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4:26 | 來源:河南法制報 2014年02月25日 第13版 | 查看:2275次
□記者郭富昌通訊員向陽連生雙波
“扶不扶”,是今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一個備受關注的小品節(jié)目,結(jié)尾一句“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讓人深思……
看見一老人在超市門前摔倒,一熱心小伙兒上前將其扶起,不料卻被老人說了一句“你害我干啥”,“扶不扶”的現(xiàn)實版近日在洛陽真實上演。連日來,此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也跟進報道。熱心小伙兒劉永銀23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
示,再遇到老人摔倒,“肯定還會扶”。許多市民認為,劉永銀的做法是對尊老愛幼、助人為樂
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值得“點贊”。
事件回放
A
小伙扶起老人反遭訛
2月10日下午2時40分許,在洛陽市澗西區(qū)武漢路與西苑路交叉口附近的洛陽平價商店西苑路綠暢直銷店門外,店員劉永銀正在整理青菜。突然,他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一位老太太摔倒了,就趕緊上前將其攙扶起來。老太太誤以為是劉永銀把自己推倒了。
洛陽市公安局長安路派出所民警張宏奎和劉建功趕到現(xiàn)場,詳細了解情況,并調(diào)取了該商店的監(jiān)控視頻。視頻顯示,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民警遂通知老太太家人將其接走。
“如果大家都不扶,老太太咋辦?”劉永銀說,他扶老太太時沒多想,就是下意識的舉動,當時一位騎自行車的熱心男士也停了下來,與他一起攙扶老人。
記者問,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還會扶嗎?劉永銀毫不猶豫地回答:“肯定還會扶!”
劉永銀說,他曾從媒體報道上看到過此類“麻纏事”,但誰家都有老人,將心比心,碰上了就應該去扶。
洛陽“扶不扶”事件中的另一位“熱心腸”張文生今年67歲,是原407廠職工學校的一名退休教師。事發(fā)時,他正好要去劉永銀所在小超市買菜??斓匠虚T口,他看到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正彎腰挑菜。老人起身時,腳下一滑,直接從臺階上摔了下來。當時,臺階上的劉永銀正整理地上的青菜。
“我看得一清二楚,小伙子沒推她?!被貞洰敃r看到的景象,張文生肯定地對記者說。
看到有人摔倒,張文生趕緊停下車子上前幫忙攙扶老人。
“小伙子抱著她,我從背后攙著。可沒想到,老人這時冒出一句‘你為啥害我’,聽了這話,小伙子明顯一愣,但他還是從地上撿起一塊紙板墊著,先讓老人坐下?!彪m然事情過去多日,張文生對當時的場景仍記憶猶新。
將老太太扶起來后,張文生一直給老太太說不是劉永銀推的她,是她自己滑倒的??衫先司褪遣宦?,一個勁地說自己腰疼、頭疼??吹竭@種
情況,急著給家里病人送飯的張文生只得先走了。
臨走時,他給劉永銀留下了自己的電話,答應如果需要,一定給他作證?!叭思倚』镒幼龅氖巧剖隆⒑檬?,他扶了,我不能讓他寒心啊?!?/p>
問及直接扶起老人一事,靦腆的劉永銀只是說出這樣一句話:“她跟我奶奶年紀差不多大。誰家都有老人,要是輪到自己頭上,出了意外沒人幫,會更心寒?!?/p>
劉永銀的事跡被廣泛報道后引起眾多關注。說起當時的經(jīng)歷,靦腆內(nèi)向的小伙子一直反復說著相同的話:“這都是小事,都是小事?!?/p>
他覺得,這事放在別人身上,也會這么做。劉永銀對記者說:“那天經(jīng)過的熱心市民,不也幫了一把?”“我要為小劉第一個‘點贊’。”洛陽市公安局長安路派出所民警張宏奎說,當時他查看了監(jiān)控視頻后,心里對劉永銀產(chǎn)生敬意。
在超市內(nèi)外,談起劉永銀扶起摔倒老人之事,大家贊不絕口。家住附近某小區(qū)的袁老太太和糾老太太都已年過七旬,但她們還是專門來到劉永銀所在的商店,稱贊這位熱心小伙兒?!叭思疫@小伙子真是好心啊,我們老年人要是摔倒了,當
近年來,不少“熱心腸”做好事時頻頻遭遇尷尬。自己不僅做了好事,反而還需為自己的愛心“埋單”。如何才能不讓好心人再度寒心,就此,記者咨詢了相關的法律人士。
河南省政府法制咨詢專家閆斌表示,對于這種扶老人反被訛的事情,人們往往只做一種道德上的評判,即使這種訛人事件得到證實,也很少承擔法律責任。但訛人者要行善
然希望有這樣的好心人攙扶啊!”袁老太太對記者說。
“人家小劉的舉動,是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币晃?8歲姓田的老干部說,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個人都應該像劉永銀那樣用實際行動去踐行。
洛陽市西苑路實驗小學學生陳文婷和杜悅寧也為劉永銀“點贊”:“這位叔叔做得對,他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助人為樂?!?/p>
律師說法
B
“扶不扶”事件屬于道德調(diào)整范疇
者負責,要不然你就不能走,這實際上是一種敲詐勒索行為。按照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可以對其進行行政拘留,并處罰款。
省政協(xié)委員、河南安多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曉良律師說,“扶不扶”問題頻遇尷尬,是目前現(xiàn)實的社會道德問題,但是法律要講求證據(jù),維護“熱心腸”的權(quán)益,當然也需要必要的人證、物證。對于這類有時比較難以界定的問題,比較重要的證據(jù)包括證人、證言、證詞及視頻錄像,并且要注意保護現(xiàn)場,并及時撥打110尋求民警幫助。如確認被幫助人系訛詐,“熱心腸”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賠償精神損失等。
洛陽市人大代表、河南鼎大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占軍律師認為,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是兩個概念,“扶不扶”這類事件目前更多的還屬于道德調(diào)整范疇,因為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因此,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如何加強公民素質(zhì)教育,提高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樹立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是非觀,積聚釋放正能量,才能避免這樣的尷尬事件頻發(fā)。
最新動態(tài)
C
被扶老人的兒子上門道歉
記者得知,23日上午,洛陽“扶不扶”事件中的兩位好心人劉永銀、張文生被洛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授予洛陽市“助人為樂好市民”榮譽稱號。洛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谷連民與洛陽市澗西區(qū)委常委、區(qū)
委宣傳部部長趙紅飛,前往“扶不扶”事件的發(fā)生地為兩位“好市民”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據(jù)悉,23日下午,一位中年男子走進店內(nèi),稱自己是被扶老人的兒子,是專程趕來向小劉表達謝意和歉意的。他對劉永銀解釋,老人平時身體就不是很好,年紀大了在家平時也時?!胺负俊?,平時子女也跟她說過多次,不讓她獨自外
出買菜,可是老人總是不聽。這次的事情給劉永銀造成了許多麻煩,他專程趕來向小劉表達謝意。但當事人未留下姓名電話等任何信息。劉永銀告訴記者,其實自己已經(jīng)不再為這件事感到“別扭”,畢竟老人“年紀已經(jīng)大了”。
另據(jù)超市附近一了解情況的居民介紹,老人現(xiàn)如今已被接到其子女家妥善安置,以避免老人再獨自出門上街。
D
微博連線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wǎng)絡上關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言論再次蔓延。
@菲多:談“扶不扶”不如談“怎么扶”,如果將其虛無化,道德化,那是和稀泥的文化生態(tài)。法治社會,本身有其規(guī)則基礎,無法做到盡如人意,誰主張誰舉證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既有事實。在無任何證據(jù)證明時,與倒地者(注意不是摔倒者或被撞者而是客觀狀態(tài)描述)發(fā)生最緊密接觸者顯然處于最不利狀態(tài)。但凡事都有歷史合理性,當害怕說不清道不明時,技術的進步填補了許多以往無法設想的條件,滿街有攝像頭,如果你擔心有死角,沒問題,人人有手機,可以錄音錄像,如果你沒帶手機或沒有拍照功能,沒問題,當今人口密度空前提高,人們的交集程度空前,他人的手機或證言均可以事先幫助我們固定證據(jù)。
@張榮貴電視導演:建議針對老人訛人事件立法,保護好心人的利益,保證老人摔倒后及時得到群眾的幫助,避免老人摔倒后不扶導致傷亡。遇到摔倒的老人時,不要著急去扶起,最好找到證人再下手幫忙,否則代價太大。家有老人的網(wǎng)友轉(zhuǎn)告家里的老人,自己不慎摔倒后被人扶起的情況下不要訛人。
@滬城學士:“扶不扶”不只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法律問題。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駕護航,道德就會遭遇兩難的尷尬。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內(nèi)嚴懲訛詐行為,才能改變現(xiàn)實中屢屢出現(xiàn)的不詐白不詐、詐了也白詐的低成本犯罪行為,進而使道德的光輝遠離人性的“霧霾”。
@王連祥醫(yī)生:“人倒了不扶,人心就倒了,人心要是倒了,想扶都扶不起來了?!辈稍L中,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臺詞反復出現(xiàn)在腦海中。如劉永銀所說,將心比心,誰家都有老人。為了您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路人能攙扶一把,請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心,更不要讓那些“熱心腸”再次心寒。
@付宇超:該扶還是要扶的,舉證責任在對方,即便真的碰到了訛人的,也不用擔心,報警就是了。我相信,每扶一次,都是一次正能量的傳遞,訛人的丑態(tài)每曝光一次,都將大大打擊這些無良人的“積極性”。
@索菲鶯:善良得不到伸張維護,訛詐丑陋卻肆意橫行,善良不敵訛詐是當代中國社會之恥。社會并不缺少維護正義和公平的機構(gòu)及其人員配置,但是缺少維護正義和公平的力量。公民還能期望拿什么來拯救社會的善良?怎么追究訛詐者法律責任又擺在了社會的面前。
@身邊小角色:現(xiàn)在不是“扶不扶”的問題,而是遇到訛人的怎么辦?天天討論尊老愛幼,想過為老不尊這問題嗎?!
@月兒高高圓圓:贊一個!扶起的不僅僅是人,而是人心!
@小貍在東瀛望著展昭:中國多么缺少這樣的人?。∪藳]扶起來,倒的是一個人;心沒扶起來,倒的是社會啊!
@北極-白狐:用心讓社會更美好!@嚴屹寬:人間有真愛!
@水果薄荷糖哇:是你你會扶嗎?
@有多少艾可以重來_:這兩個人好樣的!現(xiàn)在這個社會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他們兩個人在做這件好事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社會需要愛!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好樣的!
@劉大婷Ting:還是好人多!
@chengday:人心不倒、美德永傳!
@應試官場:人們之間就應該彼此幫助,我相信不道德的行為只是一少部分,更多的人還是不會那么做的!
@彩嘌:這么說扶的時候得看看附近有沒有監(jiān)控嘍!
@漂泊河洛:驕傲洛陽人。
@咻-娘娘有人艾特您:“扶不扶”?發(fā)人深思……
@大豆小小豆:其實這的確是個很糾結(jié)的問題!@我本善良425:這片住的大多數(shù)人都相互認識,可能扶的概率更大點,但在有些地方?jīng)]穩(wěn)妥的辦法真是不敢扶……
@一生坦途:該扶當扶,但要保護自己。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