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2-10 22:23 |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12月09日 13:47:59 | 查看:339次
在冬季,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我們的皮膚都要經歷一場關于“干燥”的考驗。面對皮膚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狀況,面對因為冬季氣候干燥而導致的皮膚干燥,如何讓我們的皮膚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成為了冬季潤養(yǎng)皮膚的第一任務。
冬季天氣寒冷,開熱空調,睡電熱毯,舒服的暖風吹在臉上,皮膚水分都在不斷流失,讓冬季本就干燥的臉“雪上加霜”。
冬季天氣干燥,再加上暖氣房間比較干燥,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做好保濕,就易導致皮膚含水量進一步降低,當角質層含水量低于10%,皮膚就容易引起干燥,脫屑,甚至皮膚屏障受損。
為什么皮膚會變干?
皮脂膜遭到破壞。皮脂膜可以阻擋皮膚內水分向外流失,也能防止外界有害物質進入皮膚。在生活中,物理擦傷,過度清潔,頻繁去角質等因素都會損害皮脂膜的完整性,導致經皮膚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容易干燥,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某些皮膚疾病。
體內缺水。皮膚長期穩(wěn)定的補水方式還是從體內獲得水分。當我們喝水少的時候,機體內的水分得不到補充,那么珍貴的角質細胞就“蔫” 了。
所處的干燥環(huán)境。如果你長期處于一種干燥、陰冷的環(huán)境中,皮膚就可能表現“缺水”。
那么,在冬季我們應該如何對皮膚做好補水保濕呢?
首先就要做到冬季洗澡不宜過勤。在冬季,身上的皮脂分泌少了,汗液分泌少了,皮膚就容易干燥并出現瘙癢。冬季要少洗澡,多保濕,一般油性皮膚的人群在一周洗兩次澡即可,干性皮膚的人群一周洗一次澡為佳,不要過度使用肥皂,或者是一些脫脂性比較強的洗護用品,建議使用沐浴露。預防皮膚干燥的正確洗澡法為溫水,用柔軟的毛巾或海綿擦拭,洗浴時間十分鐘左右,以浴巾蘸干水分不要使勁擦拭,浴后的三分鐘內是涂抹保濕產品的黃金時間。這時皮膚濕潤,毛孔也處于一種打開的狀態(tài),更利于保濕產品的吸收。
在保濕產品的選擇上,可以選擇羊毛脂、凡士林、尿素成分的保濕霜。而敏感肌膚的人群盡量選擇不含香料的保濕霜。
我們在做好身體保濕的同時,更要注重臉部皮膚的保濕。
有一種臉部皮膚干燥,是過度清潔引起的,切勿使用清潔力過強的產品,以防角質層越來越薄。而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會選擇補水噴霧來給臉部進行補水,時不時就要往臉上噴一噴,其實這樣的保濕方式是不對的。往臉上噴水是會加快水分的蒸發(fā)和散失,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而保濕霜不僅抹在身體上是管用的,在進行臉部保濕的時候,也要選擇補水與縮水的保濕霜。
雖然冬季寒冷的氣溫,會讓人喜歡上熱水洗臉的舒適感。但是,這種舒適感只是暫時的,熱水并不是最佳的洗臉溫度,它不但會刺激到臉部皮膚,會使皮膚泛紅,同時還會削弱皮膚的天然保護膜,降低肌膚的抵抗力,尤其是干性皮膚的人群。35-40度的水溫是最佳的洗臉水溫哦。
冬季在室內使用加濕器可增加濕度,不過一定要切記,不能讓加濕器直接對著面部,加濕器也需要定期進行清理,否則易滋生細菌,反而對健康不利。人體本身的鼻腔和呼吸道就可以自我加濕調節(jié),如果空氣中濕度過高,可能會產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我們可不能只依賴加濕器,天氣好的時候,每天都應開窗通風換氣,也可養(yǎng)一些綠植來調節(jié)室內濕度。
有的皮膚干燥可能是家族遺傳,藥物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導致皮膚干燥的發(fā)生。但有時皮膚干燥也可能是由原發(fā)疾病引起的,除皮膚表現外,可能合并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統(tǒng)等部位的癥狀,需要及時就醫(yī)診斷,切勿自行判斷。早睡早起,保證足夠的睡眠,讓自己保持樂觀的情緒,都不失為保持皮膚濕潤和穩(wěn)定的一劑“良藥”。
希望我們的皮膚都潤潤的、亮亮的,擁有一種健康的皮膚狀態(tài)。
參考資料:《健康之路》、《生活提示》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