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21 11:25 | 來源:河北文明網(wǎng) 2022-06 | 查看:1140次
劉樹權,男,1941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原雄縣公安局副局長,中國刑警學院客座教授。劉樹權多年從事公安刑事技術——足跡檢驗,根據(jù)人體行走姿態(tài)檢驗個體識別認證研究辦案,運用足跡檢驗成果破獲過廣空沙堤機場搶劫殺人案、山東省嘉祥縣順河加油城爆炸殺人案等多起重大案件,因貢獻突出被兩次授予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稱號。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高級工程師、中國刑警學院客座教授、全國公安科技英才、兩次榮獲公安部二級英模稱號、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殊榮。
一、愛崗敬業(yè),為國爭光
劉樹權從1975年研究足跡動力學至今已有47個年頭,從刑警到教授到專家,劉樹權使用足跡動力學技術為我國爭得了榮譽。他曾受公安部委派代表中國赴法國里昂參加國際刑警學術研討會,他創(chuàng)作的足跡動力學論文獲得了認可,并在國際刑警大廳展示,會后多國專家致函學習、咨詢該項技術。因為中國代表團拿出了在足跡檢驗科研領域內(nèi)具有科研實力的尖端項目,大會將中國代表團團長推選為下屆大會副主席,這是我國在歷史上首次當選,確立了我國在此領域內(nèi)的領先地位。
四十多年來,劉樹權遵循著足跡檢驗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技術,做了大量、多次、多年實驗研究突破了瓶頸,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科學依據(jù)理論、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檢驗技術科技成果,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當中,他攻克了足跡檢驗重重困難,出版了足跡動力學專著,將研發(fā)的檢驗足跡科技成果研究轉化為計算機自動鑒定系統(tǒng),2015年又研發(fā)出足跡、人體行走全過程姿勢姿態(tài)檢驗的三維空間和時維信息理論、技術,只有這個人才可能形成這一足跡的個體唯一,將足跡、人體行走檢驗,從排除、縮小范圍、辨別推進到法庭科學審判證據(jù)。該科技成果逢時融入雄安新區(qū),轉化為國際領先的新區(qū)名牌產(chǎn)品。
二、學術專研,學以致用
劉樹權使用足跡動力學技術幫助破獲各類案件不計其數(shù),在刑警界積累了很高的聲望。多年來,為全國各地送檢數(shù)百件案件進行檢驗鑒定,破獲了河南省杞縣投毒殺多人、山東省東營煉油廠團伙殺人移尸、沈陽鐵路局爆炸等一批重大疑難案件。不斷培養(yǎng)和培訓年輕警察學習研究和運用足跡動力學偵查案件,更好地服務刑偵實戰(zhàn)。
劉樹權的科技成果“人體行走動作——足跡動力形態(tài)檢驗”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公安部批準該“足跡自動檢驗系統(tǒng)”立項國家“八五”項目,科技成果獲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該“足跡動力學圖像個體識別研究”立項。公安部在技術發(fā)源地召開項目評估會予以高度評價肯定并發(fā)文向全國推廣,并在河北省舉辦該科技成果全國培訓班并編寫 “足跡生物特征檢驗”教材,推廣全國。
三、潛心研究,永不止步
雖然已有81歲高齡,但劉樹權至今仍在堅持著研究工作,將足跡動力學不斷推向新的高度。退休后有了更充足的時間,他便牽頭成立足跡動力學創(chuàng)新工作室,一心撲在足跡動力學的研究上。他的電腦不聯(lián)網(wǎng),手機只用于接打電話,每天除了吃飯,其他時間幾乎都是躲在自己的工作室做研究,經(jīng)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由于長坐腿部經(jīng)常水腫,劉樹權就在床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以便隨時有思路都能繼續(xù)進行研究。劉樹權說:“再忙不能亂,再累不能病?!边@樣潛心研究的精神是廣大群眾的楷模。
劉樹權不僅有著研究者的魅力,也一直在教育領域耕耘,劉樹權深入淺出的講解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有才之士。時至今日,劉樹權也仍在從事著教學工作,向年輕人授課,和年輕人交流,目前正在為警官學院編寫《足跡檢驗人身個體識別認證》、《行走姿態(tài)檢驗人身個體識別認證》兩門教材并計劃開設相關專業(yè),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做研究生導師,為警官學院培養(yǎng)教師,延續(xù)足跡檢驗技術,將這一學科不斷推向新的理論深度。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足跡動力學研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科研成果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