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2-09 08:42 | 來源:廣州日報 2011年12月7日 第A15版 | 查看:1666次
李立新17年來無微不至地照顧小叔子。
李立新17年如一日地照顧小叔。
50歲善良大嫂李立新最近入選“感動清遠”十大人物候選人
真情故事之叔嫂情
小叔心愿
黃均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接受進一步治療,能夠自食其力,回報大嫂的恩情。但是實在無法承受高昂的醫(yī)療費用。
嫂子心愿
希望小叔子能得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
核心提示:
李立新,女,50歲,清城區(qū)東城平安社區(qū)居民。她是全家的生活支柱,1994年4月,李立新的小叔由高處墜落導致下半身癱瘓,從此,她便擔起了照顧小叔的重任。
2003年,丈夫又患上白血病,她辭去幼兒園的工作,白天在醫(yī)院照顧丈夫,晚上回家照顧小叔和女兒;丈夫離世后,她仍日復一日盡心照顧小叔,2004年父親中風,她又義無反顧地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至今她仍奔波在父親和小叔之間,用無盡的善良和愛溫暖殘缺的生命,以堅毅的光輝照亮暗淡的生活。
最近,這位善良的大嫂入選了“感動清遠”十大人物候選人。
每天清早,50歲的李大嫂就要佝僂著身軀,摸索到昏暗的廳屋,吃力地為癱瘓的小叔子黃均興翻身,伺候他大小便,接著端來臉盆為他刷牙洗臉……
這一切,只是為了丈夫臨終前的一句囑托——“把我兄弟照顧好……”于是她單薄的身軀從此扛起照顧癱瘓在床的小叔子的責任,這一晃就是17年。
大嫂的“執(zhí)著”:翻身按摩倒屎尿無怨言
在清城區(qū)平安路一處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式宿舍區(qū),走過一段堆滿雜物、布滿塵土的過道,就是李立新大嫂與小叔子租住的家,僅30多平方米的面積,灶房、廁所都是公用的,角落處堆著柴火,屋內除了幾張陳舊桌椅,幾乎沒有什么家具。
客廳昏暗的光線下,睡著癱瘓的小叔子黃均興,里屋則住著李大嫂。
因為生活實在拮據(jù),悶熱的房間里甚至用不起電扇,看不起電視,漫長的日子里,小叔子黃均興每天就是枯坐在一個鐵架子里,或偶爾在大嫂的幫助下,用手扶著鐵架顫顫巍巍地做些肢體運動度過。
“十幾年來,就是靠大嫂幫我倒屎倒尿,翻身、按摩,才逐漸恢復些知覺,看著她這樣守護我這個包袱,我真不知道拿什么來報答她?!?0歲的黃均興說。他為了不拖累大嫂,曾幾次想自殺。
大哥的“遺囑”:“照顧好我兄弟”
賢惠憨厚的李立新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在當?shù)睾竭\局上班,每月也有千多元的收入。1994年2月的一天,小叔子在外出干活時不慎從高處摔下來,摔成了半身不遂,從此臥床不起。
李立新便和丈夫一起照顧小叔子,四處求醫(yī)治病,花光了不多的積蓄。2003年,李立新丈夫突患白血病,不久就去世了?!八咧皫缀踉挾颊f不出,但還是斷斷續(xù)續(xù)地留下一句話:‘照顧好我兄弟’,我曉得他是怕小叔子沒人管,就一口答應了?!崩盍⑿抡f,當初她也有過猶豫,但一想到小叔的后半生,她在心里默默下定決心:“只要我有口飯吃,就決不讓小叔子餓肚子!”
大嫂的“痛”:女兒不辭而別
鄰居說起李立新無不露出欽佩之情。一位老人說:“不容易啊,沒有向別人伸過手,連她自己的女兒也無法理解,離家出走了?!痹瓉恚盍⑿?0歲的女兒承受不了這樣的現(xiàn)實,去年不辭而別。
這個艱難的家庭每個月只靠民政部門的100多元補助金勉強度日,這顯然無法支撐起她和小叔子的生活,于是她四處攬些編小花之類的手工活來幫補家用,每天從早上6時忙到晚上9時。
說起將來,李立新最擔憂的是自己哪天病倒,小叔子就沒人照顧。她希望女兒能最終理解自己,回到自己的身邊。也希望小叔子能得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
文、圖/記者曹菁
(責任編輯:姬明華)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