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2-29 16:51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9年12月25日 | 查看:1043次
人物故事:
陳萬明,男,1968年7月生,富縣北道德鄉(xiāng)湫塬村村民。
“2015年我包片湫塬,得知有一戶五保戶住在老陳家,馬上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了解情況后,我才得知老陳不只是贍養(yǎng)了1戶五保戶,而是3戶,這一贍養(yǎng)就是32年?!变熊灏L李向鵬滿含敬佩地說。
先后贍養(yǎng)3戶五保戶長達33年,這是真的嗎?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人嗎?他贍養(yǎng)五保戶出于什么目的?會不會有別的企圖?…帶著種種疑惑,筆者去了湫塬村,見到了陳萬明。
這是個50多歲的漢子,矮瘦的身材,微微佝僂著脊背,常年務(wù)農(nóng)皮膚曬的黝黑,上身深藍色襯衫,黑色的褲子和鞋上沾著不知哪里蹭來的泥土,嗓門不大,說話和氣,正在幫村民辦戶口遷移需要的手續(xù)。
等他忙完后,筆者問起了他贍養(yǎng)老人的事。
原來,這4個老人當年在寺兒河組與陳萬明是鄰居,年齡最大的叫熊尚紅,83歲,其妻李秀英81歲,另外,郝以平72歲,王有70歲。他們都沒有子女,所以平時對鄰家的這個小娃娃很是照顧,完全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陳萬明也是感恩他們的照顧,自1986年以來,一直在盡自己所能來幫助他們。
“人常說:善有善報。我覺得這就應(yīng)到了萬明身上,萬明心善,得了福報,娶了個同樣心善、勤快的媳婦,幾十年的共同生活里,他們跟老人們相處的很好,一大家子人從沒紅過臉,也沒聽其他鄉(xiāng)親傳過他們家的風涼話?!贝鍟洀埥鸷险f到?!罢f來,萬明媳婦李蓮紅和李秀英兩口子還有點淵源。李秀英沒有娃,就收養(yǎng)了李蓮紅她媽。她媽生完她才過了4個月就病故了,她就由李秀英、熊尚紅帶著,直到她爸再婚,才接走她?!?/p>
1991年,李蓮紅與陳萬明結(jié)婚后,就把照顧這4位老人也當成了自己的義務(wù)。如今這4位老人已經(jīng)去世3位,僅郝以平健在。
1996年湫塬村組合并,陳萬明勸說老人們與他一起搬遷到交通更便捷的上湫塬組,但因老人們的土地都在寺兒河,只有郝以平1人跟著搬遷,另外3人沒有跟著搬過來。兩地相隔較遠,為了照顧老人方便,陳萬明騎摩托每隔兩三天就去看看,幫忙買些米面、藥品。有次行至半路正好碰上下冰雹,陳萬明擔心老人被砸傷,加大了油門想要沖過最后一段路,卻不慎被石頭硌到,連人帶車滾到了路邊,索性沒有翻到深溝里。等他一瘸一拐地挪到王有家,見到老人沒事才安了心。王有問他腳怎么了,他謊稱鞋子買小了,夾腳,王有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看出了端倪,卻并沒多說。陳萬明當晚忍著疼在王有家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起來不見王有,出門看到他正用鏟子一點點清理來路上的碎石,一旁摩托車的后視鏡已經(jīng)被王有用透明膠帶重新固定好了。
“2007年8月13日,我去城里買豬肉,走的時候約王有叔晚上來我家吃肉。等到晚上回來,人卻沒來。我就納悶,怕不是干活耽擱了時間?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他,他家門沒關(guān),我進門一摸鍋蓋是涼的,就覺得不對勁,急忙去找,全村跑遍都沒尋見人。我就叫了幾個小伙子來一起幫我尋,最后天都快黑了,才發(fā)現(xiàn)他橫躺在溝底的水渠里,我忙上去扶他,他的身體卻已經(jīng)僵了,一摸鼻息,去世多時了。我當時整個人都麻木了,突然記起小時候吃不飽,他們就借口讓我?guī)椭奢p活,完了就要留我吃飯,平時有啥好都想著我,簡直待我像親兒子一樣,這么好的人怎么忽然就...”陳萬明扶著墻緩緩坐到屋外的臺階上,平復了一下情緒說到,“這件事警醒了我,抬埋了王有叔之后,我就回家和妻子商量著把其他3人接到我家住,以防再發(fā)生意外,妻子一聽馬上就同意了。”2007年8月,陳萬明收拾出兩間空房子,讓老人們安心在他家住下。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09年4月,熊尚紅突發(fā)心梗去世。同年10月,李秀英患腦溢血,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一日三餐,更換衣褲,全都是蓮紅負責。怕屋子里味道難聞影響老人健康,開窗通風又怕吹感冒,蓮紅讓娃娃去山上拾了艾草回來擰到一起曬干,每天都點燃放到屋里熏一會,完了趕緊又拿出來,怕煙味太濃房子空氣不好?!编従又x玉珍說。
悉心的照顧卻難以阻擋病魔侵襲,2014年李秀英老人心梗隨老伴而去。
“秀英姨那天去世后,媳婦哭紅了眼,拉著我胳膊指著我姨生前住的窯說‘你看那窯一下少了一個人,我心里也跟空了一樣’。我瞬間難過的說不出話,也不知道咋安慰她,只能拿手不停地給她抹眼淚。”陳萬明嘆了口氣說到。
陳萬明家里有11畝蘋果,郝以平總覺得自己年齡雖然大了,但也不能當個吃閑飯的,不顧陳萬明勸說,非要幫著管果園,除了雨雪天,幾乎天天都去。李秀英還在的時候也是,腿不好,她就跪到果樹下拔草。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11畝的果園每年也有10萬塊錢的收入。
陳萬明有兩個孩子,兒子陳志剛26歲,女兒陳茜茜23歲。從小就將父母的行動看在眼里,他們早已將老人們當成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來看待。
2012年9月,郝以平山東老家打來電話,其父病重,想見郝以平最后一面。陳志剛忙從網(wǎng)上訂了火車票,接過陳萬明借來的1萬塊錢和土特產(chǎn),第二天一早就陪著郝以平回了老家。
“當時我女子還怕的說:‘我郝爺爺可不敢回了老家就不回來嘍’,我好一頓安慰,她才安心上學去了?!标惾f明笑到。
“我打了一輩子光棍,到頭來萬明一家卻把我當親人看,真的是前世修來的福分?!焙乱云綐泛呛堑卣f。
陳萬明在一旁搖著頭說:“他們幫我和媳婦度過了當時的困難時期,我們就是感恩,憑著良心做了點事。況且我們之間也是相互幫助、相互扶持,雖不是血親幾十年來卻生活的和親人一樣。要說我是善人,還真擔不起。讓我意外的是,不知道從啥時候起,我發(fā)現(xiàn)我的行為影響了子女?,F(xiàn)在兩個娃每次回來都是先跟他郝爺爺打招呼,收拾停當就去去世的3位老人陵里上墳,看著娃這么懂事,我感覺很欣慰,也希望能通過他們,讓這孝老敬親的傳統(tǒng)傳承下去。”
來源:陜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