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11-26 18:12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1年10月 | 查看:591次
人物故事:
羅建國,男,漢族,1968年12月生,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zhèn)烈士陵園守護員。羅建國的父親是名老紅軍,自烈士陵園建成后便自愿守墓28年。父親彌留之際,羅建國向父親承諾將繼續(xù)守護長眠于此的先烈們。從1995年至今,這一守便是26年。羅建國曾獲得“四川好人”、第四屆“感動阿壩”年度人物等榮譽。
子承父業(yè),成為一名守陵人
羅建國的父親叫羅大學,在巴中參加紅軍,1935年跟隨紅四方面軍長征。羅大學在一次戰(zhàn)斗中被子彈打穿了右腿,仍然拖著受傷的身體,拄著木棒跟著大部隊前行。翻雪山過草地時,羅大學傷口嚴重感染和腐爛,無法隨部隊前進,掉隊在毛爾蓋草地,幸被當?shù)睾眯娜司戎问震B(yǎng),而后在紅原安家落戶。新中國成立以后,羅大學自愿到烈士陵園守墓,一干就是28年。
羅大學在離開人世前,表示希望兒子羅建國能夠傳承他的使命,繼續(xù)守護烈士陵園。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羅建國辭去在修配廠的工作,成為一名守陵人,而且這一干就是20多年。他把父親的期望和遺愿永遠銘記在心里,從此接過父親守護烈士陵園的接力棒。
克服重重困難,26載守承諾
從1995年開始,26年里的每一天早晨,不論酷暑烈日,還是寒風冰凍,紅原縣邛溪鎮(zhèn)烈士陵園的守陵人羅建國都會仔細擦拭墓碑、清掃墓園、清除雜草。守陵人的工作比想象中還要枯燥,每天都重復著擦拭墓碑、清掃墓園、清除雜草等相同動作。而3507米的高海拔,長冬無夏。零下36℃的寒冷天氣以及只有內(nèi)地60℅含氧量的艱苦環(huán)境,讓羅建國患上多種高原病。面對工作的單調(diào)和身體的不適,羅建國沒有退縮,毅然堅守著,在26年里的每一天,他都保持著第一次走進烈士陵園的熱情和最初對英烈們的敬仰。面對他人的不理解,羅建國的回答十分樸實,他說:守好、管理好革命烈士陵園,直到守不動為止,是他的初心,他希望用他的行為讓英烈長眠安息,讓烈士家屬祭奠時感到欣慰。
羅建國常說:“只要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我們都有責任來照看這些革命先烈,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p>
26年如一日的堅守,讓羅建國對烈士陵園內(nèi)189座烈士墓的姓名、原籍、犧牲時間地點、為何犧牲等情況熟知于心,他利用清明、公祭日等活動義務向各族干部群眾講解紅色故事、烈士故事,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目前,羅建國已義務宣傳講解了20余年,宣傳講解400余次。
為無名烈士尋親
幫助烈士陵園里7名無名紅軍烈士早日找到親人,是羅建國最大的希望,也是他父親羅大學的遺愿。羅建國經(jīng)常向祭奠先烈的人們介紹這7名無名烈士,傳遞和感懷無名烈士為國犧牲的偉大精神。隨著時間的流逝,尋找烈士親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羅建國就更加認真細致地每天為他們清掃墓碑,他說,為了讓長眠在此的7名年輕生命不孤單,自己就是他們的親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子承父業(yè)守英魂。從父親羅大學守護革命戰(zhàn)士的承諾,到兒子羅建國接續(xù)父親的承諾默默堅守,兩代人五十多年的無悔付出和默默守護,只為心中的信念和承諾。今天,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羅建國仍然每天迎著晨曦,細致地清理著烈士陵園,默默卻堅定地陪伴著親人一般的英烈們。(責任編輯:劉朝靈 朱鴻瑜)
來源:四川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