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05-29 08:59 | 來源:杞縣扶貧2019.3.21 | 查看:2937次
高陽鎮(zhèn)團城村村民王傳興,今年80歲,患有重度聽力障礙,并身患高血壓、腎結石等疾病,但仍是家中的頂梁柱。近40年來,他用實際行動溫暖肢殘妻子的心,用點滴疼愛為癱瘓兒子鋪就向前的路,是責任,更是愛,鑄就了他,山一樣的背影。
王傳興妻子邱學芹說:你不知道他有多辛苦,黑夜不是黑夜,白天不是白天,連個鹽俺以前都吃不上,現在比以前強了,國家政策也好。
每天王傳興老人起床后就開始一天的“忙碌”,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幫助兒子王六勇起床,今年36歲的王六勇在5個月大時,突患重疾,并導致殘疾,生活不能自理,每天都離不開父親的照料。這些年來,王傳興一心照顧這個家,即便白天種地再辛苦,晚上他還要強撐著照顧妻子和兒子。
王傳興兒子王六勇說:我和母親都有病,我的父親一人照顧我和殘疾的母親我們兩個,還有家務還干農活,我小的時候帶著我,聽說(醫(yī)院)哪兒好就去哪兒看,像開封的155醫(yī)院,153醫(yī)院,兒童醫(yī)院都跑遍了。最后一位好心的大夫說您別再看了,再看也看不好,凈花冤枉錢,但是我父親仍然不死心,最后,還有人說,把他扔掉吧,養(yǎng)大也是個負擔,但是我父親說,別說是我親生的,就是我撿來的,我也不會把他扔掉,我能做多少做多少,我能堅持到幾就堅持到幾,堅持一天是一天。
堅持一天是一天,他們一家人就是憑著這樣的一句話生活了這些年,為了看好孩子的病,王傳興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背地里流了多少淚。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用他擔當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撐起了全家人的希望。
王傳興兒子王六勇說:其實沒有希望的時候他總是抱著希望,我認為我父親是最偉大的,是一個最慈善的父親,對我恩重如山,我曾經也說過,永遠報答不了他,就是下輩子我也報答不了我偉大的父親。
如今,王傳興已年近80歲,本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但為了照顧全身癱瘓的兒子和體弱多病的妻子,他從來不把自己的身體放在心上,由于常年勞累,他也已是疾病纏身。由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雖然醫(yī)生已經多次建議王傳興住院做手術治療,但為照顧兒子和妻子,他一直拒絕手術,僅選擇靠藥物維持。
王傳興說:孩子,老婆都這個樣,我作為一個老人了,既然不會跑了,這是命運,這也是我應該盡的責任。
團城村黨支部副書記馮領:我村村民王傳興一家三口,其中妻子、兒子重度殘疾,現在的王傳興已經八十歲了,沒有勞動能力,王傳興三十六年如一日,照顧母子二人,任勞任怨,沒有怨言,獨自一人撐起一個家,同時,他們是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村“兩委”在上級的領導下,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為他們進行了危房改造,無障礙設施工程,長期護理兩項補貼,下一步,我們村“兩委”班子認真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幫扶路上堅決不落下一個人,我們村“兩委”班子在脫貧路上打通最后一公里。
就這樣,他們一家人重新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近日,王傳興榮獲了2018年開封市第四屆“最美家鄉(xiāng)人”稱號,并獲得了2000元的獎金。當王傳興領取到這2000元獎金時,他和自己的兒子商量,要把2000元獎金的一部分拿出來回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3月8日,王傳興的兒子王六勇在高陽鎮(zhèn)團城村小學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學雷鋒、獻愛心、不忘黨恩”愛心助學捐贈活動。儀式上,王六勇將購買的價值1054元的書包、學習用品捐贈于該校學生。
王六勇說:今天這個學雷鋒,獻愛心,不忘黨恩是我父親前幾天獲得開封市第四屆最美家鄉(xiāng)人,領取了2000元的獎金,當場我父親就說,這個2000塊錢我要拿出一部分,讓我兒子支持公益事業(yè),就是一是回報社會,二是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報效國家。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