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3-19 11:26 | 來源:洛陽日報 2014年3月19日 007版 | 查看:1012次
看到“攙扶老人獎”這樣的“新聞眼”,您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有人說,對扶起老人的善舉予以獎勵是一個積極的導向,“攙扶老人獎”包含著一家民間公益網(wǎng)站弘揚社會正氣的良苦用心和誠意;也有人說,“攙扶老人獎”容易將人們善行的出發(fā)點異化為功利目的,偶爾頒出的大獎也無法構成對見義勇為的長期激勵。
無論人們有何感受,“扶不扶”在當下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而“扶是最起碼的道德要求”正在達成一種最主流的共識。
我們當然樂見“扶”的共識越來越強大,更樂見將其轉化為“扶”的行動越來越多。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是,見義勇為、助人行善的成本和風險在很多時候、很多部位是比較高的,但激勵與保護機制還不夠及時、不夠完善,迫切需要方方面面的著力與合力,從而有效化解“扶”的風險,讓公德和善心的成長少一份壓力、多一份踏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絕非一個達不到的境界。當社會救濟實現(xiàn)穩(wěn)定而良性的常態(tài),“扶”將是每個人最自然而然的選擇!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