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04-14 21:36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9年3月29日 | 查看:1135次
人物故事:
從事基層工作28年,她的身上有眾多的“標簽”,每一個暖心故事背后,都凝聚著湯亞平的認真、辛勤、奉獻和努力,這些成就了“全科社工”湯亞平平凡經歷中的閃光人生。
一、“我要帶領青年老師承擔起社會責任”——青年黨員志愿者眼中的“書記姐姐”
在中海榮盛社區(qū),有一家 “黨員愛心文印站”,紙張耗材由愛心黨員認捐,每位家長每天可以免費打印或復印2張A4紙規(guī)格的作業(yè),文印站設置居民互助箱,所得款用于幫助社區(qū)貧困家庭復印、打印文件。
從夫妻兩個沒日沒夜的開創(chuàng)培訓教室到運營300平方米的培訓中心;從一個學生教起,到現在的20位老師、近200個學員,杜俊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和不易,有許多時候想放棄、想退出。湯亞平在黨員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不僅為他申請了黨員創(chuàng)業(yè)扶持基金,還建議他發(fā)揮黨員作用,瞄準家長需求開辦了“黨員愛心文印站”,走在社區(qū)里,“黨員志愿者杜俊”成為了他最閃亮的標簽。一傳十、十傳百,杜俊的小事業(yè)開展的紅紅火火,公益事業(yè)也蓬勃發(fā)展起來了?!皶浗憬?,我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業(yè),也要帶領青年老師承擔起社會責任?!倍趴“l(fā)給湯亞平的這條微信,她一直存在手機里。
一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江蘇省黨代表,在湯亞平的帶領下,自動到社區(qū)報到成為志愿者的黨員有77個,“湯亞平黨代表工作室”、“黨員愛心文印站”、“中村黨員好管家”等黨建品牌項目在常州市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二、 “我們都在等著你來上班呢”——社區(qū)阿姨們眼中的“老板娘”
每天早上8:30之前,準有一幫阿姨姐姐們圍在中海榮盛社區(qū)工作站門口,等著湯亞平開門上班。湯亞平總是開玩笑說,社區(qū)“巧手繪”的阿姨們每天來社區(qū)“上班打卡”比她更早、更準時。
“加工一箱調味罐蓋子25元,加工一盒寵物梳8元,我每天做個6小時,有將近50元的收入。” 在社區(qū),每天都聚集了幾十位居民,做手工補貼家用。湯亞平通過資源鏈接,聯系了兩家企業(yè),達成外貿產品代加工協(xié)議,今年工作室剛成立的時候只有20多名成員,經過一個月的發(fā)展,隊伍已經擴大到300多人。社區(qū)的阿姨們,最初都誤認她作“老板娘”。
幫助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是湯亞平社區(qū)工作的重要內容,“巧手繪”工作室、“剔筠軒”留青竹刻傳習所、琪嘉手工制作等都是她幫助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好點子,先后帶動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500多人次。
三、“你燒的常州菜真好吃”——春暉小家孩子們眼里的“常州媽媽”
2016年4月,湯亞平到泗陽“春暉小家”給孩子們燒的一頓常州菜,孩子們深深記在心里。2018年10月,“愛心媽媽”湯亞平邀請泗陽民間助學協(xié)會“春暉小家”的20個孩子到常州做客,與20個常州的孩子共度國慶。軍訓、篝火晚會、拓展訓練、互換心愿卡和禮物,短短兩天時間,孩子們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常州的孩子變得更加獨立、會照顧他人,泗陽的孩子們變得更加開朗、愛笑,每個人都在改變,越來越向陽而生。
自2015年湯亞平在一次省婦女工作會議上結識泗陽“春暉小家”愛心媽媽張礬以后,她每年都組織助學活動,從鏈接常州愛心家庭、愛心企業(yè)捐助物資,到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餐桌上的微公益”活動,幫助當地農戶賣蘆蒿、雞鴨蛋,再到出資購買雞苗鴨苗500余只,投放到泗陽貧困家庭,讓他們自我造血。4年來,湯亞平發(fā)動50余家愛心企業(yè),近百位常州“愛心媽媽”,帶去物資近千件,籌集善款近十萬元。
“扶貧不僅僅是物質,更是精神上要帶來改變,更不一定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雙方的一次機會,在平等的接納和付出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有收獲。”湯亞平說,這是她組織結對扶貧活動四年以來一直堅信的理念。
四、“你果然是隨叫隨到?。 ?------病人家庭眼中的“私人醫(yī)生”
深夜,居民徐昌云發(fā)現家里老太太中午吃過飯后就開始一直昏睡,喊了多遍也不醒,很是著急!年邁多病的老太太經市級醫(yī)院治療無果,一直在家實施臨終關懷。她趕緊拿起電話,撥通了湯亞平的電話,說明了老人的情況。湯亞平在電話里簡短問診后,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初步判斷老人已經陷入昏迷。她一邊安慰病人家屬,一邊帶上急診箱驅車趕往老人家中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等到忙完結束回家,已經是深夜12點了。
類似的場景,在湯亞平看來,已經司空見慣了。認識湯亞平的居民手機里都留有她的電話,家里病人有什么情況,湯醫(yī)生都能隨叫隨到。中海榮盛的200多位剛剛新婚、懷孕、生育的寶媽,都知道“湯醫(yī)生”的微信,無論什么時間、什么情況,只要@湯醫(yī)生,都能得到她專業(yè)的健康咨詢和保健服務,而且貼心又周到。缺少育兒經驗的寶媽們再也不用一有情況就往醫(yī)院跑了,湯醫(yī)生儼然成了寶媽寶貝們特定的“私人醫(yī)生”。
作為衛(wèi)生服務站里的全科醫(yī)生,湯亞平利用自身所學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生殖健康師”“殘疾人康復師”等技能,常年為身邊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詢、健康咨詢及殘疾康復服務,是居民身邊溫暖的“守護天使”。
五、“丫頭,有你在我就定心了?!薄毦永先搜劾锏摹皩O女兒”
獨居老人陶桂英過年最盼望的兩件事:就是去公共浴室洗一次熱水澡,和大家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丫頭,我還是自己來吧,不要把你弄臟了?!眱赡昵埃瑴珌喥降谝淮螏е?0多歲陶奶奶去公共浴室,老太太好幾個月沒有洗過澡了,不好意思地說。湯亞平總是把她當做自己的奶奶一樣,從洗澡搓背到幫她剪指甲,都安排地妥妥帖帖。
為了讓轄區(qū)老人能長期得到關照,她發(fā)動街坊四鄰的10名巧媳婦們成立組成“巧媳婦”睦鄰助餐協(xié)會,每周都給社區(qū)里的25名80歲以上獨居老人送飯,累計共800余次。每年到小年夜,都邀請社區(qū)里的低保、殘疾、孤寡老人們聚在村里一起吃年夜飯。巧媳婦們帶上幾個拿手好菜,愛心企業(yè)們準備好松軟的糕點、水果,還有老人的新年禮物,陪著他們樂融融地過新年。“我們年紀大了,聚一年,少一年了,要不是湯亞平,老伙伴們很難這樣聚在一起,冷冷清清的,蠻孤單的。”
“巧媳婦”睦鄰助餐協(xié)會關愛高齡老人、作為家庭醫(yī)生為老人提供健康服務和臨終關懷、組織“銀發(fā)助理”志愿者為老人們提供免費愛心理發(fā)、“公益5號”便民集市為老人們義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湯亞平始終把關心老人們掛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
六、“你也要多注意身體,社區(qū)工作太煩人、有需要叫我”——社區(qū)居民眼里的“管家婆”
在湯亞平服務基層的28年里,她遇見過質疑、誤解、不友好,但通過她的不懈努力,最終收獲了由衷的認可和敬佩。
“ ‘湯管家’,不用叫物業(yè)和保安,我們幾個自己就能幫13號樓把垃圾清運干凈?!敝泻s盛居民志愿者郝俊總是開玩笑地稱湯書記為“湯管家”,11月的一大早,他便召集了幾位熱心居民,幫社區(qū)把樓道堆放了2年、整整兩拖車的垃圾運走了。怎么也無法相信,眼前這個熱心的居民骨干以前竟是對社區(qū)敵意最重、鬧得最兇的那一個。湯亞平私下里找了郝俊問清緣由,原來一個姓湯的物業(yè)工作人員曾經以“大門改外開要收費”為由騙了他500元,氣憤不過,他便一直拒交物業(yè)費。他在居民微信群里默默觀察,發(fā)現湯亞平總是“秒”回問題,熱心地為居民解決各種困難,他一點一點地被她打動?!皽珪?,我想繳物業(yè)費了,但我不相信他們,我只相信你?!睖珌喥綆е飿I(yè)經理登門拜訪,郝俊爽快的繳了物業(yè)費。“就從這件事,我開始信任組織、信任你,你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的?!?/p>
幫居民協(xié)調移建公交站臺、協(xié)商解決商戶油煙問題、為老年人增設休閑座椅、增設 “寵物廁所”、策劃“家庭抖音大賽”、……一年來,10000多條微信、3000多個問題、500多件大大小小的事情,湯亞平在中海榮盛社區(qū)工作站做的都是點滴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逐漸化解了大家的防備,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她說:“把人心聚在一起,什么事都能辦成!”
在29年的基層工作中,湯亞平先后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先進個人、全國“最美城鄉(xiāng)社區(qū)工作者”、江蘇省“最美基層干部”、江蘇省“敬業(yè)奉獻”好人、江蘇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常州市勞動模范、常州好人等榮譽。她用堅定的信念、扎實的工作、質樸的情懷,完美詮釋了基層社區(qū)工作者敬業(yè)奉獻的為民初心。
來源:江蘇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