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肖呂應:七旬漁民發(fā)起成立志愿服務隊保護“母親河”(圖)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18:28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1年1月27日 | 查看:988次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肖呂應,男,1946年11月生,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qū)胥壩鄉(xiāng)漁民。

  事跡簡介:一家四代捕魚,“老漁民”肖呂應對長江有著深厚感情。2019年6月,74歲的肖呂應發(fā)起成立了銅陵市義安區(qū)胥壩鄉(xiāng)長江清潔保護志愿服務隊。目前已有18名隊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被稱為“銀發(fā)護衛(wèi)隊”。2艘小漁船,清理江面垃圾,勸離非法捕撈人員,用點滴行動助力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2020年6月獲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百名最美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者。

  在銅陵市義安區(qū)胥壩鄉(xiāng)群心村,世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們紛紛響應“漁民上岸”工程號召,“洗腳”上岸,開始新的轉型。多年江上往來的老漁民肖呂應難以割舍對江水那份情懷,為保護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魚類資源,發(fā)起成立了胥壩鄉(xiāng)“銀發(fā)護衛(wèi)隊”--長江清潔保護志愿服務隊,截止目前,肖呂應組織服務隊先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出動船只200余艘次,清理江面垃圾50余噸,勸離非法捕漁5次12人。2020年6月肖呂應被環(huán)保部、中央文明辦授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者。

  “母親河在呼喚,我是行動者”

  記憶中的長江曾經物產豐富、生態(tài)美麗,是眾多漁民的生活依靠,也是漁民們戀戀不舍富饒家園,長江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肖呂應一家曾四代捕魚,從祖父到叔伯父親,再到他本人乃至他的兒子,都曾親歷過長江捕魚的變遷,也見證了長江捕魚從興盛到衰落。在肖呂應的記憶里,那時候江水比較清澈,小魚小蝦輕輕松松便能捕撈到,家家餐桌上最不缺的就是魚。作為第三代漁民,他16歲開始接觸捕魚,那個時候由于體型小、體格弱,他只負責劃槳打下手。21歲時,他正式下江撒網打魚。祖上傳下來的捕魚技術令他常常收獲滿滿,最多的時候一網下去就有百余斤?!艾F在想來,不一定是技術,也可能是當時長江污染少,水質清澈,魚類資源比較豐富?!毙螒f。

  彎鉤捕魚、高壓電、迷魂陣……上世紀70年代,肖呂應發(fā)現,捕魚者越來越多,自己所在的江邊8個生產隊里的八成村民都在捕魚,而且他們的捕魚方式并不僅僅局限于撒網捕撈,而是使出渾身解數,方式五花八門,直接威脅著長江生態(tài)安全。

  “捕魚者越來越多,而且在捕殺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漁船漏油、污物污水直排的情況。江水污染越來越多,江里的魚從品種到數量都開始大批量減少,有時候一天下來,收獲無幾?!毙螒貞浾f,當時他幾經思量,最終決定放棄捕魚。之后,肖呂應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做起了小生意。一直到退休,他都在為生活、工作忙碌著。不過,閑暇之余,他總會到江堤上走走,看看這片早已融入他骨子里的長江水。

  在肖呂應的記憶中,兒時他愛和小伙伴們在江邊拾貝殼,散落在四周的各類貝殼隨處可見,后來見到的多是各類垃圾漂浮物,如食品包裝袋、各式塑料瓶、農藥瓶……每當看到這些,作為曾經的老漁民他倍感難受。

  眼看著昔日的母親河垃圾漂浮不斷,肖呂應看在眼中急在心里。2019年4月,恰逢群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招募志愿服務隊員,肖呂應向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古中舉提出了組建“銀發(fā)護衛(wèi)隊”——長江清潔保護志愿服務隊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古中舉主動幫助他招募隊員、組織船只。

  在肖呂應的感召下,5位老漁民積極響應,沒有船只,他們就把自家的小漁船改作巡查打撈船,沒有經費,他們就自發(fā)地捐贈款物,用于物資配備,就這樣,一支由6名老漁民為骨干的“銀發(fā)護衛(wèi)隊”于2019年6月正式成立了。

  “過去肖呂應等老漁民世代都以捕魚為生,對江水有著深厚的感情。長江禁捕政策出臺后,他們積極支持。在他們看來,留住綠水青山比一時的捕魚撈蝦更為重要?!惫胖信e介紹說,對于老漁民們來說,他們總希望在古稀之年發(fā)揮余熱,為母親河岸青水綠盡點余力,這便有了這支“銀發(fā)護衛(wèi)隊”。

  “美麗長江,我們共同守護”

  心中有愛,才能行穩(wěn)致遠,腳下沾土,才能倍感溫潤。

  “銀發(fā)護衛(wèi)隊”成立后,這些曾經在漁船上“叱咤江河”的老漁民們換上了“紅馬甲”,重新坐上久違的小漁船改裝而成的環(huán)保巡邏船。他們從捕魚到護魚、守護長江,完成了角色、職責的更替。肖呂應和“銀發(fā)護衛(wèi)隊”每個月至少出征3次,每次早上六點半在江邊集合后,他們駕著2艘小漁船向長江下游一路開去,撿拾垃圾,巡查江面是否有人捕魚,往返15公里,一般都要忙到下午才能回來。

  “我們一般兩條船同時去,每條船上有3個人,一人開船,一人打撈,一人裝袋。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干起活來不比年輕人差?!毙螒院赖卣f,隊員們從小都在江邊長大,有著豐富的捕魚經驗,因此打撈起垃圾也是得心應手。

  “我們這些老漁民雖然都年入古稀了,但身子骨還硬朗,只要每次有活動安排,大家都積極參與,有的隊員即使感冒生病,也還堅持著,我想這大概就是對長江母親的熱愛吧?!苯衲暌呀?5歲的肖呂應提及巡查打撈過程中最難忘的經歷說,“每次我們巡查江面都要好幾個小時,經常是過了飯點也沒有察覺,直到忙完活時才聽到肚子咕咕叫著。即便這樣,大家都從沒后悔過,因為每次看到清理的江面,干凈、整潔,整個人感覺豁然開朗了。 ”

  肖呂應說以前每次下江打撈,2艘小船常常是“滿載而歸”,朝發(fā)夕返,滿滿當當兩船垃圾,足足有上千斤。除了水上垃圾,肖呂應和“護衛(wèi)隊”還負責村里江心洲鐵錨洲的垃圾清理和巡護。3萬多畝的鐵錨洲一度是村民耕種、獲取收入的一大來源。去年,為了保護江豚,農業(yè)種植全面退出,鐵錨洲成為了守護江堤的“綠色屏障”。

  “母親河,我們來了”

  靜心等待,用心呵護,對母親河濃濃的愛已融入肖呂應和“銀發(fā)護衛(wèi)隊”隊員的血液。

  今年7月上旬以來,銅陵地區(qū)連續(xù)強降雨,長江水位持續(xù)上漲,長江大堤超過1998年特大洪水水位,胥壩鄉(xiāng)部分區(qū)域內澇嚴重,江堤下更是“一片汪洋”。為安全起見,肖呂應和“護衛(wèi)隊”的巡查與打撈工作被按下了暫停鍵。在參與防洪巡堤查險的同時,肖呂應和其他隊員幾乎每天都要在堤壩上走一走,盼著江水早日退去,好快點上環(huán)保巡邏船,撿起“拖了”一個多月的工作。

  “好些天沒來這里了,等江水退下去,咱們繼續(xù)打撈! ”8月20日上午,在群心村“鳊魚肚”附近的一處堤壩前,“銀發(fā)護衛(wèi)隊”隊長肖呂應指著尚未完全退下去的江水,與隊員們交流。當看到江面上泛起的一些漂浮物時,隊員們皺起了眉頭,都恨不得立馬劃船去打撈。

  9月17日,對肖呂應和“銀發(fā)護衛(wèi)隊”來說是個好日子。連續(xù)2個多月的長江高水位終于退去,服務隊又可以重返江面巡查了。早上六點不到,隊員們便穿上“紅馬甲”,提前到崗,帶上隊旗、打撈工具,熟練地駕駛小漁船向江面進發(fā)。看著久違的江面,隊員們無比興奮,就像奔向母親的幸福孩童。經過2個多月的累積,群心村江段的垃圾比以往多了不少,肖呂應和隊員們從早上六點半一直忙到下午三點,垃圾將近裝滿2船,返回時大家把垃圾放到指定的分類堆放點,才安心地回家,雖然很辛苦,但那愉悅和幸福始終洋溢在他們布滿皺紋的臉上,真摯而讓人感動。

  真情守護,期待“一江碧水向東流”勝景再現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隨著長江流域生態(tài)保護的加強,2019年1月1日起胥壩鄉(xiāng)所在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義安區(qū)長江段實施全面禁捕等、限釣等措施,長江環(huán)境明顯改善。義安區(qū)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政策、措施,積極開展長江保護宣傳,人民群眾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意識明顯增強,“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初步顯現。

  “去年下江打撈,常常是滿滿當當兩船垃圾,足有上千斤?,F在幾個小時下來,大概只打撈到兩三百斤。”對于這樣的改變,肖呂應、王茂喜等年逾古稀的隊員們甚感欣慰,他們以守護長江當作自己“最幸福的事”,義務打撈江面漂浮垃圾,護漁愛江,事跡令人欽佩,他們的義舉也在我們的身邊口口相傳。

  “這份榮譽不只屬于我,這是我們長江清潔保護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績!”2020年6月,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組織開展的2020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系列活動中,肖呂應被評為百名最美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者。每每提及這項殊榮,肖呂應總會拉著隊友們說:“要不是他們,光靠我一人哪能守護得了這一段江面? ”

  “我們這幫老家伙會堅持做下去,直到上不了船了,這是值得付出精力和時間去做的事?!毙螒f,他們年紀大了,還有子子孫孫,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肖呂應堅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母親河一定會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

  肖呂應,一位年入古稀的老者,因為熱愛,以拳拳愛心守護一江碧水,早出晚歸,無畏付出,他是新時代的最美環(huán)保志愿者;因為熱愛,以堅毅雙肩擔起一方責任,巡江護漁,堅持堅守,他是新時代最可親可敬的老漁民;因為熱愛,以文明之力召喚守護母親河,躬身實踐,始于當下,他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榜樣!

來源:安徽文明辦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