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8-10 11:1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1年08月06日 第A11版 | 查看:704次
專訪《猶太媽媽的財商教育》作者沙拉·伊馬斯
沙拉·伊馬斯,上海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市虹口區(qū)政協(xié)委員、中國家庭教育協(xié)會宣傳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
這次訪談的嘉賓沙拉女士,全名沙拉·伊馬斯,出生在中國上海,也是目前所知唯一還留在上海的猶太后裔。中以建交后,在“回歸故土”的召喚下,也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不同環(huán)境下體會磨難、學會堅強、領會人生,沙拉放棄了上海的優(yōu)越生活,帶著三個孩子來到戰(zhàn)火紛飛的以色列,開始了一段跨國教育的特殊經歷。她通過借鑒中華民族教育和猶太民族教育的精華,自創(chuàng)“特別狠心特別愛”的教育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延遲滿足、家風育人等理念培養(yǎng)出了兩個出色的兒子。
此前,接力出版社推出沙拉女士“特別狠心特別愛”系列圖書,包括《特別狠心特別愛》《贏在家風》《父愛是一種智慧》,贏得家長好評。如今,她的新書《猶太媽媽的財商教育》又給父母帶來一堂財商教育課。沙拉從會談錢、會管錢、會賺錢、長久值錢四個層面進行解讀,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把零用錢還給孩子”“為孩子開個人銀行賬戶”“生活有償化”“注重數字和邏輯”“不苛求完美”等財商培養(yǎng)的具體方法,讓家長掌握猶太民族財商教育的精髓,引導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財富觀、價值觀。
與沙拉女士面對面,感受到她的智慧與優(yōu)雅談吐,最讓我感到力量的,是沙拉女士講到“財商教育”之下真正的內核——成長教育,生命教育。她把財富的意義延伸,并非局限在錢財、資產、利益方面,而是實在講述人性、道德、價值觀。對她而言,這樣的教育才是父母應該送給孩子真正的禮物。
只有認真理好人生,才會有真正的財富
問:對今天的父母來說,“財商教育”可能有點陌生。好多父母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和孩子談錢。
沙拉:其實我們很多中國家長并沒有回避財富教育,只是更多相關意識,是在父母的焦慮中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比如母親和自己孩子說:“你看,隔壁家的爸爸開大奔馳,你爸開的什么破車?”這種絕非正向教育,而是一種反向的,容易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不正確的攀比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財富意識,未必就是給他一個房子、一輛車子、一沓票子。因為小孩沒有經歷過苦難,他也不懂錢是怎么來的。如果家長每天在家里講的就是炒房產——“這個樓盤有房子了,快去排隊,搖號”,如何把銀行的錢貸過來貸過去,孩子整天聽到的如果都是投機取巧,爾虞我詐,聽多了影響非常不好。
舉個很小的例子,前幾天我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做活動,出來看見一撥十二三歲的孩子在參觀。他們穿著校服,來自一所非常好的學校,手里都有一個小筆記本,特別認真。我看了特別開心,上前和他們說:“孩子你們好,我是猶太人后裔,歡迎你們到猶太紀念館??吹侥銈兾蚁肫鹆嗣珴蓶|主席的話,你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在你們身上。”然后我說,大家合個影吧。
就在我們合影的時候,一個男孩突然跑開了,我說“孩子,過來呀”。那個男孩子回了我一句話:“你這么熱情地來這里,又和我們合影,是不是想借我們來幫你賣書宣傳?”我一下子有一種被刺傷的感覺,我說:“沒有,你們買書與否和我沒關系。有一部分稿費我是捐掉的,你是不是會錯意了?”結果那小孩子說:“那你這么起勁兒來這兒干嗎呢?你不為自己一點兒私心會來嗎?你不就是想借著我們和你合影,讓大家都快來買書吧?!?/p>
盡管他的老師馬上過來和我道歉,可我還是好受傷。一個重點學校優(yōu)秀班的學生,用語言抽了我一耳光。如此看來,不一定優(yōu)秀班的學生性情就是好的??赡芮∏∠喾?,一個所謂的普通學校,孩子們可能物質很樸素,什么都沒有,但是善良帶來的影響力會讓整個集體里面?zhèn)鬟f著樸素、不傷害別人的氛圍。
今天我們拼命在想教自己理財、教孩子理財,可我更想拼命吶喊的是:“孩子們、家長們,先把人生理好!”可能有人認為實現(xiàn)錢數后面多加幾個0就是理財了,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好的理財就是一種嚴格的家庭規(guī)范。教育是一種習慣,如果從小就給孩子良好的習慣教育,我相信小孩長大了會選擇好自己的人生。
今天好多孩子出問題,精神壓力大,有的離家出走,有的不重視生命,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給他們好的生命教育。你問我理財的本質是什么,我想說,理財就是理人生,只有認真理好人生,才會有真正的財富。
明星是拿來影響社會的,不是讓未成年孩子拿錢去追的
問:那怎么樣算是“理好人生”?
沙拉:不管財商教育也好,理財教育也好,歸根到底一句話,什么東西都沒有生命教育來得更重要。
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成為善良的人、懂感恩的人、有道德品德的人,在生活中懂得節(jié)儉。父母哪怕再有錢,他在生活當中還是要節(jié)儉的。是不是生活節(jié)儉以后就沒有樂趣呢?不見得。要培養(yǎng)孩子隨手關燈、隨手關水、吃的東西吃多少拿多少、一雙襪子頭破了能夠補一補再穿,衣服褲子洗完以后把衣服疊好?,F(xiàn)在我們不缺吃,不缺穿,怎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好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不要追求時尚,這很重要。
問:為什么要教育孩子不要追求時尚?
沙拉:我覺得時尚可以追求,當你成為一個生產者,有能力掙錢的時候可以追求時尚;當小孩只是一個消費者的時候,不可以追求時尚。有人說“影視明星的孩子身上穿著幾百萬的衣服呢”,讓他穿去唄,這和我們沒關系的。當一個孩子長大到成為一個生產者的時候,他愿意去追逐明星,那是他的事情,錢是他的。可是在學生的年紀,我堅決反對孩子用父母的錢去捧明星。我覺得孩子千萬不要養(yǎng)成一種追星的習慣,因為不可以拿別人的錢去追星。
問:如果小朋友說,我們班同學都追這個星,父母應該怎么辦?
沙拉:全班同學都追那個星的時候,父母就給他另外一顆星,那就是他心里的星。現(xiàn)在有很多慈善項目,作為家長,你讓孩子把這個演唱會內場票的錢捐出來,讓他成為一顆慈善之星。我相信這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曾經我的孫女買了一個明星演出的內場券,她快要去之前被我知道了,我堅決讓她退掉。我說隨便你把票轉給誰都行,但是你不可以去。因為這是我們給你的錢。她說全班的同學都去了。我說那是人家的事情,如果你堅決要去,這張票1200多,我后面幾個月不給你零花錢,一直到1200塊錢扣完,因為你亂花我的錢,這是一種懲罰。孩子是要有規(guī)矩、有約束的,不然的話,這個孩子會無限泛濫。明星應該是拿來影響社會的,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力量,而不是讓我們未成年孩子拿錢去追的。
問:您在書中談到生活中是教育最好的場景,能否展開講講?
沙拉:創(chuàng)造和教育一切源于生活,如果你不營造氛圍,孩子就得不到學習環(huán)境。
父母應該適當帶自己的孩子到餐館,比如今天心情好了去餐館吃飯,在餐桌上教育自己的孩子輕拿輕放,盡量不要把臺布弄臟。當服務員問你想喝些什么,小孩千萬不要養(yǎng)成說“隨便”的習慣。我們的孩子非常容易“隨便”,但“隨便”是不負責任的。帶著孩子享受生活的同時,其實也是一種理念教育:選擇自己想吃的菜,點了菜要吃光,對于服務員一定要說謝謝。帶著孩子到餐館,就要讓他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被尊重。這也是財富觀的一部分——服務和被服務的禮貌。只有小朋友從小懂得服務和被服務的禮貌,才會在享受生活的時候,學會顧及他人的感受。
人生要有適量不滿足,可以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定的困難經歷
問:在您的教育中,您會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怎樣的習慣?
沙拉:因為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的腳步太快了,父母長年累月給孩子超量滿足,讓我們的孩子根本沒有感覺到幸福。我覺得人生要有適量不滿足。家長應該要限制滿足,同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定的困難經歷。
說個真實的故事。我?guī)Ш⒆觿偦氐揭陨猩顣r,沒有做好準備。因為以色列有安息日,猶太人在安息日是不開火的。我在家里開了一個很小的會,我說:“孩子們,今天不能開煤氣做飯。我們只能到垃圾筒上面去看有沒有人家不要的面包,用糖和牛奶以及電水壺里面的熱水吃一吃,只要不餓,今天就行了。這是我們沒有為生活做好準備帶來的后果?!睆哪且院?,我們就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多買幾包鹽,多買幾包糖,一定要在生活中有備而來。
問:社會物質相對豐富的當下,父母如何給孩子創(chuàng)造“不足”或者“貧乏”的氛圍?
沙拉:比如你的孩子和你要什么東西,你可以設計一個場景,告訴孩子,家庭現(xiàn)在非常困難,經濟已經很危機了,你想有的東西可能沒辦法買了。然后和孩子商量:“你的零花錢能不能借給我們一點出來?爸爸媽媽會在適當的時候把錢還給你?!?/p>
其實當父母和自己孩子借錢的時候,正是財富教育的開始。不是說錢在小孩的名下父母就不可以挪用,但這種挪用必須是一種尊重他的方式。家長肯定要有一個本子,記下你和他借了多少錢。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在借和還之間會產生額外的錢,這就是利息。比如說好我這次跟你借一萬塊錢,銀行的最高利息是多少,最低是多少,讓他懂得普通老百姓在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這也是一種學習理財的辦法。這樣孩子就知道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在安全的前提下,錢可以借給別人;也讓孩子明白,要把錢借給安全的人。當然在借貸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一些借條,小朋友有這個義務在他的小抽屜里把借條收好,這樣讓小孩對自己的財富有一個經營管理能力。
所以我們說,每一分每一秒家長都可以給孩子創(chuàng)造懂得經商、懂得管理財富的機會。但家長千萬不要亂來,不能說爸爸媽媽借了小孩一萬,明年還你兩萬,這樣就壞了,小孩從小就知道高利貸了,以后要做壞事了。而且很重要的是,這個錢,到時候必須要還給孩子。哪怕你是借他的錢,放在抽屜里,到時候作為一種道具,也要還給他。
問:您在書中談到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制造一些小的游戲,比如超市游戲、擺攤游戲,制造這些小游戲會有怎樣的效果?
沙拉:剛剛說的借錢也是游戲的一部分。家長真的差這幾千塊錢嗎?和他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管理財富,讓他知道比較安全的借貸是什么樣的。經過這樣的借還,錢產生了利息,利息可以讓小孩買想買的書,大的本金你可以幫助孩子買股票。所以這是非常認真的游戲,而不是走馬觀花和孩子說,爸爸又買了一個房子,轉眼賣了又賺了一百萬,帶你去南極玩,帶你去北極玩。
中國家長喜歡補短板,猶太人喜歡鑄長板
問:現(xiàn)在很多家長花大量的錢在孩子的補習上,覺得是對未來的投資。
沙拉:我不反對家長把錢都投到教育里,但是你一定要投入到最該投的那部分——孩子感興趣的那一塊。將來這會成為他生存之道的那一技之長,這也叫做財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就是讓孩子用另一個眼睛去看世界。只要不斷去看,哪怕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隨著視野越來越廣、感受到越來越好的學習氛圍,他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
比如大家都在補課,一個孩子語文考了58分,有的家長可能會拼命想把語文成績補上來??墒仟q太人不是這樣看的。如果整個分數考下來,數學考了100分,猶太人會想“哇,這個小子數學真有天賦,得讓他補習”。這背后的邏輯是,100分證明這個孩子這方面天賦好、對這件事感興趣,既然小孩子有興奮點,那就應該讓他繼續(xù)鉆研,成為這個學科里高精尖的人才。如果語文只考30分,或許就證明小孩在這方面就是有短板。
中國家長喜歡補短板,猶太人喜歡鑄長板,讓長板越來越高。所以讓差的學生變好,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反復享受喜悅和成功。家長略加輔導,給他創(chuàng)造一定的機會,小孩就會有興趣。有了興趣,他自然會變得非常努力。
問:在書中您還提到一個觀點叫做“賺幸?!?。
沙拉:我認為幸福是賺來的,絕對不是馬路上可以撿到的。有一句希伯來諺語——時間是一把篩子,把所有的苦難放在篩子上篩,篩到最后篩子上所剩無幾,你再低頭一看,原來幸福的模樣就在篩子上。時間可以帶走一切,篩子篩出來的是歷練之后所剩下來的,當你低頭一看原來幸福都在這個篩子里,你就賺到了。
我今年已經72歲了,每每回憶我父親,眼前總會有一幕一幕的東西出來。我父親和我說,人生最重要、最應該珍惜的東西就是生命。有了生命,你才能夠有生活;從生活中學會生存,從生存中體會感恩,從生存中懂得規(guī)則,從規(guī)則中自己慢慢摸索,摸索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最后父親給我總結了八個字——學習、改變、服從、接受。
我小的時候特別傻,那個時候爸爸生病躺在床上,我說:“爸爸,我想將來當一個醫(yī)生,把世界上所有的病都治好。怎么樣才能當一個好醫(yī)生?”我爸爸給了我四個字:“看書,看病。”我當時不明白,爸爸跟我講,你想當一個醫(yī)生,首先要看很多書,看書是一種學習,有了文化知識和經驗,然后去看病,你不斷地積累那些臨床的經驗,不斷通過看書、看病,你就成為了一個好醫(yī)生。
我那年12歲。希波克拉底精神也是那年我爸爸跟我講的。爸爸說:“你想要當一個醫(yī)生,你一定要記住有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你一定要為病人謀利益,不管那個人是貧窮還是富裕,你都要竭盡自己的技能和全身的力量,為他服務,為他奉獻,這就是一個醫(yī)生的事業(yè)?!?/p>
我真心誠意聽我父親的教導,把我知道的東西送給所有迷茫中的家長。不要一心想著讓孩子去理財,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會理財嗎?越理越壞。我真正跟你說的財富教育潛臺詞是:請經營好人生,把人生理好了再去理財。
采寫/何肆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