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8-24 20:06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8年7月 | 查看:1705次
人物故事:
楊月勝,1950年9月出生,陵川縣秦家莊鄉(xiāng)馬家莊人。
他是一位勇于擔(dān)當?shù)臒嵫袃?!他是一位癡情如一的模范丈夫!40多年來,他任勞任怨,不離不棄,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地照顧重病在身的精神病妻子,用一顆善良、純樸的愛心,守護操持著一個特殊的家庭。他的動人事跡被十里八鄉(xiāng)、左右鄰舍交口稱道。
都說家貧出才子,16歲開始,楊月勝便先后擔(dān)任村里的團支部書記,民兵指導(dǎo)員、連長,后來又被選調(diào)到縣交通局工作。21歲那年,他與鄰村姑娘鮑忠英戀愛結(jié)婚,并生育了四個孩子。在楊月勝眼里,妻子除了性子比較急外,為人單純直爽、勤勞能干。
正當楊月勝青春干事之時,不料禍從天降。在他26歲那年,妻子患上了重度精神分裂癥,生活不能自理。
為了給妻子治病,楊月勝辭掉了交通局修路的工作,帶著妻子四處求醫(yī)問藥,但直到債臺高筑,妻子的病卻始終不見好轉(zhuǎn)。家里還有四個孩子要人照顧,楊月勝只能回家一邊務(wù)工,一邊照顧妻兒。由于妻子患病,撫養(yǎng)兒女的重擔(dān),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他既當?shù)?,又當娘,抱孩子,換尿布,洗屎布,做飯洗衣全都是他。
四十年來,為了操持這個家庭,為了抗起肩上這份重任,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邊照看妻子、兒女、父母,一邊利用空余時間種地、打工,想方設(shè)法掙錢。別人嫌臟嫌累的活,他干;別人干不了的活,他也干。只要能掙到錢,他什么活都干。他修過路,鑿過洞,燒過磺,下過煤窯、干過磚窯,吃盡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受盡了別人受不了的罪。
1988年春,他帶妻子坐班車去河南白馬市精神病醫(yī)院住院治療,坐車的人見了精神病人都是異樣的目光,有時妻子還不上車,上了車又不好好坐,他還得給妻子說好話,有時眼淚不由地就流出來了,好在最后還是把妻子送到了醫(yī)院。妻子住院時他是家一趟醫(yī)院一趟,看看孩子們,看看妻子。住院四個月,也沒能治好妻子的病,醫(yī)生說只能回家慢慢調(diào)養(yǎng)。他也無奈,也心有不甘,但卻沒有回天之力,萬千話語只能在心里默默承受。
妻子這種病很是棘手,尤其春天、秋冬換季之時,更易發(fā)重病。重病時,白天到處亂跑,稍不留意就走失了,他得緊看著妻子的行蹤。病情發(fā)作時,妻子整晚不睡覺,嘴不停地吵吵嚷嚷,吵嚷還不說,夜里有時也往外走,他就得跟隨在后,晚上有時用鎖鎖住家門,妻子都會弄壞跑出去,累了一天的他,晚上也不能睡。
四十多年來,照顧妻子的辛苦和勞累不必說,光是精神上的壓力也是一個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妻子患的是精神病,他常年無法與妻子溝通,心里的萬千辛酸無人訴說,心中壓抑的苦悶和孤獨,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照顧妻子,撫育子女,既要賺錢,又要顧家,這樣的生活,楊月勝默默堅守了42年。
如今,孩子們都長大成人,身上的擔(dān)子輕了不少,但勞動慣了的楊月勝還是閑不下來,養(yǎng)豬、務(wù)農(nóng)。因為怕妻子走丟,家中無人照看之時,楊月勝便總是帶著妻子出門。從村頭到村尾,從年輕到白發(fā),這一路走得不管多么辛苦,他從未想過離棄。他用真情為這個家遮風(fēng)擋雨,用行動詮釋著一個男人的責(zé)任和擔(dān)當。
來源:山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