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2-24 08:00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08年11月28日 08:42:56 | 查看:2872次
好媳婦李奉襄
李奉襄家生機盎然的小院
李奉襄快樂幸福的新家
“我要找就找一個能接納老人和孩子、愿意與我共同撐起這個家的人。否則,寧可不找?!?/P>
在侯馬發(fā)電廠一幢普通的居民樓里,住著一個三代同堂的和諧之家。每天,一對慈愛的老夫婦抱著活潑可愛的小孫女,與要外出打工的兒子、媳婦揮手再見。星期天,在外上學(xué)的大孫女回來后,家里更是充滿歡聲笑語??粗麄兤錁啡谌诘臉幼?,讓人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曾是一個風(fēng)雨飄搖的不幸之家。這對老夫婦的親生兒子早在7年前就遇車禍身亡,兒媳婦李奉襄始終侍奉在兩位老人身邊,對他們不離不棄。兩年前改嫁時,李奉襄又把公公婆婆帶進了新的家庭。如今,在這個特別的再婚家庭中,他們和睦相處,用各自的關(guān)愛,書寫著平常而溫馨的生活篇章。聽說他們的故事后,初冬的一天,筆者專程來到了侯馬,采訪了帶著公婆改嫁的這位了不起的兒媳李奉襄。
變故把幸福打得粉碎
今年38歲的李奉襄,出生在曲沃鎮(zhèn)東關(guān)村。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她從小享受著父母兄姊的寵愛。但從10歲那年起,嬌生慣養(yǎng)的小奉襄一下子就長大懂事了。那年母親突然患病,臥床不起。此時,兩個姐姐都已出嫁,沉重的家務(wù)活全都落在了李奉襄的身上。她學(xué)會了做飯、洗衣、照顧母親等所有的事務(wù),并和哥哥一起為父親分擔(dān)憂愁。
一晃到了1992年,李奉襄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在侯馬發(fā)電廠工作的李惠民,淳樸善良的小伙子很快贏得了姑娘的芳心。不久,李奉襄嫁到了曲沃鎮(zhèn)西楊村李惠民家。丈夫是家中的獨生子,公公婆婆對這個剛過門的兒媳婦疼愛有加。得知李奉襄從小害怕蟲子,不愛下地干活,婆婆就留她在家做飯。每當(dāng)家人從地里勞動歸來,李奉襄總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變著花樣的香噴噴的飯菜很快就端上了桌。這真是一段溫馨而幸福的日子。慈愛的公婆、體貼的丈夫,整個家庭充滿著和諧和快樂。
第二年,孩子的出生,更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帶來了天倫之樂。那段日子,生活為他們家灑下一地明媚陽光。沉浸在甜蜜中的李奉襄以為,日子就會像小河流水一樣,波瀾不驚地向前流淌。
然而,1999年金秋,一場突然的變故,把所有的快樂幸福打得粉碎。
那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李奉襄家的農(nóng)家小院里,滿院的玉米、谷子等秋收作物表達著日子的喜悅和殷實。傍晚,做好晚飯的李奉襄像往常一樣,靜靜等著丈夫下班歸來。然而,左等右等,整整一夜,李奉襄的耳邊始終沒有響起熟悉的摩托車聲。難道是丈夫出什么事了?李奉襄的心里一夜忐忑不安。
第二天清早,匆匆奔來的堂哥帶來一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使李奉襄一家驚呆了!丈夫在下班回來的路上遭遇車禍,已送往醫(yī)院急救。當(dāng)李奉襄全家跌跌撞撞趕去醫(yī)院時,丈夫已經(jīng)不省人事。拿著醫(yī)生下的病危通知書,李奉襄一下子癱在地上。她感到,自己的天塌了!
不知過了多久,兩位老人撕心裂肺的哭聲,把李奉襄從無盡的悲傷中拉回了現(xiàn)實??粗蕹蓽I人的年邁老人,想著年幼的女兒,李奉襄擦去眼淚,咬著牙告訴自己:“這個家就要靠你撐著了,千萬不能倒下!”她含著淚對痛失愛子的公公婆婆說:“爸、媽,我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無論什么時候,我們永遠是一家人!”悲痛欲絕的一家人在醫(yī)院抱頭痛哭……
“不管何時都不會把你們撇下”
李奉襄料理完丈夫的后事,日子表面上又恢復(fù)了往日的平靜。然而,公公婆婆的心里卻有了一個打不開的結(jié)——兒子已撒手人寰,年僅28歲的兒媳年輕俊美,她真能踐行諾言,守著這個殘破的家嗎?關(guān)于李奉襄是去是留,村里人也議論紛紛,甚至有些好心人已在張羅著為她物色合適的對象。終于有一天,公公婆婆跟李奉襄開口了。公公開門見山,希望她能留下來,撐起這個家;婆婆則委婉地表示,如果有好人家,也不會攔著她,只是希望把孩子留下,為李家留條根。說到動情處,兩位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李奉襄聽著老人的話,真是心如刀絞。結(jié)婚幾年來,她從沒和老人紅過臉,像侍奉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侍奉兩位老人,兩位老人也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如今,丈夫尸骨未寒,她怎忍心撇下年邁的他們,往他們尚未愈合的傷口再撒一把鹽呢?聽完老人的話,李奉襄噙著眼淚說:“爸、媽,惠民不在了,還有我。以后,您二老就把我當(dāng)成自己的女兒吧!不管任何時候,女兒都不會把你們撇下不管,不會讓我們這個家散了。這是我的心里話?!?/P>
從此,李奉襄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春夏秋冬,扛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擔(dān)。
那是丈夫去世不久的日子,婆婆經(jīng)此打擊,體弱多病,孩子也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全家人的生活僅靠公公那點微薄的退休金,已是杯水車薪。李奉襄精打細算,從不亂花一分錢。為了方便給婆婆輸液,李奉襄請教鄰居,學(xué)會了最基本的配液、換藥等護理技術(shù),并忍著疼痛,在自己身上學(xué)輸液、打針,身上常常青一塊紫一塊。這樣做一方面省下了錢,一方面可以及時給婆婆治病。
丈夫在世時,在侯馬發(fā)電廠為他們集資了一套商品房,交了首付后,就出了事。此時,房子還要不斷地交款,怎么辦?老人聞聽此事,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為李奉襄解了燃眉之急。當(dāng)有人提醒老人為自己留點養(yǎng)老錢時,兩位老人動情地說:“襄兒對我們這么好,一顆心全在我們和孩子身上了,我們還有什么后顧之憂!”
然而,生活在繼續(xù),李奉襄時時要求自己不能這樣一蹶不振、坐吃山空。她思謀著去做點什么。思來想去,她拿出丈夫的喪葬費等1萬來塊錢,想著去學(xué)一門技術(shù),更好地掙錢養(yǎng)家。她的這一想法得到公婆的大力支持,于是,懷揣著僅有的1萬來塊錢,李奉襄赴西安學(xué)習(xí)美容技術(shù)。
學(xué)成后,她的家庭美容院開張了。
婆婆看著她一個人忙前忙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動承擔(dān)了更多的家務(wù)。為了讓她多休息一會兒,每天早上5點多鐘,婆婆就起床為全家做早飯。前來做美容的客人見到她們親親熱熱的樣子,都以為她們是一對親母女,當(dāng)?shù)弥齻兊恼鎸嶊P(guān)系后,驚訝不已。李奉襄笑著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把婆婆當(dāng)親媽對待,互相之間真誠相處,感情就會越處越深?!?/P>
日子流水般逝去。門前的白楊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整整過去了7個年頭。7年來,李奉襄上奉下養(yǎng)、辛勤勞作,使全家人的生活漸漸有了新的起色。她和公公婆婆也在這段特殊時期,結(jié)下一份超越血緣的親情。
“要找就找能接納老人和孩子的人”
李奉襄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當(dāng)初的諾言,用愛撫慰著老人曾經(jīng)的傷痛??粗粋€人整天形單影只地忙碌,公公婆婆為李奉襄的婚事犯了愁。婆婆說:“幾年來,襄兒服侍老人、教育孩子,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她還年輕,總不能讓人家這樣過一輩子吧?”他們張羅著四處托人為李奉襄找個人家。但談到深處,李奉襄心里有個底線,她說:“我要找就找一個能接納老人和孩子、愿意與我共同撐起這個家的人。否則,寧可不找?!?/P>
然而,茫茫人海,有誰愿與李奉襄共同擔(dān)當(dāng)此任呢?
來侯馬打工的張寶元就在這段日子認識了李奉襄。少時家貧、四處打工的張寶元,在輾轉(zhuǎn)各地的旅途中,多么希望萬家燈火中有一扇窗戶屬于自己,燈下有老人孩子的笑聲、知冷知熱的女人……早在沒見到李奉襄之前,張寶元就聽說了她在丈夫去世后7年照顧公婆的感人故事,認識李奉襄、并走進她的生活后,這個淳樸、善良、堅強的女人,深深打動了張寶元的心。這個雖然清貧卻充滿溫馨和歡樂的所在,不正是他苦苦尋覓的家嗎?
張寶元決心用自己寬厚的臂膀,為李奉襄及她的家庭撐起一方朗朗晴空,為他們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心靈帶來慰藉和依靠。2006年的一天,兩個經(jīng)歷過人生坎坷的人走到了一起,組建了一個特殊的家庭。
婚后,張寶元孝敬老人,撫養(yǎng)孩子,使這個家變得完整而幸福。他說:“我有能力、有信心與李奉襄一起贍養(yǎng)老人,供孩子上學(xué),使這個家更美滿、更和諧!”
一年后,根據(jù)國家的政策,他們家又增添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兩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主動承擔(dān)了照顧小孫女的任務(wù)。
每天傍晚,李奉襄和丈夫忙碌完一天的事務(wù),穿過繁華的鬧市,愉快地往家趕去。夕陽的余暉灑在他們的周圍,使他們沐在一片金色的祥和中。對于他們來說,雖然每天只能掙點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日子仍然清貧、仍然艱辛,但愛在心、責(zé)任在肩,日子再苦也有奔頭,道路艱辛卻孕育著希望?。ù藓j?文 董亞琴/圖)
?。ㄘ?zé)任編輯:盧亞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