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9-11 15:07 | 來源:半月談網(wǎng) 2020-09-08 09:50 | 查看:1242次
半月談評論員 楊建楠
9月2日,據(jù)網(wǎng)友稱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讓員工自愿簽署《奮斗者自愿申請書》,需自愿加班并放棄加班費和帶薪休假,能力不足時接受公司淘汰,并承諾不與公司產(chǎn)生法律糾紛。對此,“川威集團”公眾號于9月4日晚發(fā)布回應稱,公司擬實施“奮斗者權益激勵計劃”,公司無償讓渡一定數(shù)額的公司權益(用公司部分利潤以虛擬股的方式),作為“奮斗者”權益激勵。目前公司已安排人力資源部門對方案進行相應的修正和完善,并就文件內(nèi)容進一步征詢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目前正在探討協(xié)商過程。
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關于“奮斗者自愿申請書”相關事宜的回復(圖片來源:川威集團公眾號)
上文提到的《奮斗者自愿申請書》可以說是996工作制的加強版,與之不同的是,其在高強度勞動之外,還要求員工用協(xié)議的形式,主動讓渡一系列合法權益以規(guī)避法律責任。雖然該公司此后提出了激勵機制,并表示會征求員工意見,但其試圖剝奪員工合法權益的本質(zhì)并未改變。
從宣揚996到提出“奮斗者協(xié)議”,我們必須警惕“奮斗”在職場中被濫用的現(xiàn)象。奮斗本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其中包含了行動者強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今卻正成為一些企業(yè)為其霸王條款涂脂抹粉的幌子。上文中的申請書表面上是以“奮斗者”作為前綴,實際上則暗示了工作中會出現(xiàn)“過勞”“裁員”“無法維權”等一系列侵犯員工權益的現(xiàn)象。用奮斗對員工進行洗腦,以協(xié)議讓大家放棄維權,這無異于一種新型職場PUA(精神控制的套路)。
更重要的是,當“奮斗”在職場中被濫用,也就意味著“奮斗精神”正被解構,在此類名頭的裝點下,連勞動法都顯得有些無力。一旦這種風氣被更多用人單位接受進入常態(tài)化,無疑會變成每個勞動者身上的枷鎖,也會讓整個社會陷入一種疲憊而低迷的狀態(tài)。如今日本的一些年輕人就因為不愿重蹈父輩高強度工作的覆轍,而選擇了“低欲望生活”。這已經(jīng)在提醒我們,不管以哪種形式壓榨員工都是錯誤的。它不僅背離以人為本的發(fā)展原則,違背國家法律,也是在殺雞取卵。長此以往將會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造成更深層次的傷害,甚至會傳遞到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防止被濫用的“奮斗”成為新型職場PUA,需要相關部門對部分用人單位侵犯員工權益的做法進行追責和處罰,讓“奮斗”回到法律的框架下。也需要社會、勞動者特別是企業(yè)重新認識職場中被日益扭曲的“奮斗精神”,它應當以合法合情合理為前提,才能成為一個人,一個團體,乃至一個社會不斷向上的動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