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8-31 11:55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20年07月01日 01:03 | 查看:803次
【脫貧故事】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建制村實現(xiàn)“車路”雙通
【解說】6月30日,隨著兩輛“金通工程”鄉(xiāng)村客運班車駛進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標志著四川省實現(xiàn)具備條件的鄉(xiāng)鎮(zhèn)、建制村100%通客車,也標志著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實現(xiàn)“車路”雙通。
【解說】雨后的阿布洛哈村被云霧籠罩,仿佛建在云端。村子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峽谷中,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崖。平均海拔1000米,全村幅員面積4.04平方公里,共65戶253人,屬彝族聚居村。阿布洛哈在彝語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跡罕至的地方”。因歷史原因,該村此前一直未專門修建對外出行通道。
2019年12月31日,阿布洛哈村通村硬化路主體工程基本建成,加上橫跨峽谷的索道,這座交通閉塞的村莊,終于打通了對外通道。但復雜的地形和堅硬的石質(zhì),給通村公路的最后1公里修建,造成了十分大的困難,這也是為什么阿布洛哈村直到現(xiàn)在才實現(xiàn)“車路”雙通的原因。
【同期】(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局長許磊)
按照我們一般修農(nóng)村公路,都是采取這種邊坡開挖的方式。但是在阿布洛哈村,這種方式就不是很適合,因為它的地形條件,包括它的巖土構造是非常復雜的。我們在開挖過程當中也是不斷地遇到塌方,塌方就造成整個工程推進也是遇到極大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也是省里抽調(diào)了相關的技術人員,也組成了專家團隊。經(jīng)過反復論證,我們就采取隧道這一更為安全的方式,也便于以后阿布洛哈村這條道路長期地通行。
【解說】在阿布洛哈村村內(nèi),基本家家戶戶都有馬,過去村民們依靠馬來馱人載物、翻山越嶺。對外通道打通后,今年33歲的村民比機拉日賣掉了家中養(yǎng)了10多年的老馬,購置了一輛摩托車。隨著道路暢通,像他這樣馬匹換摩托的村民也逐漸多了起來。
【同期】(阿布洛哈村村民比機拉日)
自己買個摩托車還是方便一點。以前買馬都是背東西,人背不動,然后買馬。以前走路(到鎮(zhèn)上)的時候(都)要走三個鐘頭,現(xiàn)在騎摩托車到縣上最多一個半小時就到縣上了,現(xiàn)在(去)什么(地方)都方便。
【解說】在阿布洛哈村村支部書記吉列子日看來,這些深深烙上阿布洛哈村印記的馬匹還沒到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它們還能為村子以后的旅游業(yè)發(fā)展作出貢獻。
【同期】(阿布洛哈村村支部書記吉列子日)
我們現(xiàn)在是有這么一個計劃,就是在村子里面成立一個馬幫。比如說外面的人想要體驗這種騎馬過山路或者是牽著馬馱東西下山這種都可以體驗,所以我們想把這個馬留下來,成立一個馬幫。
【解說】阿布洛哈村的巨變不止體現(xiàn)在出行方式上。6月29日,阿布洛哈村進行分房,村民們搬出石壘土砌的舊房,搬入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33棟新房。吉列子日表示,未來,阿布洛哈村還將通過“報團式”的合作社模式,引導村民擴種經(jīng)濟作物,發(fā)展旅游業(yè)。
【同期】(阿布洛哈村村支部書記吉列子日)
昨天我們也分房,老鄉(xiāng)們都已經(jīng)入住進去了。這幾天對于我們阿布洛哈來說,都是比較有意義的一些歷史轉(zhuǎn)折點?,F(xiàn)在路通了之后,以前的單一化種植,(村民)只會種植玉米,變成村民會種植多樣化的蔬菜和不同的水果,比如像核桃、花椒、臍橙、芒果之類的,村民都漸漸開始在發(fā)展起來了。
陳選斌劉忠俊四川涼山報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