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2-29 16:45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9年12月25日 | 查看:1007次
人物故事:
董淑英,女,1962年9月出生,漢族,撫松縣淑英托老所法人。
她孝順老人,勤儉持家,熱心公益,用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著周圍的人。
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董淑英深深懂得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做的。他和愛人結(jié)婚30多年,二人始終相敬如賓,相互關(guān)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成為鄰里羨慕的模范夫妻。
“學(xué)會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進行換位思考,每一個人都不容易?!边@是董淑英感悟最深的一句話。1991年,董淑英的婆婆大病一場,一年先后住了幾次院, 7000元的治療費讓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外債,沉重的家庭負擔(dān)壓在了她的肩上。為了增加收入,她一邊干活賺錢,一邊悉心照料婆婆。每天堅持給老人泡腳、按摩、擦拭身體,從不間斷;自己省吃儉用,卻給婆婆補充營養(yǎng)。婆婆生病初期,心情不好經(jīng)常發(fā)脾氣,即使罵董淑英,她也是一笑了之,并想方設(shè)法的哄婆婆開心,一有時間就帶婆婆出去散心。自己實在脫不開身時,就拜托鄰居常去家里坐坐,陪伴婆婆。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婆婆身體恢復(fù)很快。雖然最后沒能留住多病的婆婆,但她盡全力讓婆婆度過了一個安詳?shù)耐砟辍?/p>
董淑英關(guān)心鄰里,積極參加社區(qū)的各項活動。出于對老人的愛,她萌發(fā)了為老人服務(wù)的想法,在積極努力下,2008年6月,她辦起了淑英托老所,2009年通過政府相關(guān)部門驗證頒發(fā)了許可證。七年來,她接收身患各種疾病的失能老人,甚至很多連家人都不愿意照顧的老人,她都接收了。有些老人病重,她需要每天四點起床給老人擦洗換藥,夜里還得用1-2個小時去給老人翻身,自己晚上從來都睡不了一個囫圇覺。每當(dāng)有老人去世了,她都像失去親生父母一樣難受。董淑英不嫌臟、不怕累,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全心照顧著每位老人。
董淑英家庭曾獲得2015-2016年吉林省最美家庭。
來源:吉林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