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程興國: “我要做一輩子義務護陵人”(3圖)

發(fā)布時間:2022-05-25 12:25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9/07 | 查看:1950次

程興國,男,1945年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郵電局退休職工。退休回鄉(xiāng)后,程興國不僅捐出自己的全部積蓄,修建抗日烈士陵園,而且甘當烈士陵園的義務守墓人和講解員,20年如一日,不改初衷,他說要把護陵工作一直做下去。2019年5月,程興國入選“江蘇好人榜”。

“我要讓烈士有個安息的地方”

  程道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六塘河北三莊鄉(xiāng),曾是蘇北、淮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的咽喉要道。1941年、1944年,這里先后打響了“程道口戰(zhàn)役”和“林宮渡戰(zhàn)斗”,500多名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因戰(zhàn)事緊急,“程道口戰(zhàn)役”中犧牲的500余名烈士被就地安葬,沒有立碑?!傲謱m渡戰(zhàn)斗”中犧牲的32名烈士,亦被運抵程道口安葬,因年代久遠,這些烈士墓無專人管護,變成“無名烈士”。 

  聽著“程道口戰(zhàn)役”“林宮渡戰(zhàn)斗”故事長大的程興國,對犧牲的烈士崇敬有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wèi)英雄、關(guān)愛英雄,是他始終不變的情懷。無論是學生時代、參軍期間,還是轉(zhuǎn)業(yè)到地方郵電工作,只要有空,他都會給烈士墓添一鍬黃土,獻一束野花。

  2001年,程興國從郵電工作崗位退休回到家鄉(xiāng)三莊鄉(xiāng)畢灘村定居后,530多個無名烈士墓更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他說:“先烈們?yōu)榱私夥湃袊?,獻出年輕的生命,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一定要恢復這531個抗日烈士墓,讓烈士有個安息的地方?!?/p>

  程興國當即捐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在他的帶領(lǐng)下,當?shù)卮迕駛儼岩驯涣梁邮杩9こ萄诼竦目谷樟沂磕够謴统稍瓉淼哪?,后來,又與村民用水泥對無名烈士墓進行修復。修復后的無名烈士墓仍按照一丈遠一座的東西走向一字排列,并立起了“抗日先烈永垂不朽”的墓碑,讓“程道口戰(zhàn)役”“林宮渡戰(zhàn)斗”犧牲的烈士終于有了安息的地方。

程興國在烈士墓碑旁。圖片來源:泗陽縣文明辦

  “我要整理好烈士的英雄事跡”

  在程興國看來,要想更好地紀念和緬懷先烈,就要更多地了解和收集烈士的英雄事跡。但要找尋發(fā)生在七八十年前的“程道口戰(zhàn)役”和“林宮渡戰(zhàn)斗”的相關(guān)史料,猶如大海撈針?!拔乙M力訪問知情者,搜尋烈士信息,整理好烈士的英雄事跡?!睆?010年起,程興國不顧年高體弱,熱心搜尋、整理程道口戰(zhàn)役的歷史資料。

  近20年來,他跑遍泗陽、宿遷、漣水、沭陽、灌云等地,走訪了200多人,獲得了王恒昌、季長雨、倪振輝、劉家彥、王德廷、王德連、楊恒太等40多名程道口戰(zhàn)役中犧牲的1500多條烈士線索,調(diào)研、搜集、整理出《陳毅軍長在我家》《六塘河畔的胡營長墓》《王光夏敗走程道口》《艱難的攻堅戰(zhàn)》等有關(guān)歷史資料,參與撰寫了《程道口戰(zhàn)役》和《泗陽縣程道口戰(zhàn)役的專題調(diào)研報告》等著作。

程興國在翻閱資料。圖片來源:泗陽縣文明辦

  更令人敬佩的是,為了搜集核實程道口烈士資料,程興國還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和他一起外出尋訪人員的車費、食宿費等,都是程興國老人承擔。這些年來,程興國光用在找尋烈士的電話費上都達上萬元。老伴湯月俠說:“只要烈士能有一個安息的地方,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尋訪多了,烈士的事跡豐富了,前來瞻仰先烈、傾聽英雄事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吹教焯於加腥藖砹沂苛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程興國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一份影像資料顯示:曾經(jīng)參加“林宮渡戰(zhàn)斗”的張?zhí)煸?,面對修復好的無名烈士墓,深深地鞠了一躬,悼念這些曾經(jīng)并肩作戰(zhàn)犧牲的戰(zhàn)友們。他說:“戰(zhàn)友們能安息,多虧了程興國!”

程興國正在擦拭墓碑。圖片來源:泗陽縣文明辦

  “我要做一輩子義務護陵人”

  程興國和村民自發(fā)修復紀念抗日烈士墓的善舉,引起了上級有關(guān)部門的關(guān)注。2013年,泗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畢灘村興建程道口烈士陵園。建設(shè)陵園,需要征用部分土地,程興國帶頭將自家1.6畝責任田上的50多棵長勢正旺的大楊樹鋸掉,并說服動員20多戶村民調(diào)整騰出土地。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響應:“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生命都舍得,我們拿出這點地不在乎?!?/p>

  程道口烈士陵園及紀念展廳開工后,程興國主動干起了“義務工”和“監(jiān)督員”。居住距離烈士陵園只有200米的他,每天都到工地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70多歲的他忙得像個小伙子。大家勸他歇歇,程興國卻說:“比起革命先烈,我干點活算什么?”

  2013年清明節(jié)陵園竣工開放,村民們都說,為建這個陵園,程興國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沒有程興國就沒有程道口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建好后,程興國卻沒有閑下來,他又當仁不讓成了烈士陵園義務護陵員,20年來累計為社會各界義務講解2100余次。一年365天,程興國幾乎每天都去陵園,掃墓、拔草、澆水,努力給長眠于此的烈士們一個好的環(huán)境。

  這位有著54年黨齡的老人,用滿腔擁軍熱情、愛國大義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時代頌歌,彈奏出一首“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最美樂章。他說:“我要做一輩子的義務護陵人。守著他們,就如同守護我的親人!”

(中國文明網(wǎng)綜合泗陽縣文明辦報道 作者 崔士彥 莊恒越 責任編輯 陶恒)

快評

  讓烈士安息,不僅是程興國老人執(zhí)著堅守的信念,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亙古不變的心愿。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