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7-15 21:5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4年9月 | 查看:1270次
人物故事:
站在嶄新的瓦房后,正值花樣年華的路甜甜指著眼前幾塊碧浪翻滾的麥地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她和爸爸兩個人種的,有了這些麥子,一年的糧食就不愁吃了,又指著麥地畔長長的幾行黃花菜說,等收了黃花菜,就不愁買醋買鹽沒有錢了。地頭,有一棵粗壯的核桃樹,樹下,路甜甜給爸媽種的幾行綠皮西瓜,還未發(fā)芽。
路甜甜今年17歲,是華池縣上里塬鄉(xiāng)黃塬村人,5年前,作為家庭主勞力的“袖珍媽媽”曹美玲突然腦出血,經(jīng)搶救后保住了性命,但卻失去了行動能力。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以及殘疾的大伯和行動不便的“袖珍爸爸”,路甜甜小學(xué)還沒有畢業(yè),就中途輟學(xué),承擔(dān)起了照顧一家人的重擔(dān)。
說起第一次買化肥,路甜甜記憶猶新。父親路志春高度近視加嚴重關(guān)節(jié)炎,行動困難,很少出門,母親病后,路甜甜就擔(dān)負起家里的采購任務(wù)。第一次跟著鄰居去買化肥,12歲的路甜甜把一把零錢攥出了水,還學(xué)著別人的樣子討價還價,最后老板便宜了3塊錢,路甜甜高興地跳了一路。
去年7月份,30年不遇的持續(xù)強降水,把路甜甜家居住的兩孔土窯洞沖開了一個大口子,一家人居無定所,住在鄉(xiāng)政府送來的帳篷里。在親戚的幫助下,路志春湊了幾萬塊錢,配合鄉(xiāng)政府的殘疾人危舊房改造項目支持,決定蓋所新房子,16歲的路甜甜就成了主要勞動力,每天既要負責(zé)父母、大伯和工人們的一日三餐,還要抱磚和泥當(dāng)小工,毛坯房蓋好了,路甜甜整整瘦了一圈。說到這些,母親曹美玲依舊心疼得泣不成聲:“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年紀(jì)都在上學(xué),可憐我們家甜甜,就擔(dān)負起了一個家的責(zé)任,是我們對不起娃娃。”在路甜甜的悉心照顧下,曹美玲的身體狀況日益好轉(zhuǎn),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下地走路了。
路甜甜家有8畝地,種著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僅靠她和父親打理,父親又身體不好,4畝小麥,每年都要十幾天才能收割完,她的力氣小,就一點一點往回背,路甜甜說:“最忙的時候,常常累得頭暈眼花,躺下去就能立刻昏睡過去,第二天早上又得起來給父母、大伯做飯,還要干農(nóng)活?!?/span>
糧食和蔬菜都是自己種的,父親養(yǎng)了20只山羊,每年賣羊賣羊絨的錢,還有全家的低保,全部用來給母親買藥看病,“最困難的時候,家里連買鹽的錢都沒有。”路甜甜眼睛里閃爍著淚花,但很快被她擦干:“現(xiàn)在有新房子了,媽媽的病也越來越好了!”
17歲的路甜甜皮膚白皙、個頭高挑,因為要守著生病的媽媽,除了買藥買生活用品,路甜甜很少外出,同齡人都在上學(xué),而她沒有玩耍的伙伴,也沒有談心的閨蜜,以前的好朋友也因為上了高中學(xué)習(xí)忙而漸漸疏遠,她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
為了讓母親安心養(yǎng)病,路甜甜包攬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從不讓母親操一點心,還要變著花樣做好飯菜,端給臥病在床的母親和殘疾的大伯。路甜甜還是父親的得力幫手,耕種、施肥、收割一樣都少不了她,種瓜種菜更是一手包攬,再苦再累,她都從不抱怨。
“只要能照顧好老爸老媽和大大,讓一家人好好地過下去,我就很滿足了!”路甜甜說,17歲的女孩子,她還未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過。
【進入網(wǎng)友互動】
來源:甘肅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