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1-28 07:37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10年12月02日 12:04:10 | 查看:2685次
哥哥莊宏泉用自行車將弟弟馱到教學樓(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新華網(wǎng)呼和浩特12月2日電(“中國網(wǎng)事”記者張麗娜)在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草原上,有一對孿生兄弟從小就患了同樣的病,弟弟喪失了行走能力,從小學到大學,哥哥背了弟弟八年多,手足情深、不離不棄。這對生活在貧寒家庭的90后“背學”兄弟的事跡在網(wǎng)絡上迅速傳開。
日前,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開通了一個“兄弟情深”QQ群,邀請網(wǎng)民一同探訪兄弟倆的生活,得到數(shù)百名網(wǎng)民響應,有的網(wǎng)民克服困難來到兄弟倆的家鄉(xiāng)和大學進行探訪。
在弟弟洗臉的時候哥哥為他扶住輪椅(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背學”兄弟
每天早晨6點40分左右,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大一新生莊宏泉和坐著輪椅的弟弟莊匯泉都會一起來到水房洗漱。哥哥出去打上熱水買回早點,飯后,便準備去上課。哥哥把后背微微傾向弟弟,弟弟攬住哥哥的脖子輕輕地爬上來,哥哥左手托著弟弟的身子,右手拎著書包,奔向教學樓,他要爬到六樓,每天往返四次。
來自內(nèi)蒙古烏海市的網(wǎng)民“大漠之子”和記者緊跟在小哥倆身后,一個來回下來便氣喘吁吁。而莊宏泉背著和他差不多重的弟弟,卻一步?jīng)]有停歇,他們這樣堅持了八年之久。
莊宏泉和莊匯泉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都患了強直性脊柱炎。弟弟莊匯泉4歲時出現(xiàn)病癥,9歲喪失了行走能力。哥哥莊宏泉左膝蓋也腫大,犯病時走路腿發(fā)麻,好在還可以通過藥物控制病情。
哥哥莊宏泉將弟弟背下教學樓,倒換教室(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10年,他們同時考取了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一個讀能源與交通工程學院,一個讀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探訪了“背學”兄弟后,“大漠之子”在微博上留言:如果你有不能行走的弟弟,能否堅持背他上學?迅速得到了數(shù)十名網(wǎng)民回復,有網(wǎng)民坦言或許自己還沒有這個毅力。
在莊宏泉看來,他并沒有覺得有啥負擔,而是成了習慣。這幾年哥倆的學習和生活幾乎融為了一體。只不過上初中時,宿舍和教室是平房,照顧弟弟容易一些。上大學后,由于不在同一專業(yè),他每天得先把弟弟送到教室,再去自己的教室,越來越高的樓層不斷挑戰(zhàn)他的體力極限。
莊宏泉(左)推著弟弟在校園的樹林間散步(攝于11月22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真愛之家
在一所高校工作的網(wǎng)民“智慧星”和朋友自駕車,用了一天時間趕到了兄弟倆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zhèn)大河村的家。
媽媽張之鳳把遠方來客領(lǐng)進了屋子。屋子墻壁上張貼著兄弟倆兒時的照片,記錄著那個快樂的年代。但1994年,不幸降臨在這個家庭。4歲的莊匯泉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膝疼痛難忍。去當?shù)貛准裔t(yī)院看,都給不出結(jié)果,莊爸爸帶著孩子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當時就下了決心,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崩锨f對圍坐在身邊的幾個網(wǎng)友說。
內(nèi)蒙古一家電視臺采訪哥哥莊宏泉,拍攝他倆的感人故事(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他們來到積水潭醫(yī)院。一系列檢查后,醫(yī)院的診斷是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方案是:截肢。莊爸爸堅決不干,最后同意把孩子右膝蓋里的骨膜切除。也就是說,小匯泉的右腿再不能回彎。
匯泉住院時,瘦弱的莊爸爸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拼命賺錢。別人一個月干30個工,他硬是加班多加出來15個工。
出院后的匯泉在8歲那年右腳踝又開始疼痛起來。更不幸的是,哥哥莊宏泉也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也開始吃藥。最初的幾年,莊爸爸不斷地帶著兄弟倆走南闖北看病。
那時,張之鳳在后方撐起了這個家。在“智慧星”的DV鏡頭里,這個如今已48歲的女人兩鬢斑白,臉上布滿皺紋。她種了30多畝地,養(yǎng)了60多只羊,種地、鋤地、剪羊毛、接羊羔、給三個孩子做飯,一人頂四五個壯勞力。即使這樣,家里還是債臺高筑。
“有時候我就想這病快讓我得了吧,別讓孩子受罪。”她至今忘不了兒子第一次拄上雙拐時的興奮,那是孩子盼望已久的自由;更忘不了兒子第一次跌倒時帶給她的心痛,那是母親刻骨銘心的痛?!昂⒆犹嗔?,我的活不能停下來,咋累都不能停下來?!?/P>
“智慧星”的鏡頭有些晃動,淚水掉在了手背上。他說,這么多年,這對夫婦就是憑著堅定的信念,不斷透支身體才堅持下來的吧?心懷如此簡單而又偉大的人間真愛,還有什么磨難闖不過去?
莊宏泉(左)推著弟弟在學校的操場上散步(攝于11月22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艱難求學夢
“哥倆上學的路一定很難吧?”進行探訪的網(wǎng)民“豆豆”問張媽媽。
由于經(jīng)濟困難和看病拖累,兄弟倆的小學上得斷斷續(xù)續(xù),直到五年級才正式上學。每學期開學時,莊爸爸就去學校為孩子買回來整學年的書。哥倆一邊照著書上的例題學習,一邊研究教材里的小制作,排遣生活的孤單。
“讓哥哥在家照顧弟弟是借口,其實是沒錢供他們讀書?!睆垕寢屨f,兩個孩子從小特別愛學習,每天鄰居家小孩放學,哥哥就跑去看看,問問今天學了什么。
“豆豆”深感詫異,同是90后的她,很難體會到自己的同齡人上個學如此艱難!
有一次宏泉跟媽媽鬧情緒:“我都14歲了,媽,我想繼續(xù)上學!”張媽媽強忍淚水安慰孩子“再等等”。僅有小學文化的她,用自己微薄的知識給孩子補課。
“有一次我告訴他倆怎么做乘法,后來我看他們的練習題,哥倆把除法也憋了出來?!痹匐y也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張媽媽決定還是得把孩子送到學校。
她每個星期都到學??春⒆印!坝幸淮危艺驹趯W校大門外,看到哥倆穿得破破爛爛,哥哥臉上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咋讓孩子受這么多罪呀,干脆別念書吧?!睆垕寢屵煅手f,“可是看到孩子上了光榮榜,看到他們那么認真地讀書,我和他爸又不忍心了?!?/P>
總算熬到了兄弟倆考上了大學。2009年高考,莊宏泉就已經(jīng)上了二本分數(shù)線,但弟弟差20分沒上線。在家里,兄弟倆第一次“翻臉”。
倔強的弟弟說:你走你的,別管我!哥哥也很生硬:不念書咱們靠什么?咋還人家的錢?咱們再學一年!
這個時候,姐姐大學畢業(yè)開始參加工作,他們的藥費由姐姐負擔,家里的擔子減輕了一點。
哥倆今年終于一同走進了大學,這成了父母最自豪的事情,可是學費又成了大難題。整個暑假,宏泉都趴在凳子上幫父親剪羊毛。上學前一天,莊爸爸賣了40只羊。
弟弟莊匯泉(中)在宿舍和前來看望他們哥倆的高中同學聊天(攝于11月22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網(wǎng)民感受奮進力量
從小生活條件優(yōu)越的網(wǎng)民“芥末”說,如果不是實地感受他們的生活,他難以想象自己的同齡人經(jīng)歷這么多磨難,他也因此更加佩服兄弟倆的堅強毅力和樂觀精神。
“芥末”通過QQ召集了幾個網(wǎng)友一起來到校園,給小兄弟做了一回志愿者。他們輪流幫弟弟推輪椅,也嘗試背弟弟上樓梯?!案惺芩麄兊纳?,激勵我不斷奮進?!薄敖婺睖蕚浒研⌒值艿氖论E掛在自己的博客上,吸引更多的網(wǎng)民為堅強的兄弟和那個溫暖的家庭送去祝福。
自從媒體報道后,愛心開始接力。最近,有人通過中國紅十字會捐了7萬多元給弟弟看病,還有網(wǎng)民寄來了棉服。
匯泉說,從小到大,除了父母的愛,身邊總有好心人幫助他們。他也曾怨恨過,只不過他逐漸學會了適應生活,相信自己的奮斗。
在網(wǎng)民“蜘蛛俠”拍下的視頻中:哥哥把熱水和洗發(fā)用品準備好,在哥哥的幫助下弟弟洗完了頭發(fā)。他照了照鏡子,擦了點面霜,哼起校園歌曲。那天,兄弟倆都沒課,他們早早地吃完了飯,準備上午在宿舍學習,下午到學?;@球場看比賽——而這,就是探訪過“背學”兄弟的網(wǎng)民,傳遞給人們的自強不息、樂觀積極的奮進力量。
下課后,哥哥莊宏泉為弟弟穿好棉衣接他回宿舍(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莊宏泉(左)和弟弟莊匯泉在宿舍一起吃飯(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弟弟莊匯泉進入宿舍后將衣服疊起來(攝于11月22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哥哥莊宏泉在宿舍上網(wǎng)瀏覽網(wǎng)友給他們的留言(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莊宏泉(左)和弟弟莊匯泉在試穿好心網(wǎng)友郵寄給他們的棉衣(攝于11月18日)。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第1樓 浙江省寧波市寧??h2012-03-03 17:30:51 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