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6-29 10:56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1年5月24日 | 查看:554次
人物故事:
鄭志超,男,1929年生。揚州市供銷合作總社離休干部。鄭志超是一位曾經參加過渡江戰(zhàn)役、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老兵。1991年,鄭志超唯一的女兒因病去世,鄭志超夫婦簽署了遺體捐贈協議。2011年,鄭志超和老伴搬進老年公寓,便開始謀劃賣房捐款回報社會。2020年5月26日,92歲的鄭志超將名下唯一一套住房售房款共54萬元,全部捐給揚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用于孤困兒童的關愛幫扶。今年1月,鄭志超的老伴兒去世,他堅持賣房裸捐,實現兩人心愿。
2020年5月26日,在揚州一所老年公寓里,92歲的離休干部鄭志超,在公證人員的見證下,將自己唯一一套住房的售房款,共計54萬元,全部捐給了揚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鄭老的眼睛已不太看得清,握筆時手也有些顫抖,捐贈協議書上的簽名有些歪斜。完成捐贈后,老人開心地笑了,“我早就有這個心愿咯,沒想到手續(xù)這么麻煩。”
“是黨和組織給了我一切”
1930年,鄭志超出生于安徽天長的一個農民家庭,由于家里窮,兄弟姐妹又多,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年幼的鄭志超曾親眼目睹了短短半年間6個親人接連病故,為了能夠活下去,16歲那年,鄭志超被迫離開了家,外出謀生。有好幾年時間,他一直居無定所,飽嘗艱辛。直到1949年4月,鄭志超的人生終于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揚州解放的歡慶鑼鼓聲中,鄭志超激動之余決定報名參軍?!肮艹怨茏?,還有書念,我就去了。”盡管他常常這樣自嘲參軍的原由,但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后,在黨的教導下,他勤奮學習,苦練本領,迸發(fā)出了熾熱的革命熱情。在部隊的這些年,他先后參加了渡江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和戰(zhàn)友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一次進入朝鮮,就參加了一場連續(xù)七天的夜里急行軍,身負六七十斤的裝備,一天兩餐,睡在雪地,條件十分艱苦?;貒?,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同樣是參加革命工作的邵婉,喜結連理。每次談到這里,鄭志超都深情地說:“小時候家里窮得就剩下一張草席,我的生活、工作,都是共產黨給的,黨和組織給了我一切?!?/p>
“我要把我的一切回報給黨和組織”
命運總是無常。1991年夏天,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場百年未遇的暴雨洪災,但對于鄭志超來說,那是一段悲痛萬分的記憶,在那陰雨連綿的日子里,心愛的也是唯一的女兒因病去世,從此這個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失去了重心。在齊腰深的大水中,老兩口親手將女兒的靈柩抬上了車,老伴悲痛欲絕,一腳踩空,摔倒在水里,由于傷心過度,老伴突發(fā)中風。年過花甲的鄭志超既要處理女兒的后事,又要照顧生病的老伴,情急之下自己也患上了眼疾,從此留下了后遺癥。經歷了失去女兒的切膚之痛,鄭老將個人的小愛轉化為對社會的大愛。轉業(yè)后鄭老在揚州供銷社上班,退休后單位每年有一筆慰問金,鄭老從不接受。剛入住老年公寓時,原社區(qū)工作人員專程給老人送上尊老金,沒想到,老兩口卻又將尊老金捐給了社區(qū),以社區(qū)的名義幫助轄區(qū)的困難家庭。汶川、玉樹,老兩口的捐獻從不停步。除了捐款,二老將身體也奉獻給了醫(yī)學事業(yè)。鄭志超及其愛人邵婉當年參軍時都是部隊的醫(yī)務工作者,非常希望能為國家的醫(yī)學事業(yè)出一份力。他的愛人在住院期間主動要求捐獻遺體,在她的再三要求下,醫(yī)院與其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書。同樣的協議書,鄭志超也簽了一份。“沒有子女就沒有了牽掛,黨和國家把我照顧得很好,積蓄和房子真正成了身外之物,我要把我的一切回報給黨和組織,回報給社會?!编嵗掀降卣f道。
“關心下一代,培養(yǎng)接班人很重要”
2011年,鄭志超的愛人邵婉決定搬進老年公寓,揚州市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員是他們的入住監(jiān)護人。搬進公寓前,二老就提出,想要把房子捐贈出去,當時老兩口特意以書面文書委托老干部局辦理售房和捐贈,并進行了公證。當時老兩口身體狀況良好,考慮到有可能住回去,所以沒有將捐贈一事往前推進。2020年1月,鄭老的愛人去世,他又牽掛起這樁心事,每次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員前去探望,他都再三提起。經市委老干部局牽線搭橋,將售房款捐給揚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基金會負責人表示:“揚州目前有8000多名孤困兒童,這些青少年兒童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來幫助,我們將根據老人意愿,這筆善款將全部用于揚州孤困兒童的關愛與幫扶?!甭牭竭@些,老人很高興:“我小時候沒有錢,讀不起書,希望現在的孩子能夠生活得好,能夠讀上書,將來有文化,成為國家的人才?!?/p>
對于捐贈的行為,鄭老從沒有覺得自己有多么偉大,他只是懷著一種樸素的感情去做這些事。這些年,每當有人問及捐款的數目時,鄭志超老人總是淡然一笑,說道:“時間久了,記不清了?!焙唵蔚恼Z言,折射出一個老黨員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他的善行義舉,如春雨潤物無聲,滋養(yǎng)著“下一代”成長。
來源:江蘇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