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9-15 20:14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年09月13日第07版 | 查看:944次
反恐現(xiàn)轉機但仍需謹慎
楊 寧 趙文慶
圖為美國國務卿克里(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右)和聯(lián)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出席聯(lián)合記者會。(圖片來源:新華社)
英國《每日郵報》11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布在敘利亞新?;饏f(xié)議上達成一致,如果協(xié)議實施順利,美俄雙方將聯(lián)手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
近來“伊斯蘭國”在中東接連受挫,讓外界看到反恐的轉機,而美俄雙方聯(lián)手又為反恐帶來新的利好。
突破接踵而至
最近,中東反恐的突破一個接一個。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9月4日通過電視演講宣布了一個勝利消息:“在從阿扎茲鎮(zhèn)到杰拉卜盧斯91公里長的邊境線上,恐怖組織已被徹底清除?!边@是極端組織繼上月底核心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納尼被擊斃后的又一次重挫。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4日也證實,在失守剩下的邊境村莊之后,恐怖組織與外界失聯(lián)。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是自2013年恐怖組織宣布成立以來,北約國家首次擺脫與其控制區(qū)的直接接壤。事實上,土敘邊界長期是極端組織將物資與人員運入敘利亞的通道,這次土耳其將恐怖組織清除出邊界,切斷其物資供應通道,該行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這是近來“伊斯蘭國”的二次重創(chuàng),上一次不過是在幾天之前。據(jù)《華盛頓郵報》8月31日報道,伊斯蘭國組織發(fā)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納尼在敘利亞被擊斃,他的死亡對極端組織而言是很大的打擊,導致該組織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撤兵。
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阿德納尼是“伊斯蘭國”的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在極端組織近年來勢力范圍的擴大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極端組織的核心領導層。
但在阿德納尼死前,“伊斯蘭國”就已經喪失了至少在伊拉克50%以及敘利亞20%的勢力范圍,從一系列連續(xù)的失利到重要領導人被擊斃,都給極端組織能否繼續(xù)存在打上了問號。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院中東問題研究員克林特·沃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重創(chuàng)預示著“伊斯蘭國”正在走下坡路,可能會削弱恐怖組織的長期作戰(zhàn)能力。
共識正在來臨
“在打擊‘伊斯蘭國’上,任何一方力量都難以掌控。之所以困難,是由于各方利益不同,謀劃不同,無法達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共識,很難形成合力去消滅它。”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不過,合力似乎正在一步步形成。美俄雙方將聯(lián)手打擊極端組織的消息就是表現(xiàn)之一。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院詹姆斯·杰弗里此前撰文表示,雖然“伊斯蘭國”是一個難啃的骨頭,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政府多大程度上增加軍事力量抵抗。
“美國原來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三心二意,因為它認為如果打擊速度過快,會使得敘利亞政府軍存有余力?!敝袊F(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李偉指出,受到兩個因素的促使,美國的態(tài)度轉變了。
一是俄羅斯在反恐戰(zhàn)場上的合作成果,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使得美國在反恐問題上處于尷尬局面,不得不強化對“伊斯蘭國”的打擊。二是奧巴馬的任期在今年年底結束,為了給在任留下一些成果,因此在打擊極端組織上投入了更多力量,收到的成效也更為顯著。
此外,土耳其在打擊“伊斯蘭國”態(tài)度上的轉變,客觀上促進了共識的達成,由此成為中東反恐出現(xiàn)轉機的關鍵因素之一。李紹先說,前幾年土耳其對極端組織的態(tài)度曖昧,但隨著極端組織力量逐漸壯大,難民威脅擴大,使得土耳其倍感壓力,轉變政策,嚴格控制邊界,配合國際社會抑制極端組織。
局勢仍不明朗
“目前接連受挫的態(tài)勢是必然的,未來的政治秩序中沒有‘伊斯蘭國’組織,所以它走向頹勢也是必然的?!崩罱B先說?!暗?,誰來填補‘伊斯蘭國’的政治真空,還尚且存疑,所以‘伊斯蘭國’末日的時間點遠遠未到?!?/p>
事實上,即便極端組織遭遇節(jié)節(jié)敗退,但正如CNN所言,現(xiàn)在就開始書寫“伊斯蘭國”的死亡通知書還為時尚早,極端組織依然有著諸多機會卷土重來。
一名“伊斯蘭國”組織成員在接受英國《獨立報》采訪時稱:“雖然目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戰(zhàn)場上遭到打擊,組織還將繼續(xù)生存、壯大。”
“只要極端組織還能得到眾多支持,消滅他們就是困難的?!泵绹榜v敘大使羅伯特·福特在接受《外交政策》采訪時說。
也有觀點認為,恐怖組織的接連受挫看似激動人心,但反而可能激起他們變本加厲的報復行為。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殺死恐怖分子領導者所帶來的影響無法輕易預測,對于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納尼的死亡也是如此,事實上“斬首”恐怖組織的政策有可能最終適得其反。在上世紀90年代,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不僅挺過以色列清除其領袖的努力,還變得更加強大。
“擺在你面前的也許是恐怖襲擊的增加?!笨肆痔亍の执谋硎?,“伊斯蘭國核心領導的繼任者也許會為了復仇而變本加厲?!?/p>
對此,李偉則表示:“我不贊成用‘報復’一詞來描述國際恐怖活動,因為恐襲講究成本效益,攻擊要攻擊的目標。但目前看來,恐怖活動依然會長期存在,激烈程度則與反恐的應對措施以及反恐情報的強弱有著密切聯(lián)系?!?/p>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