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2-13 14:00 | 來源:央視網 2006年12月18日 08:56 | 查看:5655次
陜西楊凌農業(yè)示范區(qū)建子溝村的申克老人67歲,從1963年至今,除了教書、生產務農外,每天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把郵遞員送來的各種信件、包裹、電報等迅速送到村民手中,不管刮風下雨,不論春夏秋冬。在漫長的44年時間里,接信的村民換了幾茬人,自己也從翩翩少年變成了古稀老人,每天最要緊的事還是給村民送信。
他說最早給村民送信,是從響應毛主席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每人做一件好事”的號召開始的,“在那個向雷鋒學習的年代里,大家都是爭先恐后地做好事。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當時的公社辦公室里堆積著好多信件無人問津,就決定把這些信件整理好給村民送去?!边B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送就是44年。老人的回憶中,1963年到1979年之間,郵遞員總是將信件送到他當時工作的大隊農場試驗站。1979年,當他調到陳小寨小學教書時,信件也隨之被送到該學校。1995年,他調至胡家底小學任教時,郵遞員又將信件送到了胡家底小學。后來,他退休了,信件隨之被送到他家。粗略統(tǒng)計,在這些年里,申克義務送出的信件等郵遞物品近30萬封(件)?!伴_始也就是想做點好事,可每當將信件送到村民手中,看到他們那種得到親人消息時眼睛里流露出來的快樂,他總是感到一種莫大的滿足?!?
申克老人說,這么多年來,讓他最難忘的事情發(fā)生在上世紀70年代……那天,他在郵遞員送到的信堆中發(fā)現(xiàn)一封來自河南的信件,按署名,村里并沒有這么一個人??墒?,他多方打聽后才得知,這封信果然是同村一名婦女失散多年的弟弟寫來的。申克輾轉奔波,最終讓這對老姐弟聯(lián)系上了。
這么多年來,沒有人給他發(fā)工資、給補貼,送信件純粹是義務,從他手里送出的有平信、電報、包裹、匯款、報紙等近30萬件,但無一出錯。這44年間,和他搭檔的郵遞員多達十幾位,其中有些已去世,有的已退休,只有他,依然充滿溫情地在鄉(xiāng)間郵路上,只為了多年前自己要做好事的想法,快樂地走著,走著!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