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2-06 15:31 | 來源:紅網 2013年9月20日 0:04:57 | 查看:1455次
在湖南省東安縣井頭圩鎮(zhèn)芭蕉村張家沖后山上,埋葬著一位在抗日戰(zhàn)場上壯烈犧牲的將軍。69年來,劉孟江的祖父劉理谷主動承擔了守墓的重擔,劉家祖孫三代接力守護著將軍墓,歲月變遷,將軍墓依然完好。(9月18日新華網)
在“九一八”這個永遠不能忘卻的日子里,長鳴的警報警鐘聲,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那段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激起對為抗戰(zhàn)勝利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們的哀思和敬意。在這個勿忘國恥的日子里,我也被湖南東安的劉孟江祖孫三人的事跡深深感動,他們在長達69的時間里,無論歲月變遷,一代接著一代為一位在抗日戰(zhàn)場上屢立戰(zhàn)功的名將義務守墓,至今仍在堅守著他們的“崗位”。
這位將軍的墓很簡陋,直徑3米左右,墳高不足1米,墳用簡易的水泥墻箍了起來,后面立了一個簡易的墓碑。可有多少人知道埋葬于此的,曾是參加過淞滬會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常德會戰(zhàn),立功無數(shù),被譽為“硬仗將軍”的將軍王甲本呢。如果不是劉家人數(shù)十年來的堅守,恐怕這座將軍墳早已湮沒在歲月的煙塵中了,我們也沒有機會去他馬革裹尸的地方拜祭這位英雄。
王將軍是我國抗日戰(zhàn)爭中唯一一位和敵人拼刺刀犧牲的軍長,是被國家認定的革命烈士,由于當時仍在抗戰(zhàn)的緣故,部下將其簡單安葬后就奔赴戰(zhàn)場。當將軍墓因風雨侵襲、動物破壞面臨危險的時候,劉理谷義不容辭接下了守衛(wèi)英雄的任務,不求任何回報,只因對英雄的尊重和敬愛,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自己內心的承諾。即使在文革時期兇狠的“造反派”面前,他也毫不退縮,誓死守衛(wèi)著抗日英雄的英靈。在他臨終前放不下的也是將軍墓,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現(xiàn)在傳到了劉孟江的手中??墒恰跋乱话簟痹搨鹘o誰對于來說很迷茫,因他的兒子是個先天性腦癱患兒,要接起這個重擔很難。
將軍的后人也來祭奠過幾次,可都又遠居各地。當?shù)亟y(tǒng)戰(zhàn)部門其實對將軍墓很重視,也與劉家人多次制訂烈士墓的修繕方案,但由于在細節(jié)方面一直未能達成一致,修繕工作也沒開展起來。可讓劉家一直這樣守護下去也不是辦法,雖說劉孟江是心甘情愿,可他也年紀漸大,兒子生活又不能自理,難道真的等他也故去之后再來考慮誰來守墓嗎?
其實烈士墓的守護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很多地方都是當?shù)卮迕癯鲇趦刃牡纳钐幍木磹哿x務守護著,根本沒有解決持續(xù)守護、零散守護的問題。王將軍的墓今后如何守護,當?shù)孛裾块T和統(tǒng)戰(zhàn)部門還是得肩負起職責和使命,要設法聯(lián)系將軍的后人,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或由家屬認領遺骨,讓英魂回歸故里,或是將英雄墓遷至烈士陵園,以便得到更為妥善的管理和守護。總之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將這個負擔依舊放在劉家人的肩上,因為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希望這位抗日名將“守墓人”的“下一棒”盡快找到主人,期待劉孟江的心結早日解開,也希望烈日墓的問題都得到好的解決。我們心中永遠都銘記著這些為中華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九一八,我用此文來紀念。
文/單仁水
(責任編輯:丁軍勤)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