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2-14 22:33 | 來源: 微言教育 2019-9-2 | 查看:759次
新學期開始 成長的道路上 有歡聲笑語有辛酸苦辣 但是我們還是要披荊斬棘 一路前行 為什么要“堅持” 因為,堅持讓夢想充滿光芒 今天,一起來看看 關于堅持的成語故事 ↓↓↓
水滴石穿
出處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一錢斬吏》:“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span> 釋義 連續(xù)不斷的水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有恒心,事情總會成功。 精衛(wèi)填海 出處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span> 釋義 古代神話,比喻不畏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指鍥而不舍的精神。 堅持不懈 出處 《清史稿·劉體重傳》:“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 釋義 懈:松懈,懈怠。堅持到底,毫不松懈。 持之以恒 出處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釋義 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保持、堅持的東西;恒:恒心。指有恒心,長久地堅持下去。 愚公移山 出處 《列子·湯問》記載:古代有一個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他門前有太行山、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決心鏟平大山。有個叫智叟的老頭笑他愚蠢,他反駁道:“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領全家每天挖山不止,終于感動了上帝,命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釋義 古代寓言故事,比喻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人定勝天的斗爭精神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后用此形容做事有毅力,能夠長期堅持。 駑馬十駕 出處 《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span> 釋義 駑馬:不好的、劣質(zhì)的馬;駕:馬拉車走一天為一架。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達到駿馬走一天的路程。比喻能力不是很強的人,只要堅持努力,就可以和能力強的人并駕齊驅(qū)。 細水長流 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遺教經(jīng)》:“汝等常勤精進,譬如細水長流,則能穿石。” 釋義 比喻做事一點一滴,持之以恒。 始終如一 出處 《荀子·議兵》:“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始終如一,夫是之謂大吉?!?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釋義 始:開始;終:結(jié)束;如:如同。自始至終都一樣,形容能堅持,不間斷。 不畏艱險,持之以恒 堅持的意義 或許不會立馬顯現(xiàn) 但是堅持帶來的成功 卻永遠不會缺席 堅持吧!少年!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