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4-25 16:44 | 來源:解放日報 2015-09-28 04版 | 查看:1414次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面對一位在街頭不慎跌倒的老人,扶還是不扶,似乎成了一個讓人困惑的難題。不扶,有悖扶危濟困的道德規(guī)范;扶呢,萬一碰上訛人的事主,則會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按理說,好心助人是美德,但如果好心總是沒好報,人們的心腸也就慢慢硬了,冷了。
一年前,我約了一位作家在紐約唐人街的一家快餐廳見面??觳蛷d中午人較多,我提前趕到占了一個靠窗的座位。
大概快到中午12點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驚呼,伴隨著椅子擦地與摔倒的聲音,我隨著驚呼聲與大家的目光一起看過去,發(fā)現一位老人從椅子上滑到了地上。
我站了起來,朝事發(fā)地點走了幾步,想看清楚是怎么回事。這時,整個餐廳所有客人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了過去。
我聽不清他講什么,但從坐在他附近人聽到他的話后臉上的表情立即放松來判斷,老人沒事了。隨即大家都很禮貌地移開了目光,繼續(xù)就餐。這位老人顯然只是跌倒了,好在沒有跌傷。
在美國,看到別人跌倒,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上前救人,不管跌倒的人是否已經年老。因為老人們都有完備的保險,一旦發(fā)生意外,都是由保險公司買單,基本上不存在誰賠償的問題。
在美國,若老人自己跌倒后起訴救助者求償,這種懷著欺騙意圖捏造虛假事實向施救者索賠的行為,實質已經構成誣陷欺詐,誣告者會被反訴欺詐罪。對誣陷者的“訛詐”行為反訴欺詐罪,也會減少一定數量的誣陷。
為了能使幫助他人的美德和行為得到保護,做了好事不至于惹麻煩上身或被告上法庭,美國有一條法律專門用來保護好心人,這條法律叫做《好撒瑪利亞人法》。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