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2-20 20:51 | 來源:澎湃新聞 2019-12-15 21:52 | 查看:1329次
澎湃新聞記者 岳懷讓
12月14日、15日,中國科學界接連傳來兩條不幸消息。
孟執(zhí)中 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集團 圖
我國氣象衛(wèi)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zhí)中,12月14日因病于上海去世,享年84歲。
12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田波,因病醫(y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88歲。
田波 微信公眾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圖
公開資料顯示,田波,1931年12月生,山東桓臺人。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農業(yè)大學(現(xiàn)中國農業(yè)大學),后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室工作。田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田波1954年起研究病毒與高溫對馬鈴薯花葉型退化的作用,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后在低溫條件下馬鈴薯產生耐病性而不發(fā)生退化,提出的無病毒種薯生產方案,在我國廣泛應用;1989年涉足醫(yī)學病毒,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組織中發(fā)現(xiàn)抗原肽與熱激蛋白gp96的復合物,證明gp96及其N端蛋白有佐劑功能,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增強細胞和體液免疫。
田波研究了SARS和艾滋等病毒融合蛋白的7肽重復序列與細胞融合的分子機制,設計一種三螺旋蛋白高抗艾滋病毒。在國家糧食產量低下的時候,田波埋頭研究解決溫飽,奔走在田間地頭;在糧食產量提升,溫飽基本解決的時候,他又將目光轉向人類疾病領域,致力于用科學抵抗疾病。他的同行高福院士曾評價他說:“田先生的研究領域跨度之大,足以令人生畏,可田先生認真地做到了。”
加上田波和孟執(zhí)中,本月離世的“兩院院士”已有4位。另兩位分別是“中國功率器件領路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弼和著名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士新。
至此,今年共和國已經送別32位兩院院士。
其中有1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
1月16日逝世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得主、著名核物理學家于敏,
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學家梁敬魁,
1月29日逝世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金國章,
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態(tài)物理學家王業(yè)寧,
3月7日逝世的全國名中醫(yī)沈自尹,
6月3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湯定元,
6月17日逝世的陸軍軍醫(yī)大學教授孔祥復;
7月28日逝世的原總裝備部科技委正軍職常任委員李濟生,
8月1日逝世的著名化學家查全性,
8月6日逝世的著名化學家卓仁禧,
8月12日逝世的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8月26日逝世的濕法冶金學家陳家鏞,
8月27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章綜,
8月31日逝世的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王補宣,
10月4日逝世的自動控制專家張嗣瀛,
10月22日逝世的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
12月4日逝世的半導體器件及微電子學專家陳星弼,
12月6日逝世的著名病理生理學家陸士新,
12月15日逝世的微生物研究專家田波。
另有1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逝世,分別為
1月1日逝世的四川大學教授涂銘旌,
1月8日逝世的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高長青,
2月3日逝世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阮雪榆,
2月22日逝世的著名土木工程材料專家孫偉,
5月11日逝世的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容柏生,
5月28日逝世的著名材料科學家李恒德,
6月14日逝世的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寧濱,
6月29日逝世的東南大學教授孫忠良,
9月5日逝世的化學纖維工程技術管理專家季國標,
9月10日逝世的著名工程地震學家李玶,
10月1日逝世的泥沙與河床演變專家韓其為,
10月3日逝世的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
12月14日逝世的氣象衛(wèi)星專家孟執(zhí)中。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