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05-13 20:0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05月13日 01 版 | 查看:899次
掃一掃 看視頻
談吐文雅、目光自信,如果不是左耳后面的人工耳蝸紅燈閃爍,23歲的李憲森與其他大學生并沒什么兩樣。
小時候因為一場大病喪失聽力后,李憲森直到高中借助人工耳蝸重新聽見世界,并一步步圓了大學夢,還入圍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前不久,這個武漢科技大學物流工程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接到了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擬錄取通知。一個有著聽力障礙的青年的感人故事也在校園里不斷傳開。
1996年,李憲森出生在湖北省鄖西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6歲時,一場流行性腮腺炎無情地奪走了他的雙耳聽力。無數(shù)個夜晚,“慶大霉素致聾”如同驚雷,屢屢讓原本健康活潑的小憲森從夢中驚醒。
“聾子”“聾子”……由于聽力喪失,李憲森成了小伙伴眼中的異類,嘲諷和冷遇讓他小小的心靈備受創(chuàng)傷。
“孩子,打開心靈,去和大自然對話?!苯绦W數(shù)學的爸爸,用信任的微笑和親切的話語,教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出發(fā)。
揣著委屈與孤獨,李憲森走進山野。今天尋回一株花,明天挖回一棵草,栽滿自家小院。仙人掌、野菊、竹子、月季……花香從院子沁進他的心里?!伴L大后回想起來才發(fā)覺,我從山上尋回的這些花草,竟都有相似的品格:不屈不撓,頑強生長?;ú莸钠犯駸o形中也影響了我?!崩顟椛f。
每到教師節(jié),李憲森會在院里采上一大束漂亮的花,帶去學校,給每個老師送上一朵。
“小小年紀,就知道感恩,將來會有出息的!”老師們的贊賞給了他莫大的動力。
別人學時他在學,別人玩時他還在學,聰敏的頭腦加上雙倍的努力,李憲森在小學結業(yè)考試中取得全鄉(xiāng)第一的好成績。
“大家都不和我一起玩?!毙W時,孤獨的他與花草對話。
“眼淚是咸的?!背踔袝r,被同學欺負了,他在日記中傾吐苦悶。
“為什么我聽不見?”高中時,李憲森坐第一排也跟不上老師的講解,他急得眼淚打轉。
幸運的是,高一下學期,李憲森得到了國家聾人康復項目的資助,在人工耳蝸的幫助下,再次“打開了耳朵”。
“如果上帝為你關掉一扇門,那是為了讓你用最大的力氣去踹開它?!备赣H的鼓勵,成了他的座右銘,激勵他踩著荊棘與坎坷,一路向前。
大學里,他習慣了泡圖書館的生活;寫作比賽、演講比賽、高數(shù)競賽……從學校一直到國家級競賽平臺上,他努力挑戰(zhàn)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學物流工程專業(yè)的他,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三級、四級證書,全部收入囊中。
4年光陰,李憲森先后收獲了“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武漢市“最美獻血者”、武漢科技大學“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我不需要特殊照顧!”根據(jù)國家頒布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務管理規(guī)則》,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考生可申請聽力免考。李憲森放棄了這個優(yōu)惠政策。倔強的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六級中考出了491分的好成績。
學習之余,李憲森激勵自己打開心門,不斷接觸社會,走向廣闊的志愿服務之路。
李憲森的手機里保存著這樣一張照片:一個歪著脖子的小男孩靠在李憲森的肩上,咧嘴純真一笑,背景中,“武漢市江岸區(qū)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幾個字格外醒目。
心思細膩的李憲森對他人的不幸總能感同身受,對照片中這個被遺棄的小男孩也格外多一些關注。他喜歡拉著孩子們談天說地,講大學生活,講自己如何克服聽力障礙,從大山里走出來。
每次離開基地,背后的大樓窗口里都擠著幾個黑黑的小腦袋,那種不舍讓李憲森揪心。后來,他把班上的同學都帶來了,大學生和小學生結起了對子。
李憲森還喜歡去敬老院,打掃衛(wèi)生、扶老人散步、逗老人一樂……帶給老人的水果、牛奶,是李憲森發(fā)動班上的同學去寢室回收快遞紙盒和塑料瓶,賣錢籌集的。
作為武漢科技大學“心聲手語協(xié)會”秘書部部長,他組織起“手手相傳”活動,教大學生學習手語,讓學生們體會聾人交流的不易。在“國際殘疾人日”“愛耳日”,他用手語教大家表達對殘疾人的關心和祝福。
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身板瘦弱的他,還定期前往武漢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進行成分獻血,成了武漢市“最美獻血者”。
“志愿和公益是一條很長的路,我愿用善良和溫暖作注腳,努力前行。”從受人幫助到關愛他人,被同學譽為“活雷鋒”的李憲森,找到了心靈的歸屬。
閑暇時,他喜歡看書,也愛聽歌。在書中,他屢屢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總有不公,但憑著自己的努力,主人公都有不錯的結局。”看完《霧都孤兒》,李憲森在日記本上寫下讀后感。
談到聽歌,李憲森拿出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細心地翻開,里面抄滿了歌詞,一筆一劃,工工整整?!陡璩鎳贰蹲哌M新時代》《春天的故事》……一首首經(jīng)典老歌,如一泓泓甘甜清泉,滋養(yǎng)著這個善良正直的男孩心田。
李憲森還有一個小賬本,里面事無巨細地記載著生活的感悟:
2015年9月20日,大學入學英語考試,輔導員李苑老師掏錢給我買了一部收音機,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大學真好!
2016年3月4日,班主任孟芳老師送我一本牛津詞典,鼓勵我好好學習英語。一定要不負老師期望。
2017年5月15日,在學校的組織下,去湖北紅安縣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感慨良多,寫隨筆一篇,堅定了我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黨組織的決心。
……
點點滴滴,都是一個聽障學子努力向陽而開、怒放生命背后的溫暖細節(jié)。
今年3月15日,李憲森出現(xiàn)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生復試現(xiàn)場?!袄蠋?,我能坐得離您近一點嗎?”因人工耳蝸的聲音接收范圍有限,李憲森禮貌地詢問。
這讓中科大的老師注意到這個學生的不同。身殘志堅,心有大夢,李憲森向命運挑戰(zhàn)的勇氣贏得老師們的贊賞。
“打開耳朵,就能聽見花開?!睂τ谖磥?,李憲森充滿期待。
謝曉麗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雷宇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