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3-27 18:20 | 來源:甘肅文明網 2021/09/30 18:09 | 查看:611次
趙睿,男,45歲,中共黨員,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他在甘肅省深度貧困村——定西市岷縣維新鎮(zhèn)坪上村擔任駐村幫扶隊員。他克服各種困難幫助村上如期脫貧摘帽,發(fā)表150余篇“扶貧日記”,創(chuàng)作連載扶貧長篇小說《野草莓的春天》,編印了《肅州區(qū)調派岷縣脫貧攻堅干部駐村幫扶側記》圖書。扶貧期間,他的岳母發(fā)生車禍,他的岳父病重,但他始終堅守在村上。他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一、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在大山中扎下牢固根基
163戶貧困戶,600名貧困人口,貧困發(fā)生率高達60.9%……趙睿所駐的山村基礎條件非常簡陋。剛駐村時,趙睿和幫扶隊員吃的是洋芋蛋、住的是鐵皮房,吃的水要去山腳下拉,天一下雨泉水就變成了泥湯湯,群眾的語言聽不懂,山大溝深出行難,走村入戶只靠兩條腿。夏天蚊蟲肆虐叮咬,山體經?;?;冬天大雪封山,回家只能是奢望。但看到許多村民住的房子被煙熏火燎黑得發(fā)亮,床上的被褥已經包了漿,經常用呆滯的目光看著幫扶干部,整天蹲在墻根曬太陽,趙睿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覺肩上的責任比岷縣的山還要大。
但脫貧攻堅只能勝不能敗,幫扶隊只能進不能退。趙睿沒有被現(xiàn)實條件嚇退,他找來鉗子、鐵絲、木板等工具自己進行加工改造。電架通了、門修好了、漏雨的房頂補住了。他找來一輛清運垃圾的三輪車和幾個塑料桶從山腳下拉來了泉水,找了一間舊房子搭起了鍋灶,把住宿的房間騰出一半用來為群眾辦事。解決了基本食宿和辦公條件,趙睿便開始火急火燎地走村入戶。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趙睿走遍了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白天他與老鄉(xiāng)們在田間地頭探討莊稼長勢情況,晚上他和村民在炕頭盤算收入情況。他把全村的基本情況滿滿地記錄了一厚本筆記本,對戶情村情了如指掌。該如何幫助村民盡快脫貧,很快在他的腦海里勾畫出了一幅藍圖。
二、竭盡所能、拼盡全力,在幫扶中創(chuàng)新開展工作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趙??吹酵ㄍ缴限r戶家的道路非常窄,遇到迎面來車根本無法避讓;村莊周邊沒有路燈,一到晚上整個山村漆黑一團;五六社的村民祖祖輩輩一直挖水窖靠天吃水,不僅水質沒有保證,供水也無法保障;村上因為沒有垃圾集中處理點,居民把垃圾隨處亂倒;村委會破敗不堪,干部無法辦公,群眾無法辦事;村上沒有文化廣場,群眾無法開展文化活動……為了解決這些棘手問題,趙睿和幫扶隊搞調研、跑項目、要資金,組織群眾在道路狹窄的山路修建了3個會車點,為山上群眾打了一口水井,為鄉(xiāng)親們架通了自來水,在居民點集中的地方修建了3座大型垃圾收集池,并為群眾購買垃圾清運車和清掃工具,新修了村委會,硬化了文化廣場,為山村架設了太陽能路燈。同時,他和幫扶隊帶領群眾拆危房、硬化路、修豬圈、改廁所、整治家庭環(huán)境、美化村容村貌,使全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增加群眾收入,趙睿和幫扶隊結合村上種植的中藥材品質優(yōu)良的優(yōu)勢,幫助村上成立專業(yè)合作社,帶領群眾進行規(guī)?;N植銷售,并吸納40多名貧困戶就近務工,使許多家庭有拖累的貧困戶足不出戶就能務工掙錢。同時趙睿通過朋友和同事關系,幫助村上的中蜂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推銷蜂蜜,確保每年為村上的貧困戶按時分紅。
村上的許多婦女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趙睿積極聯(lián)系酒泉的幾家大型制種企業(yè),與村上的婦女們簽訂勞務合同,建起了“酒岷用工互通橋”,使這些足不出戶的山村婦女走出大山,有了穩(wěn)定收入。趙睿每次回家探親時,都要發(fā)動同事和朋友們把家里閑置、質量較好的衣服和有用的物品捐贈給山村的老鄉(xiāng)們。每次上火車的時候,趙睿扛著大包小包、提著大箱小箱,有的東西實在沒法拿就直接用袋子掛到了脖子上、肩膀上,以至于旁邊的人問他是不是去新疆打工摘棉花的。
為了增強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趙睿積極為村上13名大學生申請助學金,建議村上評選了一批“優(yōu)秀黨員”“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庭院”“脫貧模范”等先進典型,并在節(jié)日期間進行走訪慰問,用村民身邊的人和事教育他們,在小山村里產生巨大反響。為了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趙睿利用晚飯過后的時間組織群眾跳舞唱歌,利用農閑時間教育農民學習文化。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如今的坪上村道路通了、路燈亮了、房子新了、自來水架通了,新修的村委會拔地而起,四處流浪的豬被圈進了寬敞舒適的圈,胡亂溜達的雞鴨被圈進了漂亮的籠子,群眾的目光中有了希望,小山村時時傳出笑聲,全村整體脫貧了。
三、咽下淚水,忍住悲痛,在攻堅中充當骨干力量
兩年多的時間里,趙睿幫扶的村子越來越美,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但他卻忍受了許多難以忍受的痛苦。趙睿在駐村的這兩年多時間里,確實把媳婦苦慘了。媳婦是個小個體戶,每天下班到晚上八九點了。趙睿的父母親在六百多公里的老家種地,岳父母也在酒泉農村。兒子從小到大由趙睿管,趙睿來岷縣的時候兒子還在上小學,到扶貧結束的時候兒子已經上初三了。當初突然接到調派通知的時候,趙睿感覺有些束手無策,自己這一走,不要說兒子的學習沒人管,就是吃飯也沒人給按時做了。利用出發(fā)前的那點時間,趙睿把家里能擦洗的家具全部擦洗了一遍,米面油調料等物品全部買了雙份,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反反復復地考慮了幾遍,有些事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有些事頭都想破了還是沒有好辦法,只能靠媳婦想辦法克服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趙睿沒有告訴他們扶貧的事,心想等以后工作干順了再說吧。臨出發(fā)時,趙睿硬著頭皮把去岷縣扶貧的事跟媳婦說了,媳婦的眼淚一下就下來了,說:“天哪,這么大的事你咋不跟我商量一下,你走了,兒子誰管呢?”
為了減輕媳婦的壓力和負擔,在村上每天下午吃過晚飯,趙睿估摸兒子的作業(yè)做得差不多了,便發(fā)微信讓媳婦把兒子做完的作業(yè)拍照發(fā)過來給檢查一遍,再通過微信視頻把兒子做錯的題講一遍,并鼓勵兒子幾句?!皟鹤?,但愿你能盡快堅強起來吧!”趙睿一直在心里默念著。
最難忘的是2020年8月份,當時正是岷縣即將迎接省級和國家驗收的關鍵時刻,多年來的短板弱項要在有限的幾天內全部補充完善,確保驗收萬無一失,全縣各級領導干部都繃緊了神經超負荷工作。恰巧趙睿的岳母發(fā)生車禍,妻子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去陪護,還要管孩子。趙睿的內心非常糾結,要是跟領導說實際情況,肯定能請上假。但村上的活必定會拉下一截,特別是軟件資料方面,村上的干部文化水平有限,根本不可能按標準要求完成。趙??紤]再三還是硬堅持住沒有請假,直到村上順利通過驗收后才返回。雖然媳婦整個瘦了一大圈,但沒有一句埋怨的話,反而一再問趙睿,“村上的活干好了嗎?要是驗收中出了問題,你可就辜負了組織的信任。”
在趙睿扶貧期間,他的岳父一直說胃里不舒服,吃了好多藥也不見好。趙睿一直想帶他去大醫(yī)院檢查一下,但每次回家都匆匆忙忙就返回村上了,心里計劃著等扶貧結束了帶他去好好檢查一下。2021年7月份,趙睿扶貧結束后帶岳父去市醫(yī)院做了全面檢查?!拔赴┩砥冢呀涋D移到肝臟”,當檢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刻,猶如五雷轟頂,差點把趙睿擊垮。“要是早來三個月,也不會轉移到肝上,完全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現(xiàn)在已經沒有手術的必要了,最近他有啥想吃的了你們盡快讓多吃點吧,肝癌發(fā)展很快……”大夫的每一句話猶如一把刀在狠狠地刺傷著趙睿的心。但趙睿的岳父卻一個勁安慰趙睿:“沒啥、沒啥!你就是天天待在我身邊,該得病的時候也會得的。你好好把工作干好,扶貧回來工作上就要更加賣力!”
四、耐住寂寞、守住孤獨,在堅守中走出一條心路
在大山中堅守的日子里,最大的困難不是生活的艱苦,而是孤獨寂寞。特別是一起扶貧的隊友休假或外出培訓的時候,空曠的大山中,晚上只有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半山腰的村委會,除了孤獨還有害怕。為了克服孤獨寂寞,趙睿就反復翻看各級領導的講話和精神要求。除了看,趙睿還一遍遍地用手抄寫,并且每天堅持寫2—3篇扶貧日記或心得體會。趙睿既寫自己的扶貧感想,也寫隊員們的扶貧事跡,同時對岷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和舉措及時進行宣傳報道。有時候為了將隊員的扶貧事跡寫真實、寫生動,他經常騎著村上清運垃圾的三輪車冒著寒風,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到隊員所在村進行實地采訪,三輪車騎不動的時候他就步行。兩年多來,趙睿寫的150多篇《扶貧日記》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級各類新聞媒體發(fā)表。同時為了幫隊員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在區(qū)委領導的指導和總隊的支持下,趙睿編印了《肅州區(qū)調派岷縣駐村幫扶干部側記》,在駐村幫扶結束后送給了隊友們。在駐村幫扶過程中,岷縣干部群眾自力更生、戰(zhàn)天斗地脫貧攻堅的場面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趙睿,他根據(jù)真實事例創(chuàng)作了一部反映岷縣廣大干部群眾奮力脫貧奔小康的長篇小說《野草莓的春天》在媒體上連載,引起巨大反響,使岷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上海一位教師陳瑞玲看到報道后給村上的貧困戶郵寄來了一大批過冬的棉衣,西寧市一位保潔員曾祥斌給村上郵寄來一批雨衣和文具、奧籍華人李芝玲為村上捐贈了價值一萬多元的書籍……
這兩年的扶貧經歷,足夠趙睿用一生去沉淀、吸收和消化。在駐村時,他與來自中央、省、市、縣和鄉(xiāng)鎮(zhèn)、村上的干部緊密配合,拼盡全力,使他所幫扶的鄉(xiāng)鎮(zhèn)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趙睿個人被岷縣當?shù)攸h委、政府授予“駐村幫扶優(yōu)秀隊員”,被肅州區(qū)委、區(qū)政府授予“全區(qū)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連續(xù)兩年考核為“優(yōu)秀”等次,他的事跡被《甘肅農民報》《酒泉日報》等報刊和“今日甘肅”“今日頭條”“學習強國”等媒體紛紛報道。
當接到返回通知時,趙睿的心中突然感到一陣難受。他永遠難以忘記離開村子的那天早上,鎮(zhèn)上和村上的領導干部、幫扶隊的隊友、一大批群眾來歡送他。趙睿一遍遍看著那個小村子,撫摸著那間他住了兩年多的小房子,想想這些一起奮戰(zhàn)過的兄弟姐妹,也許這一生都再難相見,趙睿的眼淚便再也控制不住。坐在去縣城的車上,看著那條走過無數(shù)遍的山間小路,回想起兩年多來騎著村上的三輪車在山腳下拉水、去鎮(zhèn)上買菜和開會,有時候遇上雨雪天氣或天黑的時候,一身泥濘摸黑前行的樣子,突然感覺這些吃過的苦卻變成了一種幸福和享受。那個傾注了自己無數(shù)心血的小山村越來越遠,淚水模糊了趙睿的眼睛,這個小山村將成為他今后永遠魂牽夢繞的地方。
崢嶸歲月,滄海桑田。回首來時路,每一幕都艱苦卓絕,每一瞬都感人至深。脫貧成果來之不易,脫貧精神更加珍貴。趙睿在心中暗下決心,今后一定要把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脫貧攻堅精神注入到本職工作,在本職崗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