹈表演小分隊,講授專業(yè)知識、培訓基本功、彩排舞蹈。
“別看跳舞是小事,但它能把村里老少攢起來。村東一戶人家的婆媳本來關系不好,兒子在中間夾著里外不是人,舞蹈隊成立不久,婆媳倆經(jīng)常手挽手奔村口,關系好得不行?!比~群龍笑得像是找到了寶,“慢慢地,村里的風氣變了??粗页5泥l(xiāng)親們和熱火朝天的活動,我心里暖洋洋的感覺又回來了?!?/p>
贊語:毅然歸鄉(xiāng),反哺鄉(xiāng)里。葉群龍令人感動的,不僅是對村里人的情誼,更是誓把村里人扭成一股繩、帶領大伙兒找回幸福生活的干勁。期待更多這樣的新鄉(xiāng)賢。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