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4-26 21:22 | 來源: 中國好人網(wǎng) 2015-11-25 | 查看:1092次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并不難,十幾年一直堅持做同樣的事情肯定不那么容易??墒?,平順縣青羊鎮(zhèn)山南底村的長治好媳婦程莉英做到了。17年來,她把一顆善良純樸的心交給了婆家,起早貪黑地為生活忙碌,沒日沒夜伺候年邁的公公;一日三餐無微不至照顧著智力障礙的大伯哥,演繹了一幕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
柔弱臂膀扛起一個家
程莉英回到家里忙著切菜做飯
22歲那年,程莉英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申晚紅,認識之后不久,申晚紅就向她亮出了自己的家底:自幼喪母,五個姐妹出嫁,兩個哥哥成家,父親年邁體弱,同母異父的大哥喜德患有智力障礙已經(jīng)離異,帶著大女兒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作為家里的主要勞力,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聽了申晚紅的講述,程莉英覺得和這樣有責任感的男人過日子,肯定靠得住,于是,她毅然決然走進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從進門第一天起,程莉英每天都早早起床收拾屋子和院子,為一大家子的人做飯,然后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做完地里的活兒回到家里就悉心照料公公和大伯哥。農閑的時候,申晚紅外出打工掙錢,程莉英就近打些零工補貼家用。不管有多忙,一日三餐她都按時端到公公和大伯哥手中。
人生的齒輪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總會發(fā)出吱吱的聲響。
沒過多久,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壓得程莉英喘不過氣來。嫁入申家的第二年,侄女考上了大專,公公再也拿不出錢來供其讀書,程莉英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多年積攢的4000元錢,但是離侄女上學的錢仍然還有一定的差距,無奈之下,她只得硬著頭皮從娘家借來700元錢,才解決了侄女上學的問題。隨后兩年,程莉英靠多方籌措使侄女完成了學業(yè)。
在這之后,莉英的公公重病臥床兩年多時間,她四處尋醫(yī)問藥,像女兒一樣為其端屎端尿,洗臉、洗腳、剪指甲,幫助老人翻身子,換衣服。作為一個兒媳婦,照顧老人的吃喝很容易做到,但是,給公公擦洗身體一般人很難做到,但是莉英卻做到了,從來沒嫌過臟,也從來沒有為此發(fā)過牢騷。
有了程莉英的細心照料,公公就很少在閨女家居住過。在她的影響教育下,兩個孩子也特別懂事、孝順,放學回家就先到爺爺?shù)奈堇?,陪爺爺說說話,幫爺爺翻翻身,端茶遞水。每當這時,老人臉上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公公最終以高齡欣慰地離去。
公公不在了,照顧“傻大哥”的責任自然全落在了程莉英的肩上,親戚朋友怕她受委屈,勸她分家單過。此時,莉英心想:大伯哥、侄女吃的、穿的、用的全靠自己和丈夫,如果分開生活的話,他們怎么辦?最后,程莉英還是選擇了和大伯哥吃一鍋飯,左鄰右舍知道后感動不已。
程莉英今年39歲,卻已經(jīng)為這個家操勞了17年。她平靜地說:“對于自己當初的選擇,我從來都沒有后悔過?!?/p>
艱難困苦她都沒退縮
由于智力障礙,程莉英婆家的大哥喜德說話顛三倒四,有時走到哪里就“害”到那里,她總是想方設法照顧好大哥的生活。
看到誰家沒有院墻,她大哥進到院里不是摔鍋就是砸碗;地里一人多高的莊稼給人家毀得一塌糊涂。無奈之下,她不得不每天抽大量時間在家里看著他,如果要到地里干活、做工時就把大哥鎖在院子里。時間一長,她大哥就想盡一切辦法翻墻向外跑。后來,索性就把他鎖在居住的窯洞,他就砸家里的物品、拽電線,程莉英只好把衣柜等物件搬出去,只留下床和被褥,為了避免大哥遭到電擊,她把家里的電源線全部撤掉,給他換成蠟燭照明。
有時大哥在屋里大小便,甚至小便在暖水瓶或者碗里,程莉英都得一一清洗、打掃。冬天,怕凍著或者烤火時燒著,她就給大哥多縫幾條棉褲隨時換洗。
圖為:程莉英把飯送到大伯哥手中
“照顧大哥,有時候有理也無法說清?!敝v到這里,程莉英的眼眶溢滿了淚水:“跟照顧三歲孩童差不多,甚至還要操更多的心?!?/p>
為盡量讓大哥少出門,程莉英一日三餐親手將飯菜端送到大哥手里,按月找人給他理發(fā),清晨起床后先把洗臉水放在大哥床頭凳子上。十幾年來,這些都已經(jīng)成了她的生活規(guī)律。村里人都說,喜德雖然智障,但乍一看,怎么也不像個智障人!
村婦女主任申貴梅說,喜德智力雖然不健全,但是脾氣卻很大!公公走后,大哥剛開始并不聽莉英的話,話說的多了,她就會遭到大伯哥的謾罵,有幾次甚至還動了粗。其中有一次,莉英一邊跑著躲閃一邊急的哭喊:“大哥,你再打我我就不給你做好吃的了?!边@才躲過一劫。
面對這些常人無法接受的事實,程莉英說,她也委屈地哭過,但委屈過后,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大哥的生活。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就是平常看護時費點周折而已?!背汤蛴⒄f。在她和老公的幫助下,大侄女已經(jīng)順利完成學業(yè),后來嫁到廣西,一有時間就回來看看她的父親;二侄女跟隨母親生活,在重慶安家落戶。雖然離得有些遠,平常交往也不多,今年“五一”二侄女回家看到自己的父親白白胖胖、干凈利落,咋看也不像接近60歲的人,拿出1000元錢給程莉英,她說啥也不要,侄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把錢舉過頭頂,流著淚水說:“嬸嬸,你不要這錢我就不起來!”程莉英只好將錢接過。
吃過午飯后,程莉英估計侄女已經(jīng)坐上了返程的車,便發(fā)去一條短信:“好侄女,照顧你爸是我的責任,我不會要你一分錢,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我已將錢放在你的包包里,你看一下,路上多注意安全。莉英嬸。”
鄰居知道這事兒后,有人說程莉英真傻,這錢不要白不要,要也理所當然。聽到這些議論,她說:“照顧大哥,我從來就沒想過讓侄女們的任何回報?!?/p>
感動街坊四鄰成榜樣
17個春夏秋冬,在一口鍋里吃飯,正常人之間似乎不算什么事,可是家里有個智障人,就需要有不少耐心。起床得叫,吃飯得端到手里,洗漱得叫,處處都要看護。這些小事,天天如此,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重復,程莉英卻做到了。
記者采訪時,程莉英說:“我的付出,就是不想有人管大哥叫‘傻子’。”
提起程莉英十多年照顧智障大伯哥的事,退休在家的鄰居申新成十分感慨地說,就是親生父母長期照顧得這么好都不容易,何況是一個沒有一絲血緣關系的大伯哥,程莉英是一個了不起的媳婦!
村委主任申瑞平說,長期照料一個智障人的生活,17年如一日,長治好媳婦程莉英身上不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體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我們生活中需要一大批像程莉英這樣的好媳婦!她普通、善良、堅強,卻在平凡的世界里用行動演繹著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
長治好媳婦程莉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但她用自己的一顆善心,譜寫著不平凡的人生路。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些平凡而動人的故事發(fā)生。這些平凡的故事溫暖、感動著我們,歷久彌新。如今,程莉英已經(jīng)成為山南底村乃至平順縣的一個榜樣。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