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11-26 17:28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1年10月 | 查看:649次
人物故事:
楊秋菊,女,漢族,中共黨員,碭山縣菊姐殘疾人手工坊負責人。丈夫去世、女兒患病、公婆身體不好,生活曾經非常窘困。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手工編織,不僅通過努力學會了氧化鋁手工編織技巧,而且靠這門手藝脫貧致富。2018年5月,楊秋菊創(chuàng)辦菊姐殘疾人手工坊,帶領當?shù)刎毨Я羰貗D女、殘疾人順利脫貧。她先后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第七屆安徽省道德模范”。她的殘疾人手工坊被全國婦聯(lián)授予“全國巾幗脫貧致富示范基地”。
妙手偶得致富招
走進朱樓鎮(zhèn)陳寨村電商扶貧驛站,貧困殘疾人陳大姐正在做手工編織,只見她手捏金屬線靈活地扭來繞去,不一會兒,一個栩栩如生的自行車模型就出現(xiàn)在眼前,讓人驚嘆不已。“我雖然是個重度殘疾人,需要靠雙拐才能走路,但我的手很靈活,能編織手工藝品,也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0多歲的陳大姐激動地說,“我能養(yǎng)活自己,不再是家里的累贅了。這多虧了楊秋菊的大力幫助,她真是我的‘大恩人’?。 ?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auto;"/>楊秋菊,是朱樓鎮(zhèn)陳寨村村民,也是一名農民黨員,今年40多歲,現(xiàn)在是陳寨村電商扶貧驛站的負責人。她來自殘疾人家庭,丈夫因病致殘,兩個孩子正在上學,由于家中缺少勞力,曾經的生活非常困窘。但是楊秋菊沒有向命運低頭,不懼困難,勇挑重擔,苦苦找尋脫貧致富路。她排除萬難,種過地、打過工、開過出租車、當過銷售員,嘗盡了人間的艱辛。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手工編織,經過不懈努力,學會了氧化鋁手工編織技術。她晚上加班編織各種工藝品,白天到街上擺地攤銷售。在她的帶動下,雙腿殘疾的丈夫也學會了編織,家庭經濟狀況逐漸好轉。
妙手回春帶脫貧
“誰說殘疾人就是家里的負擔?誰都想成為有用的人!我打心眼里,不覺得他們有啥不一樣。只要有機會,大家都能成為更好的人?!弊约疑钤絹碓胶煤螅瑮钋锞瞻迪聸Q心,“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要激發(fā)殘疾人脫貧的內生動力,想方設法帶領更多的殘疾人、婦女等社會弱勢群體走出貧困……”為了擴大手工編織品的銷售渠道,楊秋菊和一些會唱歌、懂表演、能宣講的殘疾人,組成碭山縣摯愛殘疾人藝術團,經常到縣城和外地表演,并銷售手工編織品。很多觀眾被他們身殘志堅、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購買他們的編織產品。就這樣,經過多年努力,楊秋菊和她的殘疾人團隊逐漸走上脫貧致富路。
2015年,楊秋菊在陳寨村成立了碭山縣摯愛殘疾人手工坊。2017年,楊秋菊帶著她的手工坊團隊,進駐陳寨村電商扶貧驛站和扶貧工廠,負責扶貧驛站的日常管理和經營。楊秋菊高興地說:“現(xiàn)在我們有了寬敞的廠房,創(chuàng)業(yè)干事、脫貧致富的勁頭更足了,也能吸收更多的弱勢群體加入脫貧隊伍了……”
經過努力,秋菊手工作坊逐走上正軌,工人月收入節(jié)節(jié)攀升。近年來,手工坊累計共培訓殘疾人、貧困戶等群體1500多人次,為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就業(yè)崗位300個,已帶動45戶貧困戶順利脫貧,年人均收入8000-12000元,還在江蘇省泗洪縣、河南省永城市建立了手工坊分廠,助力當?shù)厝罕娫鍪蘸袜l(xiāng)村振興。
妙手生花歌未來
“這里手工縱情唱,歡樂的歌聲震山河,手工坊盛開幸?;ǎㄩ_千萬朵……”菊姐手工坊里傳來陣陣悠揚的歌聲,殘疾人小花坐在輪椅上雙手飛速的穿梭編織著,她雙目失明的丈夫在旁邊唱著歌。二人都是藝術團的成員,經楊秋菊撮合,二人相濡以沫,日子過得比蜜甜。
在帶領殘疾人團隊脫貧致富的同時,楊秋菊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心關愛著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經常帶領殘疾人團隊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不定期到縣光榮院慰問抗戰(zhàn)老兵、到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到縣特教學??赐@啞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愛心禮品,為他們表演文藝節(jié)目,講述勵志故事,提振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力所能及地進行幫助。
“脫貧致富感謝黨,身殘志堅創(chuàng)輝煌;吃水不忘挖井人,金秋慰問老榮光?!边@是陳寨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對楊秋菊的稱贊。
榮譽和成績,是對楊秋菊辛苦付出的肯定,更是對她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鼓勵和鞭策。
“下一步,我想擴大生產規(guī)模,讓現(xiàn)有的員工掙更多的錢,讓他們更加陽光,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闭雇磥恚瑮钋锞招判臐M滿。(責任編輯:王楠 滕海洋)
來源:安徽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