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7-03 12:41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09-26 | 查看:1652次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三團社區(qū)居民廖仁佑,始終不忘對同鄉(xiāng)的承諾,幾十年如一日,撫養(yǎng)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三個孩子,與雙目失明的再婚妻子共度一生,扛起了一個與自己無任何親緣關系的家庭。(中國文明網(wǎng))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和諧,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穩(wěn)定。一個人生活在家庭里,活動在社會中,無不對周邊的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高尚的人,就是一棵參天樹,在身邊必是一片綠蔭,讓更多的人受益。廖仁佑就是這樣高尚的人。他自己的付出和愛,溫暖了三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和盲人的心,用辛勤勞動和付出讓一個破碎的家庭重新獲得幸福。
俗話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云。誰都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面對突發(fā)的情況和危機,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共渡難關。24年前,“好鄰居”廖仁佑同在一個煤礦上班的同鄉(xiāng)張光泰不幸去世。臨終前囑托廖仁佑照料3個年幼的孩子和患有眼疾的妻子,撐起這個家。廖仁佑答應了。他沖破世俗觀念,用自己的行動履行承諾,從近鄰變成一家人。
廖仁佑對孩子的愛,不是親生父親勝似親生父親。對家庭的付出,超越了親情,超越了時空。人們看到,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多年來,廖仁佑無怨無悔:修鞋、修鋁鍋和鋁桶,割芨芨草扎掃帚,當起了水管道疏通“工人”。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經(jīng)過20多年的努力,廖仁佑終于從最早“干打壘”的房屋到土木結構的房屋,到磚木結構的房屋,再到現(xiàn)在的樓房。他用信守承諾和敢于擔當?shù)男袆?,溫暖了他人,給家庭帶來幸福,給社會的帶來和諧。
廖仁佑的事跡或許沒有奮不顧身救人那樣驚天動地,沒有捐資百萬助學那樣令人激動。但是他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溫暖的手,且鍥而不舍,20多年如一日的堅持,可謂是積小善成大善,同樣具有感人的力量,同樣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正能量。
“上善若水,大愛無言”,我們通過廖仁佑的作為。加深了對愛的理解,愛就在我們身邊,不論何時何地人間都離不開愛,只要我們伸出溫暖的手,不論是大是小,你就是一個高尚的人,就是一棵參天樹,大家的手握在一起,就是一片綠蔭。就有無窮的力量,就會戰(zhàn)勝一切困難,溫暖我們的社會帶來溫暖。(特約評論員張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