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11-06 13:01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1年9月 | 查看:830次
人物故事:
蔣荷芝,女,漢族,群眾,1970年11月生,安徽楚源工貿(mào)有限公司退休職工。1999年,蔣荷芝的弟弟蔣義因工傷成為植物人,已成家的她,毅然把弟弟接到身邊,承擔(dān)起照顧弟弟的重任。22年如一日,在蔣荷芝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弟弟從昏迷到開口說話,從癱瘓在床到能獨立行走,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在母親多病、婆婆高齡體弱、弟弟又身患癌癥,自己多次入院手術(shù)的情況下,蔣荷芝硬是用一個女人柔弱的肩膀支撐起家庭大梁,任憑風(fēng)吹雨打,始終屹立不倒,無怨無悔,感動天地。蔣荷芝先后被授予第六屆“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蔣荷芝家庭2016年被安徽省婦聯(lián)評為安徽省“最美家庭”榮譽稱號。2021年,蔣荷芝被評為第七屆“安徽省道德模范”,并入選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名單。
弟弟突遭橫禍 長姐如母勇?lián)厝?/span>
蔣荷芝的老家在安慶農(nóng)村,父親在弟弟蔣義2歲的時候就因腦溢血離開了人世,母親一個人維持全家生活十分辛苦,從那時起,蔣荷芝就幫著母親一起照顧弟弟。1999年3月4日,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蔣義在車間維修液壓支架時,被老化的機器里蹦出來的螺絲釘擊中頭部,腦組織當(dāng)時就流了出來。經(jīng)過搶救,蔣義的命雖然保住了,但在昏迷了7天7夜后成了植物人,這個家仿佛是天塌了一般。父親早亡,母親年事已高還伴有心臟病。怎么辦?看著昏迷不醒的弟弟,當(dāng)時已經(jīng)成家的姐姐蔣荷芝在擦干眼淚后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把弟弟帶回自己家照顧。
從此,蔣荷芝的生活就在家和單位兩點一線間。清晨,蔣荷芝給弟弟打來一盆熱水,幫弟弟洗臉洗手,雖然弟弟毫無意識地躺在床上,可對于蔣荷芝來說,那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是她最親的人,哪怕不言不行,也得讓弟弟干干凈凈的。一天下來,為弟弟做一日三餐、清理大小便、按摩翻身等,蔣荷芝照顧弟弟的步驟比時鐘還要精準(zhǔn)。當(dāng)看到弟弟的胡須和指甲都長得較長時,蔣荷芝會取來剃須刀與指甲剪,熟練地給弟弟剃胡子、剪指甲,做完這一切,蔣荷芝還會拿鏡子給弟弟照照,說看我弟多好看,你一定要好起來。
蔣荷芝是一名普通女工,有時候工作一班要上24小時,單位領(lǐng)導(dǎo)體諒她,給她些許自由時間,她中途可以回去照顧弟弟生活,即使如此,還是忙得腳不沾地。她每天照顧弟弟到凌晨一兩點,早上五點多鐘就要起床忙活家務(wù),休息日還要帶著弟弟四處求醫(yī),沒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可她卻從未有一句怨言。
弟弟終被喚醒 大愛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
也許是蔣荷芝的行為感動了老天,也許是蔣荷芝每天在弟弟耳邊的訴說觸動了弟弟,在蔣荷芝的精心照料下,三個月后,突然有一天,弟弟蔣義從昏迷中醒來,蔣荷芝欣喜若狂,她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然而弟弟的醒來并沒有讓蔣荷芝高興多久,因為大腦受損,弟弟的智力回到幼兒時期,不會說話,沒有行動能力,這樣蔣荷芝反而更辛苦了,她不僅要照顧弟弟的生活,還得日復(fù)一日幫助弟弟恢復(fù)肢體和語言能力、教會他獨立生活。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弟弟一點點在好轉(zhuǎn),從不會說話到能聽懂家人說的話,從喂飯、喂水開始到能自己吃飯喝水,從癱瘓在床到能獨立行走,從沒有智力到相當(dāng)于8歲孩子的智力。這一切蔣荷芝付出了多少辛苦可想而知,她用瘦弱的身體為弟弟撐起了一片天,撐起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對于這一切的辛苦,蔣荷芝卻從未說過一個累字,在她心里,每次看到弟弟對她“呵呵”一笑,或者是一句:“阿姐對我真好?!本湍茏屗鞓芬徽?。
弟弟雖然恢復(fù)了行動能力,卻因腦部受傷留下后遺癥,被診斷為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黑白顛倒,沒有睡眠,稍不注意就會走丟。有一次下著大雨,弟弟跑到了花家湖大壩上,全家出動找了一天沒有找到,最后被一個熱心的鄰居給送了回來。這件事也讓蔣荷芝明白了,弟弟身邊不能離開人,于是,她放棄了所有出門的機會,全身心陪伴在弟弟身邊,弟弟去哪,她去哪,弟弟什么時候出門,她就什么時候出門,不能弄丟弟弟是全家最重要的一件事。
為弟犧牲婚姻 幸遇良人再組家庭
剛把弟弟接回家的時候,除了上班,蔣荷芝大部分時間都在照顧弟弟,還為弟弟治療康復(fù)花去了大量的醫(yī)療費,前三年就花去5萬多元,這讓她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拮據(jù)。慢慢的,愛人開始不理解,讓她放棄弟弟,可蔣荷芝怎么忍心放棄。她左右為難,百般忍耐,難抵家庭矛盾越來越深,最終丈夫與她離婚,家庭破裂。
2003年,蔣荷芝遇到了現(xiàn)在的愛人,在和對方第一次見面時,蔣荷芝就把自己的情況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此舉一是不想隱瞞,二是想用家庭問題讓對方打退堂鼓??勺屗龥]想到的是,對方知道蔣荷芝照顧弟弟的舉動后十分欽佩,多次到蔣荷芝家看望并主動加入到照顧弟弟的行列,這樣的行為讓蔣荷芝為之心動,經(jīng)過長期相處,蔣荷芝也看到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終于兩人組建了家庭。為了方便照顧家人,丈夫還主動從淮南市區(qū)調(diào)到鳳臺縣新集鎮(zhèn)工作,夫妻合租了一套房子,生活中相互扶持,彼此依靠。
其實蔣荷芝和現(xiàn)在的愛人再婚時,婆婆是不同意的,誰家也不想娶一個帶著“拖油瓶”的媳婦,可蔣荷芝從不跟婆婆紅臉,婆婆說什么就是什么。有一次,婆婆患了急性闌尾炎穿孔,當(dāng)時蔣荷芝的兒子還不到兩周歲,愛人在加班,弟弟又在醫(yī)院腦外科住院,她把兒子和弟弟安置妥當(dāng)后,一個人把婆婆送到了醫(yī)院,因為送醫(yī)及時,婆婆才沒有出意外。隨后幾天,她來回奔波在兩個醫(yī)院之間,用心地照顧著婆婆,同病房的病友都羨慕地說:“真是一個好媳婦。”而蔣荷芝始終微笑地說:“婆婆好,我有這么好的婆婆是我的福氣?!币驗槭Y荷芝的用心照顧,婆婆很快出院,也因為這件事,婆婆對她改變了看法,婆媳感情越來越好。
撐起家庭大梁 傾情付出無怨無悔
照顧弟弟不但需要愛心和耐心,也需要金錢上的巨大支出。22年來,蔣荷芝沒有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也很少為家人添置衣物,她自己穿的很多衣服都是親戚朋友淘汰的舊衣服。因為大多數(shù)時間都花在弟弟身上,她很少關(guān)心到丈夫的工作,也很少帶兒子出去游玩,她對愛人和兒子滿懷愧疚。
蔣荷芝的母親今年80歲了,身體不好,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腦梗等多種疾病,蔣荷芝從2007年起把母親接到家中一同照顧,讓老人安享晚年。婆婆高齡體弱,也需要蔣荷芝照顧。面對三個需要照顧的人,蔣荷芝毫無怨言,無私奉獻,硬是用一個女人柔弱的肩膀支撐起家庭大梁。雖然每天忙忙碌碌,可每次回到家,看到一大家子人,她的內(nèi)心就無比的平靜和溫暖。
2017年8月,命運多舛的蔣義又被查出患腎癌中晚期。蔣荷芝撐著有嚴(yán)重胃病的身體,帶著弟弟輾轉(zhuǎn)5家醫(yī)院進行了5次手術(shù),切掉一個腎,病情終于穩(wěn)定。短短一個月,蔣荷芝就瘦了十幾斤。
如今,年過五十的蔣荷芝已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xù),丈夫也下崗在家,但是她對生活充滿樂觀,她覺得,社會、單位和朋友給了她和全家那么多關(guān)心和幫助,沒有什么困難是過不去的。
對于蔣荷芝,同事、鄰居以及認(rèn)識她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她是一位好姐姐,是大家學(xué)習(xí)的榜樣。2017年,以蔣荷芝為原型的微電影《阿姐》開拍并上映,受到廣泛好評。(責(zé)任編輯:王楠)
來源:安徽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