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2-16 15:57 | 來源:千華網(wǎng) 2013-01-17 00:00 | 查看:2252次
趙景柱 首席記者 周石 攝
2009年11月13日,一篇《仨“老手”冰湖救起輕生女》的報道,讓趙景柱第一次登上千山晚報的頭版,當年他還被選為晚報2009十大感動鞍山人物。時光荏苒,趙景柱從最初的“最帥拾荒人”,一步一步成為鞍山市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可他還是會每天一早來到二一九公園,看到有人溺水,還是會第一時間去救人。晚報也一直在關注著趙景柱,他每一次躍入湖中救人,潛到湖底搜救,第二天,就會見諸報端。千山晚報迎來創(chuàng)刊20周年的大喜日子,老朋友趙景柱也向晚報送出了祝福。
義無反顧
舍命破冰去救人
2009年11月12日中午12點多,二一九公園游泳湖西側的“鍋底”湖,一名女子溺水,胡俊新、潘國業(yè)和趙景柱不顧嚴寒,一起合力將這名女子救上岸邊,送到醫(yī)院進行搶救。當時,趙景柱在二一九公園已經(jīng)是“名人”了。他出名的原因就是自己本身是個病人,卻冒著生命危險經(jīng)常下湖救人,在2008年救了4人,2009年救了5人。除了救人,趙景柱還會幫忙撈溺水者的遺體。“有一年,有個男子游泳前喝酒,結果溺水身亡,誰也沒找到尸體,他在水里撈了四個小時,終于把人撈上來了。”公園的“??汀眰儗w景柱救人的事記得特別清楚,“難得的是,他自己有病,動過大手術,生活還挺困難,每次救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
然而,趙景柱卻覺得,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把劭粗粭l生命就快沒了,我肯定不能冷眼旁觀。雖然我的病挺重,但還沒到要死的地步?!泵看尉热?,趙景柱都不顧自己患有癌癥、肝硬化等諸多重病,只是憑借著本能去救人。
2009年11月15日,在本報報道趙景柱之后的第三天,趙景柱再一次在湖中救人。他在冰冷的湖水里凍了20多分鐘,始終托著投湖老太,直到老人被救上岸。由于在冰水中泡的時間太長,第二天,他就發(fā)了高燒,嘴唇也被冰碴割破了,更要命的是大腿腫得快趕上腰粗了。趙景柱以為是凍的,朋友們讓他去檢查,他舍不得錢,被大伙兒架著到了醫(yī)院一檢查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跳下湖時太用力,砸在冰上的腿骨裂了。
不求回報
只為對得起良心
從第一次報道趙景柱的三年多來,千山晚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趙景柱,報道過他每一次救人,也記錄著老趙三年來的心路歷程,并時刻關心著老趙的生活。
趙景柱重病纏身,讓他沒法再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雖然社區(qū)給他辦理了低保,但這些錢無法支撐他的治療費,為此老趙常常去公園撿廢品貼補家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老趙依然義無反顧地去救人,卻不計較任何回報。
老趙有一個習慣,每一名他救過的人,他都不會去問對方叫什么名字,也不會過多寒暄,經(jīng)常是,他救完人收拾東西后就會離開?!拔揖热瞬磺髣e的,我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而且我希望他們忘記我?!?/span>
后來,鞍山市120急救中心還給趙景柱提供了一些急救時使用的工具,老趙趁此機會學習了如何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要領。從那以后,趙景柱背著的包里救生圈、急救物品必不可少。
在每次采訪趙景柱的過程中,老趙說的最多的就是,“還有別人參與了救人,并不是我一個人,多報道報道他們。”
收獲榮譽
獲見義勇為稱號
幾年來,老趙在二一九公園湖里救人無數(shù),也多次義務幫助公安部門,把溺水身亡的死者打撈上岸,從來不索取報酬。在鞍山市民的心目中,趙景柱成為一位“草根英雄”。
因為趙景柱救人的事跡,很多人都知道,千山晚報也多次進行過報道,他所在的富祥社區(qū)開始為趙景柱申報“見義勇為”稱號。2012年11月20日,鐵東區(qū)政府工作人員來到趙景柱家,送來了“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證書和兩萬元獎金。面對獲獎,老趙說,自己的心里特別高興。
記者和趙景柱開玩笑,讓他說說獲獎感言。老趙連忙擺手:“說啥獲獎感言啊,我不會說啥,就是特別高興?!壁w景柱說,現(xiàn)在得獎了,心里感覺很安慰,就像是一個人很多年只做了一件事,而他做的這件事得到了大家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一種成就感?!拔揖冗^的人當中,有人千恩萬謝,有人被救之后,連個謝字都沒有,甚至還有人撒謊,不說實話。起初我不在意,時間長了,我心里偶爾也會不得勁兒。這次獲獎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好事是必定有好報的。我以后還要繼續(xù)救人?!?nbsp;
感謝晚報
困難時雪中送炭
提到千山晚報,平時很少說話的趙景柱,卻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幾年來,千山晚報一直報道他,時間長了,接觸也就多了,他和晚報人結下了深厚友誼。他還高興地告訴記者,他每年都會去醫(yī)院復查胃癌的恢復情況,去年檢查時,醫(yī)生表示他恢復得很好。
趙景柱覺得,是千山晚報讓他成為了一個名人,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他說:“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救過人,但在晚報的報道之下,有那么多人知道了我。在我病情加重時,也是我最困難的時候,是千山晚報幫我籌集了很多善款。我沒有什么文化,但我知道,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我的人,永遠把千山晚報看做親人。”記者 許珂
(責任編輯:楊曉均)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