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5-09-12 17:19 | 來源:揚子晚報 2015年09月10日 第A15版 | 查看:830次
張泉靈公開發(fā)聲離職央視 “生命后半段重來一次”
張泉靈,1997年考入央視國際部,并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2000年,張泉靈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9日,原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上正式發(fā)布長文,表示已離開央視:“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來一次?!辈⑴湟欢伍L微博。
在微博中,張泉靈首次袒露了自己的心聲,她表示自己從去年開始關(guān)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我開始慢慢理解一些全新的邏輯和想法。”而這也成了她最初冒出離開央視想法的最直接原因。
此外,在微博中張泉靈也透露,在自己最初作出離開的決定時,曾受到過包括家人在內(nèi)的勸阻,“那些愛我的而企圖保護我的人,都在堅決地說不?!钡@些并沒有讓她放棄,甚至最終成為了支持她的人,“幸好,愛我的人只是因為想保護而阻攔,他們終究是愛我的,知道于我,澆滅好奇心,無異于謀殺。”
據(jù)悉,其實早在7月上旬,張泉靈從央視離職。7月13日,獵豹CEO傅盛戰(zhàn)隊官方微博對外公開宣布,張泉靈以顧問形式加盟傅盛戰(zhàn)隊。傅盛戰(zhàn)隊由獵豹CEO傅盛去年12月發(fā)起設(shè)立,是一家專注于最早期的天使輪創(chuàng)業(yè)孵化平臺。張泉靈同時還是傅盛旗下的紫?;鸷匣锶?。
另外,就在8日,張泉靈也以紫牛基金合伙人身份主持了一場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活動。而在其中,張泉靈也透露,紫?;鹨淹顿Y三個項目,都是以內(nèi)容生產(chǎn)為主。而此前,作為央視的主持人趙普曾發(fā)出微博,“打包祝福仨同行,郎永淳、李小萌 、張泉靈。”如今張泉靈正式發(fā)文,由此也可以證明這三位央視名嘴都將正式離開。
金星轉(zhuǎn)發(fā)張泉靈微博并評論:“有點兒思想的都離開了央視,央視咋地啦!” 騰 訊
張泉靈長微博
生命的后半段,是否來得及從頭來過。
我今年42歲,1997年來到中央電視臺至今也有18年了。人生從哪個角度算都過了一半。一切都算順利。按通常的視角,功成名就。按通常的規(guī)劃,還是最好的新聞平臺,還是最好的位置,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初心其實未改。我的初心就是滿足好奇心和不止于獨善其身。
決心改變起源是虛驚一場。簡單說,年初天天咳血以致醫(yī)生懷疑我肺癌。排除了之后,倒促成了我換個角度去思考我的人生。如果,人生停在這里我并不遺憾,那么如果它還可以延續(xù)一倍的話,我應該用什么來填充它。我的好奇心該投向哪里。
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特別關(guān)注互聯(lián)網(wǎng)。我開始慢慢理解一些全新的邏輯和想法。比如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針對出租車司機的電臺節(jié)目收聽率下降,完全不是因為有更好的節(jié)目出現(xiàn)了,而是司機都在用滴滴接單就不聽廣播了。很像《三體》里,一句無情的話,我消滅你,和你無關(guān)。
總之,這是另外一個世界,不是我積累了多年的知識和邏輯可以解釋的。而它,毫無疑問在滲透進我習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開始有一種恐懼。世界正在翻頁,而如果我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只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里,似乎看見的還是那樣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無關(guān)。
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要離開我工作了18年的央視,去換一種視角看世界?
這時候,獵豹的CEO傅盛帶我見到了一批中國和美國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全新的思維方式,最前沿的想法,年輕的活力,盡管不成熟卻一直向前沖的動力。他們像一群新世界的偵察兵,他們是未來。
多想,把他們記錄下來。
多想,可以和他們一起成長。
這需要我重新建立一種更開放的學習心態(tài),也需要一猛子扎下去的時間和精力。無論如何都不是,隔著玻璃可以完成的。
而跳出魚缸,跳出自己習慣的環(huán)境,跳出自己擅長的事情,其實是需要勇氣的。
而我,是否要去冒這個險?在我已經(jīng)42歲的時候。
事實上我第一次提出要離開的時候,那些愛我的而企圖保護我的人,都在堅決地說不。在這個年紀,從婚姻的角度,什么決定,都得是兩個人的接受而不是一個人的痛快。和那些多年來給我機會給我指點的師長們談起改變也總有一種內(nèi)疚,說好的體制內(nèi)寶貴的堅持,我沒有走到底。
我唯一擁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歲還有的好奇。艱苦的掙扎也沒有磨蝕的好奇。幸好,愛我的人只是因為想保護而阻攔,他們終究是愛我的,知道于我,澆滅好奇心,無異于謀殺。
我要跳出去的魚缸,不是央視,不是體制,而是我已經(jīng)在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
我沒有說服他們,甚至沒有說服自己,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最早離開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進化完全之前滅絕。既然,我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放下,失敗又如何,不過是另一次開始。
人生最寶貴的是時間。
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yōu)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其實,只要好奇和勇氣還在那里,什么時候開始都來得及。
央視老員工:翅膀硬了要感恩
央視的名嘴名導辭職,最近在網(wǎng)上引起了熱議。
針對這一現(xiàn)象,9日上午,記者在北京釆訪了一位央視老員工,這位老員工感嘆說:無論誰從央視辭職,合理的人才流動是正常的,其實都應該支持。不過,我們這些在央視工作了幾十年的人,對央視是有很深的感情。說句心里話,我們都是央視培養(yǎng)成名的。在央視這個平臺上,無論誰,辭職的好,沒有走的人也好,對央視我們還是要有感恩的思想。無論有人私下里議論央視這里不好,那里不足,但在央視這個平臺上,我們許多人至少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沒有央視這個平臺,我們許多名嘴根本沒有寶貴的機會出名。因此,我們中許多人應該對央視要有感恩的思想,珍惜央視的平臺。央視培養(yǎng)一個人才很難,付出了很多很多。有的主持人,他主持節(jié)目出名,可背后是編導等幾十個人為他辛苦地工作。可有的人翅膀硬了,飛了,還在背后說央視的這不好、那不足,這是沒有道理的。用老百姓的話說,做人還是要講良心。 杜恩湖
郎永淳回應離職央視:絕不是體制失敗
有人說郎永淳要轉(zhuǎn)戰(zhàn)新媒體了,也有人說他會從此告別傳媒業(yè),還有人說,他會去美國陪同妻兒。一時間,關(guān)于他前途的各種揣測不一而足。好事者又扒出來“央視工資”和“傳統(tǒng)媒體唱衰”的話題。而對這些,郎永淳保持了沉默。我們所知道的,只有他在微信里給朋友的一段回復。
“我不是不被尊重,也不是不想堅守,這絕不是體制的失??!而是因為家庭的特殊情況,我雖然不算裸官,但妻子陪兒子在美國讀書至少還要八年,我不想要到八年之后退下來了再和他們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加之也不能因此事而讓一些人來詬病央視。離開的那天,合影的瞬間,眼眶濕潤,但我已選擇了,就帶著不變的情懷,堅定地 開始新征程吧?!? 張丹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