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毛主席語錄》在臺灣的昔與今

發(fā)布時間:2010-09-09 19:25 | 來源:新浪網(wǎng) 2006年08月29日 10:41 | 查看:1870次

  卓鴻蒙

  “小紅書”被國際公認為“20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書”,“獻給對這個世界還有夢想的人”是臺灣版《毛澤東語錄》扉頁上的話

  在那 “火紅的年代”里,唯一可以與《圣經(jīng)》發(fā)行量相媲美的書,就是曾風靡全球,被外國人俗稱為“小紅書”的《毛主席語錄》。據(jù)報道,僅“文革”時期,全世界出版過50多種文字的500多種版本,總印數(shù)達50余億冊。以當時全世界30多億人口計算,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擁有一本半還有余。以至于它被國際公認為“是20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書”,“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書”。

  由于毛澤東本人的巨大影響,“小紅書”流向世界各地似乎并不難理解,但讓人驚奇的是:嚴酷的意識形態(tài)之網(wǎng),居然也阻擋不住這本“禁書”的流傳。中國大陸“文革”期間,臺灣就暗里流傳著大陸版的《毛主席語錄》。自然,這一當時在臺灣被稱為“匪作”的書籍,只能被在極小的范圍“內部閱覽”。

  饒有興趣的是,至今在臺灣中研院著名的“傅斯年圖書館”里,還保留著一本1974年版為《毛主席語錄》所撰寫的公開“輔導資料”:《毛澤東語錄的透視》。按常識推斷,一旦某書的“輔導資料”出現(xiàn),就意味著閱讀、哪怕是“窺視”過該書的人一定不在少數(shù)。

  《毛澤東語錄的透視》由“國際反共文教協(xié)會”出版,作者王國琛。該書裝潢簡約,共97頁,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打開該書目錄,全書共計22個專題,采取邊引邊批的形式,逐一對“語錄”展開對峙。作者在“自序”中說:“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從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究竟有沒有思想?系統(tǒng)的思想?或有沒有正確而健康的思想?所以,語義學(Semantics),在思想上有其一定的意義和作用?!?任誰讀了《毛語錄》,必然的結論是‘毛’無思想。所以《毛語錄》是‘毛思想’的否定。尤其從《毛語錄》本身的矛盾與荒謬,更顯出‘毛’本人的狂妄與無知。這是《毛語錄》對‘毛’本身的丑化?!蔽阌怪靡?,這分明是一部知道有人會讀、所以提前下藥,以防污染的“消毒”作品。

  世道千變萬化。事隔30多年以后,當中國大陸《毛主席語錄》已成為歷史文物的時候,在海峽對岸的臺灣,圖書市場上竟然公開出版了《毛澤東語錄》這本同邦異地,意識形態(tài)差距甚大的新時代“小紅書”。

  除了刪掉大陸版《毛主席語錄》中由林彪撰寫的“再版前言”以外,臺灣版《毛澤東語錄》大體上是前書的翻版,只是附加了“文革”極為流行的“老五篇”,即毛澤東五篇著名的政治散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和《反對自由主義》。最后還摘選了《毛澤東詩詞》和《毛澤東一九六七至一九六九指示》。

  令人驚奇的是,全書剛好333頁。將兩個3相加是“六”,將三個3相加是“九”。要知道,“六”和“九”正是《易經(jīng)》中的“坤數(shù)”和“乾數(shù)”。冥冥之中,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竟達到了一個陰陽合體的易數(shù)頂級。

  在臺灣著名的學術書店“誠品書店”最新書臺的中央,就擺放著這本《毛澤東語錄》。在萬紫千紅的書海之中,這本大紅封面的“小書”卻非常搶眼。它在出版一個月內就印刷了4次。按臺灣出版界不成文的行規(guī),一次印刷大至為1000冊,照此推算,至少幾個月內就銷售4000至5000冊。自2005年9月到目前已近一年,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的發(fā)行量雖不可確知,但在常識范圍內估計,至少應當在6000冊到8000冊之間。無論就封面而言,還是發(fā)行量而論,這在臺灣都可算是一本“火紅”的書了。

  臺灣讀者怎么會對《毛澤東語錄》感興趣?該書裝飾環(huán)襯上的廣告語或許能夠透露些許間接的信息: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了解毛澤東精神如何統(tǒng)治中國的不二法門

  征服全球的紅色資本家最推薦的交戰(zhàn)手冊。臺商西進,經(jīng)營大中國的唯一圣經(jīng)!

  據(jù)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的策劃者和發(fā)行人楊一峰先生說,開發(fā)歷史禁書當然不排除誘發(fā)好奇的意思,但與共產(chǎn)黨打交道難道可以不讀毛澤東?更為重要的是,有西洋和東洋生活背景、熟通英語、日語的楊一峰先生還認為,在“左派”思想的內部其實積淀了眾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毛澤東從一個農(nóng)民到執(zhí)掌一個大國,他的思想曾影響了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面對豐富的歷史,意識形態(tài)無疑將顯示出片面和單質的局限性。

  “了解中國就必須讀懂毛澤東,這難道不是常識嗎?無論從正面和負面的角度,我們都避免不了接觸他的書。” 楊先生如此說。由他創(chuàng)辦的東觀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其符號標志就是一只“左眼睛”。看來,商業(yè)驅動、思想體悟和理想憧憬,通過《毛澤東語錄》的策劃,在楊先生的靈魂中已難以剝離而渾為一體了。

  在臺灣版《毛澤東語錄》中,替代林彪“再版前言”的是臺灣《新新聞》周刊副社長楊照先生所寫的導讀性文章“策略與教條的辯證:重讀《毛語錄》”。該文開篇就說:“毛澤東是個現(xiàn)實的策略家,他對共產(chǎn)黨最大的貢獻,而且他之所以能成為中共的領導人,正在于他從來沒有真心相信過馬克思主義教條,也沒有真正服從過共產(chǎn)國際的路線指示?!边@話聽起來似乎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表達方式不大相同罷了。

  在歸納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特征時,楊照先生說:“毛澤東的思想中,最突出的一塊,就是如何細膩運用敵我關系,從沒有任何人,在敵我關系上投注過那么多那么深刻的用心,將黑格爾、馬克思的辯證法導入敵我思考,使得敵我關系轉化成為流動的過程,不斷變化不斷移位,需要最高警覺與最高智慧隨時判讀。”這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毛澤東超凡洞察力和控制力的嘆服。

  在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的扉頁上清清楚楚印著這樣一句話:

  “獻給對這個世界還有夢想的人”

  它是祈望?它是幻想?它是寄托?它還是一首“隱蔽信息之公開表達”的詩境修辭?無論怎樣詮釋,反正這句動情的語言被印刷在臺灣版《毛澤東語錄》的第一頁上。

(責任編輯:孫賓)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