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3-31 13:53 | 來源:華商報 2017-03-30 A1版 | 查看:2175次
華商報記者對話大國工匠、三秦楷模徐立平 30年與危險共舞,他如何堅持下來的? 華商評論:將“工匠精神”踐行到底
如果一份工作又苦又累,可能愿意堅持的人并不多。但有一份工作,不僅苦和累,而且時刻與危險共舞,有個人卻堅持了30年。
這個人就是感動中國人物、大國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秦楷模徐立平。3月29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采訪了徐立平及其妻子、徒弟和同事。
眼前的徐立平,一身藍色全棉工裝,身形瘦長,眼神堅定而果敢。無論何種榮譽加身,他的沉穩(wěn)、和氣、平易近人,讓人感覺不到和他有任何心理距離。
他的事跡
1987年,不到19歲的徐立平進入7416廠,從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藥面整形工作。藥面整形迄今仍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再精密的機器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人工。在整形過程中,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殼體,或因摩擦力過大發(fā)生靜電放電,就會瞬間引起燃燒甚至爆炸。所以,這個崗位不僅需要極高的精準度,還具有高危險性。此外,由于火箭或?qū)棸l(fā)動機的大小粗細不同,藥面形狀復雜,在整形時往往要采取或蹲或跪或趴或躺的姿勢,干一會兒就肩酸背疼。無論是對體力還是對意志,都是極強的考驗。就是這樣的一個崗位,徐立平干了整整30年,且做到了安全零事故。
據(jù)了解,目前在全國能從事這個工作的也就數(shù)十人,而徐立平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代表,他因此被大家尊稱為“火藥雕刻大師”。
對話徐立平
對我來說,這只是本職工作而已
華商報:為什么要給火藥整形,這是一份什么樣的工作,究竟有多重要?
徐立平:打個比方,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結(jié)構(gòu)就好比雞蛋,外面的蛋殼就是外殼體,膜是絕熱層,里面的發(fā)動機推進劑就好比混合攪拌均勻的蛋清和蛋黃。而這些推進劑就是能量很高的火炸藥,最初是液漿一樣的形態(tài),灌注完成后在一定溫度下就會凝為固態(tài)。但灌注完成后留在最外面的藥面一般并不平整,這就需要對它進行人工整形。對火炸藥進行整形,一是為了確保藥面平整、形態(tài)符合要求,另外這也是涉及對火炸藥質(zhì)量方面的控制。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就是說,發(fā)動機推進劑燃面的尺寸和精度會直接影響火箭或?qū)椀娘w行軌道和精準射程,所以這項工作十分重要。另外按照要求,外殼體、絕熱層和推進劑必須要牢牢地粘在一起,否則就是脫粘,后果非常嚴重。這時,就要把灌注進去的火藥一點點挖出來,找到脫粘的部位,把它修補好。這就需要我們爬進發(fā)動機里去挖藥。
華商報:你21歲時就曾接受過一次這樣的任務,當時你害怕嗎?是如何克服恐懼心理的?
徐立平:你想能不害怕嗎?那里面可都是高能炸藥啊!但工作時不能考慮更多,我們只能關(guān)注手頭的工作,嚴格按照規(guī)程去操作。再說,在那樣狹小的空間里,想太多也沒有用。真要發(fā)生不測,逃也沒處逃。當時我和師傅、同事共十幾個人一起做這項工作,進去挖藥的有四五個人,每個人每次進去挖十幾分鐘換人,每次只能挖幾克出來,那次任務一直持續(xù)了三個月才完成。完成任務后,我的雙腿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走路。這些年由于技術(shù)的進步,沒再做過這樣的事情。
華商報:這么危險的工作,你也一直在嘗試用機械來代替人工操作,你覺得將來有可能完全實現(xiàn)機械化嗎?
徐立平: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目前還沒辦法實現(xiàn)。我們所用的刀具也是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在更新,雖然現(xiàn)在也在努力實現(xiàn)半機械化,但其實還是手工刀具。我們正在往數(shù)控整形的方向發(fā)展,除了個別工序,那將會是完全自動化的,可以保證人員的安全,這個工作從1998年就開始了。最近我們正在研究更先進的方式。也許隨著將來人工智能等技術(shù)的發(fā)展,可以通過技術(shù)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華商報:經(jīng)過你的手修整的“國之重器”都有哪些,你統(tǒng)計過嗎?
徐立平:那太多了,我也沒做過這樣的統(tǒng)計。比如神舟載人飛船的逃逸塔、火箭、導彈,所采用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推進劑藥面就是我們整形的。
華商報:聽說你們家11口人有8個人都是航天人?
徐立平:是的,我們家除了正在上學的孩子,其他人都是航天人。我父親轉(zhuǎn)業(yè)軍人,汽車駕駛員,負責航天產(chǎn)品運輸。我母親雖然也做過和我類似的工作,但她那時的工作相對簡單,肯定沒想到后來會發(fā)展到這么高的要求。我妻子和我在一個廠,她負責絕熱層方面的工作。另外,我弟弟、弟媳也都是航天人。
華商報:你想到過調(diào)崗和退休嗎?是什么支撐了你30年?
徐立平:調(diào)崗的機會有過幾次,但我還是愿意待在這個崗位上。要說危險,和航天相關(guān)的很多工作崗位都比較危險。對我來說,給發(fā)動機推進劑藥面整形,也就是本職工作而已。另外,作為航天人,看到經(jīng)過自己的手修整過的航天器成功發(fā)射,我心里也感到很自豪,我覺得必須要做好這些事。這也就是我們航天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吧。
對話徐立平徒弟杜鵬
師父嚴起來很兇
下班后和我們是朋友
華商報:你師父是怎樣的一個人?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杜鵬:我?guī)煾冈诠ぷ鲿r對我們非常嚴厲,嚴厲起來很兇的。但下班后就和我們就是朋友,常和我們一起喝酒聊天。我今年37歲,跟師父已經(jīng)十幾年了,現(xiàn)在自己也有了徒弟。剛來時,師父對我們要求很嚴格,我甚至接受不了。那會兒還沒“強迫癥”這個詞,我感覺這個師父規(guī)定的太嚴了。比如你讓我鏟一刀,我就鏟一刀唄,為什么必須要求要慢?后來我才明白這些細節(jié)都直接是和安全相關(guān)的事,刀子快了就不穩(wěn),如果一刀不對,輕了可能導致質(zhì)量問題,嚴重了若觸到金屬殼體上可能就會導致嚴重后果。師父教我們“刀拿穩(wěn),心放凈”,所用的刀具有一點生銹都必須清理,其實這些都和安全相關(guān)。這些都對我?guī)Я撕艽笥绊?。我現(xiàn)在帶徒弟也很嚴格。
對話徐立平妻子梁遠珍
我最盼望的就是他平平安安退休
能一塊出去旅游
華商報:你丈夫的工作如此危險,你是如何化解心理壓力的?你最盼望的是什么?
梁遠珍:沒什么特別的方法,每天只要他能按時上下班,能看到他,我就放心了。我不希望他有多高的榮譽,只希望我們?nèi)胰嗣刻於寄芷狡桨舶簿秃軡M足了。如果他因為加班不能按時回家也沒給我說,我就特別擔心。而我打電話給他要是沒接,我不管在做什么,哪怕正在做飯,也會把氣關(guān)了,趕緊騎車到他車間去看看,確保他平安無事才能放心做事。我最盼望的就是他能平平安安退休,然后我們可以一起去旅游。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攝影 強軍
?。ň幷咦?原文標題為《“雕刻”火藥30年》)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