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9-24 08:10 | 來源:新京報 2012年09月22日 A32 | 查看:1540次
一名64歲的農(nóng)婦照顧同村一對聾啞失明的哥倆10年,兄弟倆都已80多歲
早上7點,韓鳳英拎著做好的飯菜出門。她要趕1里多路,為兩位盲啞老人送飯。路上,韓鳳英要從一堵2米高、40厘米寬的墻邊貼身走過,這段路即使年輕人走也很膽戰(zhàn)心驚,但她總說“走習慣了,沒啥”。
兩位老人一位87歲,一位82歲,又聾啞又失明,居住的小屋殘破不堪。他們每天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韓鳳英來給他們送飯菜時。
昨日,韓鳳英給老人送飯時,特意帶了一把電動剃刀,這是她花60元買的。她用剃刀為老人剃去了胡須和頭發(fā)后,老人開心地直點頭。
吃完飯,韓鳳英帶老人出門上廁所。照顧老人十年了,她和老人之間碰碰頭、碰碰手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時間:9月21日地點:延慶縣劉斌堡鄉(xiāng)上虎叫村
事件:一名64歲的農(nóng)婦照顧一對聾啞失明的哥倆10年
在延慶縣劉斌堡鄉(xiāng)上虎叫村,有一對聾啞失明的哥倆,一位87歲,一位82歲。他們終身未娶妻,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也沒有照顧他們的親人。
十年前,同村一名64歲的農(nóng)婦韓鳳英受村委會的委托,擔負起照顧這對哥倆兒的責任。
老人們住在半山腰上,山下是莊稼地,沒有路,韓鳳英每次都得從一段2米高、40厘米寬的墻邊貼身走過。十年來,她用腳踩出了一條崎嶇的山路,通往哥倆的小屋。1里多的路,每天往返兩趟。
老人住的小屋看上去殘破不堪,里面只有一個炕、一個灶,還有一口盛水的大缸。斜倚在炕上的兩個老人,已經(jīng)幾十年沒有離開過這個小屋。
每次送飯,韓鳳英都會給老人燒一次炕,盡量保持室內(nèi)恒溫。怕老人家冷,她不但把小屋窗戶糊的紙換成玻璃,還給老人送來了新被子。韓鳳英唯一頭疼的是老人的洗澡問題,因為男女有別,她不方便給老人洗澡,這事只能干著急。
十年了,韓鳳英每天往返于自己家和老人家里,送飯、燒炕,照顧老人起居,無論刮風下雨,一天沒斷過。她的老伴已經(jīng)去世了,孩子們在城里成家,她早已把兩位老人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并且暗下決心:只要自己身體挺得住,就不會不管兩位老人。
本版采寫、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通訊員 張江燕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