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11-11 08:00 | 來源:華龍網(wǎng) | 查看:2945次
湯國民是大足縣珠溪中學英語教師,2007當選“重慶市助人為樂模范”。為資助貧困生,他利用業(yè)余時間打鐵、拾廢舊物、到建筑工地打工,并拿出部分工資,17年來資助了50名貧困孩子讀書。
人物語錄:
“雖然物質(zhì)上我只是個‘乞丐’,但在精神上,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大富翁’?!?/P>
到工地打工、揮汗打鐵、跋山涉水收破爛,這是大足縣珠溪鎮(zhèn)玉灘中學教師湯國民每個假期干的“私活”,17年來,靠打鐵、拾荒,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苦力勞動為50多名學生鋪平了求學路。他的事跡讓無數(shù)人為之感動,他也被評為2007年重慶市助人為樂模范。自強:輟學少年自學成材
今年39歲的湯國民,是大足珠溪中學玉灘分校的英語老師。與其說他是老師,湯國民倒更像是個樸實的農(nóng)民:褲子上沾滿塵灰,腳上穿著的一雙皮鞋已經(jīng)變形,雙手長出的老繭很醒目。他的學生們說,“湯老師就像一個農(nóng)民?!?/P>
“我本來就是農(nóng)民出生,也就不怕別人說我是農(nóng)民。”湯國民從不諱言,他的家境貧困,從小缺吃少穿。由于沒有錢讀書,他讀完高中一年級后,就綴學外出打工。
1987年,湯國民在貴州打工期間,通過考試成為貴州省荔波縣職業(yè)高級中學的一名英語代課老師。后來,通過自學,先后取得了四川外語學院自考英語專業(yè)的本科文憑,同時還取得了重慶師范學院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在教書過程中,湯國民先后資助了兩名家境貧困的學生。1989年7月,教了一年半的書的湯國民感覺轉(zhuǎn)正無望,只好離開荔波,帶著滿腹的失落感回到家中。
追夢:為助學當起“破爛王”
1990年,湯國民從貴州回到家中后,經(jīng)人推薦進入珠溪鎮(zhèn)中代課、后來在大足官倉學校、土門中學代課中,又先后資助了近10名貧困生。
1998年,經(jīng)過全縣招聘教師統(tǒng)考,湯國民被錄為在編教師,當時工資也不高,只有250元。妻子也成了一名代課老師,總算有了點收入。經(jīng)濟稍為好轉(zhuǎn)的他,仍然不忘資助貧困生。 “說起收破爛,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湯國民回憶,他從2000年暑假開始,為了資助貧困生,每天早上5點鐘出門,擔起籮筐,到離家二三里路的村子里挨家挨戶收破爛賣。中午吃飯,用他隨身帶的粑餅充饑。收破爛是沉重的苦力勞動。有一次,他在郵亭鎮(zhèn)的子店鄉(xiāng)收了滿滿兩籮筐廢品,步行10公里的路,足足挑了三個半小時。在火辣的太陽照射下,他穿的涼鞋因汗水太多打滑而無法穿,只好光著腳,在滾燙的石板路上一步一步地挪動。到收購站一過秤,他擔的廢品,足足有180斤。
那年的暑假,湯國民收破爛掙了1000多元,資助貧困生用去了一大半。湯國民成了“破爛王”,這個頭銜,從那時開始叫起,一直到現(xiàn)在。
愧疚:父親去世買不起棺材
湯國民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學校分配的宿舍里。女兒今年已經(jīng)10歲了,一家三口擠在30個平方的房間里。他的老屋,早在2000年就倒塌,如今已是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但是在湯國民心中,難過的不是老屋倒塌無錢修建,而是對不起去世的父親,他沒有盡孝。
1998年下半年,湯國民聽說父親病了,心急火燎地從30里外的學校趕回家看望。望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才摸出5元錢?!鞍职?,兒子真的很窮,這5元錢,拿去看病吧。”說此話時,他的淚水在眼睛里直打轉(zhuǎn)。
教書育人10年,湯國民最后一次孝敬父親的錢只有5元。三天后,他的父親去世,買棺材、壽衣操辦后事的錢,他是向別人借的。
2001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湯國民與妻子正在上課,五歲的女兒莎莎一人在家做作業(yè),家里的煤灶上,小鍋里正燒著水。水開了,水蒸氣不停地把鍋蓋掀起,莎莎起身去端鍋。一個小孩子哪里端得動?在端鍋的過程中,燙水倒在莎莎的腳踝上,皮全脫了。
如果要到醫(yī)院醫(yī)治,得花二三千元,湯國民哪里有那么多錢?看著哭成淚人的妻子,他只得抱起女兒,在龍水找到一個土醫(yī)生,花了近1000多元,總算治好的女兒的皮外傷,但是燙傷卻沒有得到根治。
湯國民知道,要根治女兒的傷,至少得花二三萬元。但是,他家中沒有一份存款,只好作罷,湯國民當時嘆氣說,沒辦法,只有愧歉女兒一輩子。”
艱辛:無錢助學只有打鐵
一個叫敖知蘭的女生,是湯國民班上的英語科代表,學習成績相當好。2004年,敖知蘭考上了重慶市重點高中——大足中學。由于家境非常貧困,沒有錢讀書,她打算退學。湯國民得知情況后,決定全額資助她讀完高中,并讓她住在自己家中,視同己出。
就在那一年,學校清退代課老師,湯國民的妻子被辭退了。湯國民每月600元錢的收入,供一家老小吃飯都成困難,何況還要資助敖知蘭。無奈之下,湯國民的妻子懷揣500元到重慶打工。卻在勞務市場被騙光了錢財。
幾乎山窮水盡的湯國民,仍然沒有放棄資助貧困學生,他又開始了打鐵生涯。在打鐵鋪里,每加工一個農(nóng)具,他有3分錢收入。
現(xiàn)狀:每天承擔孤兒中午飯
2007年的國慶長假,湯國民今年沒有去弟弟家的小作坊打鐵。因為剛接手初一年級的班主任,湯國民利用今年的國慶長假做了6天的家訪,一共跑了300多里山路。
“六個家庭,全是貧困戶,不是孤兒,就是單親家庭,情況不容樂觀?!备鶕?jù)新生報名的資料,湯國民先后到六個貧困學生家中,記錄下他們的家庭情況,了解家長的想法,最遠的一個學生家,他走了一上午才找到。
湯國民今年買了兩個筆記本,專門用來記錄班上貧困學生的生活狀況,他的想法是,即使自己無力資助,也可以酌請相關(guān)部門予以解決部分具體困難。
13歲的曠運蘭是一名被棄兒,目前和養(yǎng)父的母親住在一起。湯國民留意曠運蘭,是今年9月開學的第一天,曠運蘭因拿不出錢買飯卡,中午沒有吃飯,作為班主任,湯國民從那天開始,便承擔了曠運蘭的中午飯。
想法:資助貧困生不能全靠別人!
去建筑工地打工、參加朋友搞的民間藝術(shù)隊、自己編排小品相聲表演、寫文學作品掙稿費、利用業(yè)余時間掙錢幫助貧困學生……參加完2007年重慶道德模范表彰大會后,37歲的湯國民回到學校,一如既往地做著以前的事。
兩名大學生、一名高中生的生活費,每月依然要按時寄出去,每月600元的工資,除了生活,還要養(yǎng)兒扶老,湯國民一家的生活依然捉襟見肘。
湯國民透露,自從媒體2006年對他進行了連續(xù)報道后,就有各地的好心人表示愿意幫助他資助貧困學生,還有人從美國來信,說要組織在美的華人華僑共同幫助他。2006年11月,湯國民接受了一位浙江好心人的建議,讓他接手湯國民資助的一個貧困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一直到大學?!捌溆嗟暮眯娜宋叶纪窬芰耍荒苋家揽縿e人?!睖珖袢缡钦f。
如今的湯國民,雖然獲得了不少榮譽,但他家的房子依然沒錢修,全家人依然擠在學校的宿舍里,但湯國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踏實。
(責任編輯:龍杜娟)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