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6-25 17:0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5年3月 | 查看:93次
張建生,男,1948年4月生,中共黨員,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文承街居民。年近80歲的張建生,自2007年以來一直堅持宣講老一輩革命故事,花費65萬余元把自己家2000平方米的小院打造成“宣講陣地”,并且堅持免費開放。同時,他認真研讀黨的理論,用自己接地氣的語言傳播好黨的聲音,被當?shù)厝罕娪H切地稱呼為“草根宣講員”。張建生曾榮獲“云南好人”等榮譽。
自掏腰包 打造“宣講庭院”
1978年7月,張建生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把“一生為黨,做無私奉獻的人民勤務員”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憑借自己的文藝才干,張建生自編自導了小品、魔術等多個文藝節(jié)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1995年,張建生回家務農(nóng),憑借勤勞的雙手種植了石榴、枇杷等作物,走上了致富路。作為黨員的他,總想著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傳播黨的聲音,于是,把自家庭院打造“宣講庭院”的念頭油然而生。
此后幾年間,張建生精心規(guī)劃、用心布置,門框上的對聯(lián)在默默地說著話:“小處處處擁護共產(chǎn)黨,大家家家熱愛新中國”“堅定不移跟黨走,世代傳承不變心”?!拔沂且粋€行外人,要打造這樣一個陣地,我只能摸索著來,那里挖挖、這里改改,能有現(xiàn)在的樣子我反復改建了10多次?!?007年,張建生開始用自家庭院為黨員及附近群眾進行免費宣講。
為方便前來活動的群眾,張建生老人還自掏腰包在家里安裝了電子屏,設置了小相館、創(chuàng)辦了“關心下一代書屋”“農(nóng)家電影樓”……2000平方米的院子里,書香濃郁、花木扶疏,有“盛世桃園”、有“實踐廣場”……來到這里的人們,或搬一個小凳讀書看報,或圍桌而坐聽張建生講述老一輩革命故事。夜幕降臨時,張建生會帶著家人在院子里升起篝火,祖孫三代人和鄉(xiāng)親鄰里扣弦而歌、圍火而舞。主題黨日、團建活動……預約他家場地的人越來越多,他卻始終堅持免費開放,義務為到來的群眾講解、拍照、沖洗照片,成為了當?shù)匦∮忻麣獾摹按蚩ǖ亍薄?/p>
不遺余力 傳播好黨的聲音
年近八旬的張建生,始終保持著每晚必看新聞聯(lián)播、堅持讀書學習的習慣。即使視力不佳,他仍讓兒子將自己的學習筆記打印出來,在黨的理論書籍上認真標注、深入研讀。他常說:“年輕讀書時,一寸丹心圖報國,如今,一片夕陽滿庭紅。”這是他的初心與堅守,也是他傳播黨的好聲音的底氣和動力。
為了讓黨的理論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張建生用最接地氣的鄉(xiāng)土語言,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悟,將黨的政策、老一輩革命故事講給老百姓聽。自2020年7月以來,張建生的庭院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靶屑绎L、曬家訓”趣味活動、“誦讀經(jīng)典詩歌、共抒愛國情懷”朗誦、“學黨史、享閱讀、涵信仰”全民閱讀等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黨員和居民群眾踴躍參與。5年來,張建生累計開展庭院宣講、參加基層黨組織入村、入校等各類宣講達520余場次,接待黨員、群眾13000余人次?!爸灰疫€能講的一天,我都會堅持講下去,把庭院辦得越來越好?!睆埥ㄉf。(責任編輯:高晟寒 劉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