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5-26 16:30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4-26 00:30 | 查看:1323次
——記石嘴山市“最美老人”周龍
周龍。
只愿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他在漫長歲月中,在艱辛而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承諾。一天天,一年年,任容顏老去,青絲漸白,捧著一顆平凡、滾燙的,充滿愛與奉獻的赤子之心,將愛的教育進行到底。他,就是石嘴山市“最美老人”周龍。2002年2月,周龍闊別了耕耘39個春秋的深深眷戀并為之付出青春熱血的“三尺講臺”。他在退休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到: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員深情地對同事們說過,如果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讓自己選擇職業(yè),那么我將一百次選擇——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今天,我雖然退休了,但我也要高聲地說,如果有來生,我還干這一行。于是,他退休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繼續(xù)登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他太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了,他太愛孩子們了,舍不得離不開他們。他深信:三尺講臺發(fā)出的每個聲音都喚出美好心靈的共鳴,把年輕一代引向一個嶄新的天地;那三寸粉筆豈止千斤重,它寫出的每一句話激起智慧的火花,打開通向未來世界的大門。
退休后,周龍無時無刻不心系著學生們,“退休不退崗”。2002年至2009年,他先后在石嘴山市第一中學、石嘴山市回民高級中學、石嘴山市第三中學、育英中學(民辦)四所學校代高三文科重讀班,深受學生們的尊敬和歡迎。哪里付出過勞作,哪里就會有果實的回報。以辦學條件不及其他中學的民辦學?!⒅袑W來說,2009屆育英中學高三畢業(yè)班參加高考的27名學生,就有9名進入“一本”“二本”錄取線,升學率高達33.33%,進入“一本”的有6名。金杯銀杯不如學生們的口碑,周龍得到了學生們的褒獎,那份高興比吃了蜜糖還要甜。教學之余,周龍長期擔任石嘴山市老年大學歷史(時政)課老師,整整十個年頭了。石嘴山市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對周龍評價極高,說他講課精彩,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娓娓道來,讓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講課思路十分清晰,條理清楚,對事物的剖析絲絲入扣,其犀利深刻讓人敬佩;語言幽默風趣,妙趣橫生,既有名言成語警句發(fā)人深省,又有風趣點評讓人忍俊不禁。
三尺講堂外,他積極投身社會事業(yè),在關(guān)心下一代志愿服務隊伍中盡力而為,實現(xiàn)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創(chuàng)造人生的第二個春天。2005年至2006年,石嘴山市關(guān)工委聘請他為“宣講團”成員,他先后在大武口區(qū)、惠農(nóng)區(qū)十余所中學宣講了十余場。2015年,他又去石嘴山市第一中學、石嘴山市第六中學、石嘴山市第十七中學、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學等學校宣講以“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為主題的教育講座。為此,周龍查閱了大量圖書資料,抄錄了近20張資料卡片,寫下了近一萬字的宣講稿,此后又三次修改稿件,定稿后送石嘴山市關(guān)工委備案。宣講過程中,他根據(jù)不同學校、宣講對象的年齡差異,制定不同的宣講方案,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受到學校師生和社會、家長的普遍贊譽。
此外,他先后在石嘴山市老年大學、朝陽街辦事處等單位進行《學習和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弘揚延安精神,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等專題輔導報告。2008年,為籌備市延研會成立10周年慶祝大會,周龍擬寫《石嘴山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工作報告》,并擔任弘揚延安精神論文選《傳承與創(chuàng)新》(1998-2008)編委會委員,為傳承延安精神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010年9月5日,在“弘揚石嘴山精神,熱烈慶祝建市50周年”征文活動中,周龍的論文榮獲“優(yōu)秀論文獎”。9月15日,在喜慶石嘴山市50華誕之際,市上召開“五老座談會”,共同暢談西部大開放,共話建市50年,他在大會上作了重要發(fā)言,為石嘴山市的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些年來,周龍夫婦總是陪伴在母親的身邊,從未出過寧夏進行遠行和旅游。母親已是96歲高齡的老人了,歲月的風塵依然難掩她的風華,她依然每日與書為伴,平靜恬淡地生活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周龍的人生信條。在他退休的14年里,他付出了許多,也得到了許多:他曾被授予“激情歲月,感動惠農(nóng)”十大奉獻人物榮譽稱號;被評為石嘴山市級、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級“敬業(yè)奉獻模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道德模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以及全區(qū)優(yōu)秀離退休干部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并享有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勞動模范稱號和待遇……同時,周龍筆耕不輟,個人著作有:1994年、1995年《高考快速實效訓練系列》政治分冊。(圖文均由石嘴山市老齡辦提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