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12-26 22:33 | 來源:廣州文明網 2018-10-30 | 查看:1446次
趙大偉,救援設備的保護神,“手到病除”保障滅火救援行動順利開展;崔國偉,成為消防員四年來,參與滅火搶險救援行動50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160多人;劉歡,為了安全轉移被困群眾,帶著傷口在近兩米深積水中連續(xù)奮戰(zhàn)13個小時……廣州市消防支隊開展“每月三星”先進典型選樹活動,近日10月“三星”正式出爐。
趙大偉:保護救援設備 “手到病除”巧排障
趙大偉
身為廣州市消防支隊越秀中隊裝備技師,趙大偉與消防結緣已有11載,參與滅火救援行動一千余起,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滅火救援、搶險救災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隊友眼中,他是一名“神醫(yī)”,對于車輛設備故障,總能“手到病除”。
2018年第22號臺風“山竹”來襲,在接到戰(zhàn)備命令后,趙大偉迅速對中隊車輛器材裝備進行全面排查和維護保養(yǎng)。在參加搶險救援過程中,由于水中雜物較多,導致車輛器材多次發(fā)生故障,他及時排除消防車、器材裝備大小故障30余起,為搶險救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9月16日,在連續(xù)戰(zhàn)斗了10多個小時的情況下,越秀消防中隊接到警情:由于珠江水倒灌,廣州市越秀區(qū)仁濟西路惠橋巷一處民房被淹,積水有一米多深,4名群眾被困,其中有老人、孕婦、小孩,行動不便,情況十分危急。有著豐富作戰(zhàn)經驗的趙大偉第一時間主動請戰(zhàn),帶領中隊救援小組,沖進齊腰深的江水里,冒著隨時被漩渦卷走、隨時會發(fā)生觸電事故的危險向目的地趕去。憑著過硬的本領和沉著冷靜,他們躲開并標注多處下水道漩渦深井,斷開漏電區(qū)域3處,以最快的速度到達被困遇險人員身邊,及時利用有限的裝備將被困遇險人員成功救出,并轉送到安置點。
不久前,為了備戰(zhàn)支隊裝備技能比武競賽,趙大偉每天在消防車下摸索,溫習車輛裝備的各項性能參數,研究操作規(guī)程和技巧,還不時用本子記錄,請教老同志、車輛維修師傅,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把握每一個操作技巧。他說,“雖然與器材打交道十分枯燥辛苦,但作為一名消防員,我要盡我所能,力爭一流。”
最終,比武競賽結果出來了:趙大偉以絕對的優(yōu)勢一舉奪得消防車故障排除項目第一名,并協同取得了團體一等獎的好成績。
崔國偉:入職四年 搶救遇險群眾160多人
崔國偉
2018年10月20日13時許,廣州市南沙區(qū)橫瀝牌坊路口處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現場一輛拖掛車已沖出路基外,另一輛裝載液化石油氣瓶小貨車側翻在一旁,路面散落著部分液化石油氣瓶,氣瓶均為空瓶,但部分還存有余氣。貨車車頭已嚴重變形,駕駛室內一名男子雙腳被卡在駕駛座上動彈不得。
接到報警后,萬頃沙消防中隊二班班長崔國偉和隊友們第一時間趕至現場。消防員用水槍對貨柜箱內液化石油氣瓶進行噴霧稀釋,防止側翻后氣瓶泄漏的氣體堆積在車內發(fā)生二次事故,同時利用機動液壓擴張器與液壓頂桿對駕駛室被困人員的位置進行擴張?!氨焕凶赢敃r不斷發(fā)出痛苦的呻吟,我們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用器械緊急施救?!贝迖鴤フf。在隊友的協助下,他最終破拆車體鉆進車內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
成為消防員四年來,這樣的場景崔國偉經歷了很多。在一次次血與火的洗禮、生和死的考驗中,他留下了一串串閃亮的足跡。數據顯示,他先后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各類滅火和搶險救援行動50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160多人。
在崔國偉看來,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正處于改制過渡的關鍵時期,要發(fā)展新的事業(yè),就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扎實的素質。怎樣才能練就一身過硬本領,讓各項業(yè)務技能水平不斷精進?
崔國偉是這樣做的:在訓練場上,他帶頭進行體能和業(yè)務技能訓練,除了長跑外,每天進行負重單、雙杠訓練,晚上睡覺前堅持做200個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業(yè)余時間還積極和中隊消防員們開展業(yè)務技能討論,并自學了滅火救援業(yè)務理論……他堅信,“訓練就是和時間賽跑的能力,只有訓練場上多流汗,實戰(zhàn)中才能少流血。”
劉歡:積水中奮戰(zhàn)13小時 安全轉移群眾
劉歡
“作為一名消防員,無論任何時候,無論身上是否穿著軍裝,在充滿火焰與危險的戰(zhàn)場上,都必須用青春保衛(wèi)安全,用熱血鑄造忠誠?!边@是廣州市消防支隊大學城中隊中隊長劉歡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8年9月16日,隨臺風“山竹”而來的狂風驟雨中,一道道橙色的身影逆風而行,迎難而上。劉歡就是這橙色身影中的一員。盡管身體不適,他仍沖在救援第一線,帶領中隊消防員接處警10多起,轉移被困群眾46人次。
在受臺風影響嚴重的新造地區(qū),現場一片狼藉,水位已漫過了膝蓋,被困群眾所在住房在湍急水流沖擊下左右搖晃,隨時都可能坍塌。緊急關頭,劉歡組織帶領隊員們一同跳入水中,用最快的速度清理水中漂浮的雜物。轉眼間,一條由消防員并肩搭建的生命通道橫跨20余米。劉歡帶頭背著一位阿婆,小心翼翼地將其轉移到安全區(qū)域,還沒來得及和老人家噓寒問暖,對講機又響起了另一道警情。
他來不及更換全身濕透的衣服,更來不及處理救援過程中留下的傷口,在水深足達兩米且水流湍急、車輛無法進入的地方,連續(xù)奮戰(zhàn)了13個小時。
除了認真鉆研操作流程,作出科學的訓練安排外,每當訓練結束,他都細致地講評訓練中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帶領中隊不斷提高訓練成績。一套最基礎的滅火作戰(zhàn)服,頭盔加上上衣、火靴、褲子和隨身攜帶的壓縮空氣瓶,一套裝備下來重達三十多斤。在沒有警情出動的情況下,一個上午,劉歡帶著隊員們全副武裝演練十多遍。面對這樣高強度的辛苦訓練,他經常和中隊消防員們談心,語重心長地跟他們說,“不管將來怎么變,我們滅火救援的職責是不會變的!”(廣州日報)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