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8-13 07:44 | 來源:金羊網(wǎng)-羊城晚報 2010年8月11日 第A17版 | 查看:1666次
父女情深(受訪者供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實習(xí)生 張莉 李翌 通訊員 江帆
四年前,家人要把患了“地中海貧血”的愛女小晶晶遺棄,他卻堅持不拋棄不放棄。
四年來,他孤身一人拖著疲憊的身軀,為小晶晶高額的醫(yī)療費用四處求助奔波。他說,已經(jīng)記不起有哪一天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了,也記不起被陌生人的善心感動了多少次了。
他叫聶長青,一個從江西來穗的務(wù)工人員,一個面容消瘦的中年漢子,一個耗費自己所有精力來延續(xù)女兒生命的父親。
幸運的是,今年3月,小晶晶在臺灣骨髓庫里面找到了匹配的骨髓,本打算6月手術(shù),但卻因沒有湊齊30萬元的費用,手術(shù)被改到了9月。
眼下,聶長青仍在為十幾萬元的手術(shù)費差額四處奔波……
“可憐的地貧寶貝,父母帶你來到世上,也把痛苦給了你……隨著骨髓移植技術(shù)的成熟,有錢的家庭可以花30多萬元做手術(shù)脫離這永久的苦海,可我們面對這天文數(shù)字般的手術(shù)費,只能嘆氣著忍受這樣沒完沒了的輸血打針,并傾出所有或者債臺高筑來填這個無底黑洞?!?nbsp;
——摘自聶長青的日記
愛女地貧,妻子出走
2005年12月,可愛的小晶晶來到世上,給聶長青這個來穗外來務(wù)工人員的家里平添了不少喜悅的氣氛。
可是,喜悅還沒延續(xù)多久,噩耗突然傳來。小晶晶兩個月大的時候,突然面容發(fā)黃,四個月后被確診為“地中海貧血”!
噩耗讓這個平凡的家庭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幾乎所有的親人朋友都建議他們把小晶晶遺棄。就連小晶晶的親生媽媽也說,如果現(xiàn)在不遺棄,等以后大了,感情深了,就更難割舍了,這一輩子搭進去,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盡頭。
但是,聶長青卻不忍割舍可憐的女兒,他固執(zhí)地留下了小晶晶。妻子無法忍受小晶晶帶來的巨大生活壓力,不久就離開這對苦命的父女,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爺孫重病,心力交瘁
妻子離家出走后,聶長青只好把年過七旬的父親從江西老家接過來照看晶晶。2008年10月,老父親也身患重病,只好回到江西老家,這對聶長青無疑是雪上加霜。那段日子,他奔波于江西和廣州兩地,心力交瘁。更讓他著急的是,他一個人的工資,已經(jīng)支付不起小晶晶越來越高的醫(yī)療費用。
無力獨撐的聶長青,只好在網(wǎng)上發(fā)帖四處求助。他發(fā)在廣州媽媽網(wǎng)的帖子得到了回應(yīng),在版主的幫助下,很多人開始慢慢幫助他,讓小晶晶的治療費用得以維持下來。
去年6月,小晶晶開始注射一種叫“去鐵胺”的藥物。由于注射耗時太長,聶長青只好每天晚上自己給小晶晶注射。剛開始,小晶晶怕疼不愿配合打針,聶長青幾乎束手無策。無奈之下,他“狠心”地告訴小晶晶:不打針就會死。“死是什么意思?”年僅3歲多的小晶晶好奇地盯著父親。無限心酸的聶長青告訴女兒,“死”就是要把她埋進土里,以后再也不能和爸爸見面了。小晶晶這才順從而緊張地接受了打針。
千多日夜,寢食難安
每次打好針后,聶長青也不敢睡得太死,生怕小晶晶睡覺時,把針頭弄了出來,而這種藥物,每個月要注射20天。聶長青說,四年來,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
有一次,晚上12點多,小晶晶高燒39.2℃,已經(jīng)昏迷,聶長青立即把小晶晶抱到附近的醫(yī)院救治,但未見療效。萬分焦急的他只好抱著小晶晶去附近的大醫(yī)院,但是半夜卻攔不到出租車。沒辦法,他只好抱著小晶晶一路奔向大醫(yī)院,幸好途中遇到了一名騎摩托車的好心人,才把父女倆送到了醫(yī)院。經(jīng)過治療,小晶晶的高燒降了下來,但是聶長青卻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又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xù)上班。
還有一次,小晶晶得了肺炎,連續(xù)打了一個星期的吊針。聶長青白天上班,晚上八九點鐘把小晶晶送到醫(yī)院打針,到凌晨兩點多鐘才結(jié)束。聶長青回憶,小晶晶得病的一個星期,他晚上基本上沒怎么睡覺。
而這些只是小晶晶一千多個日夜的一個縮影。
聶長青告訴記者,小晶晶晚上12點半要準時上一次廁所,所以他每天都等到12點半之后才睡覺。而第二天六點多鐘又要起床準備去上班。小晶晶從小睡覺不太安分,而且又要打針,他每天晚上都至少要起來三四次看小晶晶。
費用不足,手術(shù)推遲
今年3月份,幸運之神終于光顧了可憐的小晶晶——在臺灣的一個骨髓庫里找到了匹配的骨髓。聶長青說,這種幾率是百萬分之一,如果成功移植,小晶晶將能和正常人一樣。
然而,這個好消息剛剛令聶長青看到一絲光亮,轉(zhuǎn)眼又被30萬元的手術(shù)費用推進了無邊的黑暗之中。
所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不幸遭遇,慢慢地開始幫助他。來自清遠、河源、梅州、佛山、廣州等地的朋友紛紛給他捐款。廣州的一位律師專程從天河驅(qū)車趕到他家里,送來了兩萬元。他所在的工作單位獲悉小晶晶的病情后,也組織了募捐活動。
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聶長青手頭有了十幾萬元的善款,但離30萬元的手術(shù)費用還有十幾萬元的差額。又是無奈!原定于6月份的手術(shù),只好推遲到9月份。“希望到時候能夠籌齊錢,讓小晶晶恢復(fù)健康?!甭欓L青依舊一臉愁容。
三樣家具,令人心酸
在記者采訪聶長青的時候,小晶晶拉著小伙伴在一旁蹦蹦跳跳,絲毫不像一個得了重病的孩子。聶長青看著活潑可愛的小晶晶,消瘦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在聶長青的家里,只有三樣家具:一張床、一臺電視、一個電冰箱。夜晚,在別的孩子安然入睡的時候,這張床記載了小晶晶因不適應(yīng)針管在身,輾轉(zhuǎn)反側(cè)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這臺電視是小晶晶充滿童真的眼睛觀看外面五顏六色世界的工具;而冰箱里裝的是拯救小晶晶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只能保存在25℃以下。這個冰箱也是聶長青花了1200元買回來的家里最貴的家用電器。
(責任編輯:周仙姿)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