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一家三口當志愿者 分兩撥巡街(圖)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19:33 | 來源:遼沈晚報 2021年03月10日 10版 | 查看:1528次

本溪李海英一家人組團做公益 妻子張玉杰曾獲“本溪好人”稱號 

李海英一家三口人合影。 受訪者供圖

在本溪,有這樣一家三口,雖然身處不同工作崗位,但卻有著一個共同的響亮名字:志愿者。他們就是57歲的李海英、張玉杰和34歲的李梓銘。

我做了一名警察該做的

“他們都喊我交警雷鋒,其實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警察應(yīng)該做的?!?/p>

57歲的李海英如是說。

李海英是本溪溪湖交警大隊的一名民警,從警30多年,他曾獲嘉獎5次、榮立三等功一次。2018年,他又投身志愿者公益服務(wù),每個休息日都堅持做義工,從沒有間斷過。

每年冬天的11月1日到來年的3月31日,是李海英一家三口最忙的時候,“平時晚上7點到9點,周末的時候上午10點到12點,3口人分成兩個班上街巡查,參加本溪弘益社會工作發(fā)展中心的關(guān)愛流浪乞討人員行動。”

這可不是簡單的送點吃喝就行。

“見面第一件事是勸導(dǎo)他們到救助站;如果不去,才是提供食品和御寒物資救助;接下來跟他們談心、溝通,幫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p>

“得會語言溝通,還得掌握相關(guān)政策,流浪乞討人員雖然情況不同,但大多有特性、不好接觸,有時還提出無理要求……”李海英一家都是經(jīng)過專門的培訓(xùn)后才獲得了“上崗”資格,兩年里服務(wù)總時長超過900小時,服務(wù)次數(shù)400多次。

疫情防控期間,李海英一家又自費購買消殺防疫物資,他和兒子背著16斤的消毒噴霧器樓上樓下地跑,對60多棟居民樓的300多個樓洞還有垃圾點進行了徹底消殺,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惠及兩個社區(qū)2萬多名居民。

李海英一家還為流浪乞討人員定期測量體溫、洗手消毒、發(fā)放一次性口罩,每天提供食品和御寒物資救助,68天里為1500多人次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了各類關(guān)愛服務(wù)。

因為特別有親和力,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每次公益服務(wù)都帶來歡聲笑語,李海英被他服務(wù)過的群眾稱作“雷鋒交警”,可是他卻說:“我做公益,主要還是受我妻子影響。”

我是笨鳥 所以要先飛

李海英的妻子張玉杰是本溪弘益社會工作發(fā)展中心助殘項目部的負責人,她做公益可比丈夫和兒子的時間都要長,2008年她就加入了本溪慈善總會的義工隊伍,2016年還獲得了本溪好人稱號。

2009年5月,張玉杰和她的伙伴們成立了全國第一支專業(yè)為盲人提供導(dǎo)盲隨行服務(wù)的助殘志愿者團隊——本溪市導(dǎo)盲義工隊,給盲人朋友提供就醫(yī)購物導(dǎo)盲陪同、生活物品代購和入戶家政保潔等。

根據(jù)要求,每名志愿者需要蒙眼體驗70個小時黑暗、真正了解盲人行走的實際困難后才能提供服務(wù)。蒙眼時間一長,身體特別不舒服,張玉杰作為年紀最大的志愿者,忍著不適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所有的培訓(xùn)任務(wù),第一批正式上崗。

學(xué)習(xí)手語詞匯,對張玉杰來說“相當費勁”,畢竟年紀大了,盡管每次聽課都認真做筆記,還是常常第二天就忘了,她就上網(wǎng)買書自學(xué),“咱是笨鳥,就得先飛。”現(xiàn)在張玉杰掌握的手語詞匯有1000多個,跟聾啞人日常交流完全沒問題。

到現(xiàn)在,本溪市有100多戶盲人家庭、1000多人次接受過導(dǎo)盲義工隊的服務(wù),張玉杰每年春節(jié)還要組織、參與團隊發(fā)起的為生活困難的盲人家庭募集生活必需品的活動。

年紀大了,體力雖然差點,可經(jīng)驗就多。

幫福利院收玉米,張玉杰把家里筷子一分為二,然后削尖、打孔、穿上橡皮筋,做成“玉米分離器”發(fā)給剝玉米的伙伴,教給他們使用,剝玉米的速度一下子就上來了,還不傷手。

到農(nóng)村幫殘疾人收土豆,張玉杰頂著烈日在地里干了5個多小時,汗水濕透全身、體力透支,咬著牙和伙伴們一起堅持,還給大家鼓勁加油,就為了一天就把7畝地的土豆都起出來。

13年的時間里,張玉杰組織、參加志愿服務(wù)活動2000多次,志愿服務(wù)總時長超過3000小時,為120名貧困殘障人士和孤寡獨居老人提供了購物、就醫(yī)陪同、生活用品代購和入戶家政保潔等服務(wù)。

2017年,張玉杰和伙伴們又在本溪市民政局登記注冊,成立了本溪市第一個社會組織——本溪弘益社會工作發(fā)展中心,定期為愛心志愿者提供助殘實用技能和服務(wù)禁忌事項培訓(xùn),三年多的時間培訓(xùn)志愿者超過1000人。

做公益“做”字最重要

張玉杰培訓(xùn)過的志愿者里,就包括丈夫李海英和兒子李梓銘。

李梓銘是一名中共黨員,現(xiàn)在本鋼機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的公益生涯開始于2017年10月。

那時,他的初中班主任找到他,說有一名老人因為收留流浪寵物過多,又沒有經(jīng)濟來源,資金困難。李梓銘張羅班級群里同學(xué),每人每月拿出10元錢,定期捐贈,“定的計劃是3年,現(xiàn)在已圓滿完成?!?/p>

李梓銘告訴記者,老人因為收養(yǎng)流浪狗被大家叫做“狗娘”,患有糖尿病。看到老人舍不得吃穿,他總想著給老人買點啥,為此還干過一件“蠢事”——給老人買了西瓜。后來才知道,糖尿病患者哪能吃西瓜啊!

后來,李梓銘回農(nóng)村老家的時候,就給老人帶些粗糧回來。逢年過節(jié),他還買來新的襯衣襯褲給老人送去,“就是想讓老人知道,還有人惦記著她。”

3月8日晚,白天剛到南芬解放村看望留守人員又接著上夜班的李梓銘告訴記者,最初到“弘益中心”是擔心媽媽晚上巡查流浪乞討人員時的安全。

可是經(jīng)過幾年的成長,他已經(jīng)青出于藍:

他是關(guān)愛“三留守”人員趙家工作站的站長,陪留守兒童寫作業(yè)、給孩子們上安全講座;他又是本溪啟善社會工作服務(wù)中心的法人,參加了省民政廳的“牽手計劃”,帶人到外地學(xué)習(xí),“把防震、防火等避險知識帶回來,教給這邊的孩子們。”

李梓銘說做公益,最重要的是做?!皶r間總是能擠出來的。像我現(xiàn)在,幾個人維護上百臺天車,工作量很大,夜班的時候一宿不睡覺很正常,白天補覺的時候少睡一會就有了?!?/p>

遼沈晚報特派本溪主任記者 金松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