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0-08 07:30 | 來源:大河報 2011年8月15日 第A12版 | 查看:1773次
87歲老顧客給她送大河報“報喜”,豎起大拇指贊她“好樣的”
87歲的老顧客拿著大河報給“無名大姐”毛麗萍報喜
□記者 房琳 通訊員 盧姣姣 文圖
本報三門峽訊 三門峽市“無名大姐”5年來理發(fā)只收一元錢的事跡經(jīng)本報和三門峽日報報道后,打動了千萬讀者,三門峽市委書記楊樹平還專門在本報報道上批示,學習“無名大姐”的精神。在老顧客的勸說下,“無名大姐”昨日最終同意透露姓名接受采訪。原來,“無名大姐”叫毛麗萍,老家是登封的。
“報喜了,報喜了!你上報了!”記者正采訪時,院子里進來一位騎自行車的老大爺。他滿頭白發(fā),卻麻利地跨下車。車子還沒扎穩(wěn),他便舉起一沓報紙激動地朝“無名大姐”喊。老人一邊抖開報紙,一邊朝“無名大姐”豎起大拇指,“掙錢少,意義大,發(fā)善心,好榜樣!”
原來,這位老人是一名離退休老干部,也是“無名大姐”的老主顧,今年87歲。今天,他是特意來給她報喜的。
報紙剛放到“無名大姐”手里,就被等待理發(fā)的顧客們拿去爭相傳閱。
“無名大姐”告訴記者,她叫毛麗萍,今年43歲,老家在登封,丈夫是三門峽人。她現(xiàn)在是三門峽市綠化工程管理處“4050”公益崗位的一名保潔工。
2006年,她從三門峽市屬一家老企業(yè)下崗后,來到市區(qū)一家技校學習了三個月的理發(fā)技術(shù),邊學習邊實踐。當時考慮到市區(qū)公園路附近低收入人群較多,她便選擇在那里擺攤理發(fā),理一次一元錢,5年不變。
記者問:“5年為何一直不漲價?”“從來沒想過(漲價),這些客戶都熟了,都成我的老朋友了,怎么好意思漲價。”毛麗萍說,這個地方本身比較簡陋,她也不愿去占那個便宜。
記者問她是否會將“一元理發(fā)店”堅持下去, 她脫口而出:“會!”
線索提供 范欽勝 楊國良
(責任編輯:李明俐)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