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2-04 10:35 | 來源:光明網(wǎng) 2011-12-02 16:34:41 | 查看:2473次
這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并沒有復雜曲折、催人淚下和令人過于憤慨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它卻很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
一個小學生,撿到一個手機,并沒有為自己的幸運而歡喜若狂,相反,卻是想盡一切辦法找到失主,是在為失主著想,為失主著急,這種品質和精神無疑是十分可貴的。
孩子的父親即刻從兒子那里接過了這一尋找失主的愛心接力棒,隨后,他們?nèi)胰硕挤e極想方設法加入了這一愛心行動。甚至當聽到失主的“爸爸”在電話里的斥責說:“我兒子都是騎車子的,怎么會坐公交車,你以為我這么好騙呀?”之后再也不接聽電話時,當一家人被人誤解為行騙、想訛詐人時,卻表現(xiàn)得很淡定,而且一直堅持把好事做下去……這似乎有些“忍辱負重”的大度,這無疑更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在當今社會上,實施見義勇為,扶起摔倒的路人反被指證為肇事者;河南鄭州“蘿卜哥”好心供應免費蘿卜反遭哄搶……這類的事情似乎給人們一個啟示,那就是“好人難當”。做好人難,做好人容易被誤解,好心不得好報,這的確是一種奇特的社會現(xiàn)象。而由這一現(xiàn)象誘導而來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好心人不是被曲解為在“作秀”,做了好事反倒吃虧,甚至被誣告,“英雄流血又流淚”……這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傷心和醋心。
王兆逸小朋友一家人拾物不昧,在被誤解,甚至是被指責的情況下仍堅持把好人做下去,做到底,這正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真善美”的真實寫照和完美的體現(xiàn)?!昂萌穗y做”,也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被人理解,解除誤解和隔閡,達到了人心換人心的目的,取得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為止。這,正是對每個真誠、善良人性和良知的考評,也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李地耕)
(責任編輯:姬明華)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