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譚里和:殘疾人記者10年堅守采訪一線 一根拐杖走遍三湘四水(圖)

發(fā)布時間:2018-07-03 21:34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5-09-24 | 查看:1221次

人物故事:

  譚里和,男,1979年12月出生于株洲茶陵縣,兩歲時患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癱瘓。2005年進入新聞行業(yè),2007年入職湖南《今日女報》社。近10年都堅守在基層一線采訪,拄著拐杖跑遍了三湘四水,撰寫了近200萬字的有關維權,民生的深度報道。2014年6月,譚里和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評為“湖南省十佳記者”。2014年8月至11月,在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主辦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比賽活動中,經過層層選拔,譚里和作為湖南新聞界唯一的代表,入選全國十名講好故事的優(yōu)秀記者之一,登上中央電視臺講自己的從業(yè)故事。

  10年扎根基層采訪,很多人的命運因為譚里和的關注而得到改變,而譚里和自強不息、默默奉獻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人。

  在譚里和家里的陽臺上,堆放著一排拐杖,一共29根。這29根拐杖,都是譚里和在基層采訪途中撐壞的。這一根根被撐壞的拐杖,伴隨他走遍了三湘四水,也撐起了他的新聞理想。

  15年前,譚里和還是一個求助者。那一年,因為身體的殘疾,譚里和第三次考上大學,卻被第三次拒絕錄取。在譚里和人生最灰暗的時候,一群鐵肩擔道義的記者幫他呼吁,他終于被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錄取。大學畢業(yè)的時候,回想起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記者,他做了一個一般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決定:棄醫(yī)從文。

  10年前,譚里和通過努力,最終成為一名記者。

  譚里和現在上班的《今日女報》社位于湖南省委大門口旁邊,譚里和有時候打的士去上班,經常有司機問他:“去省委,你是不是去上訪?。俊?/span>

  由此可見,譚里和的外形跟記者的形象相差實在有些遠。這也似乎預示著,在追求新聞事業(yè)的途中,要取得一點點成績,他肯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每一次采訪,譚里和都很珍惜。

  幾年前的一個寒冬,譚里和一個人坐長途汽車到湖南最偏遠的湘西,譚里和要去采訪的村子里,沒有通公路。他坐了兩個多小時摩托車才到達村子。

  這個只有81戶村民的小山村,居然有38名單身漢。他們之所以單身,是因為山里生存條件非常惡劣,一個家庭如果青壯年全部出去打工,年邁的父母就很難生存。這些男子漢寧愿單身,去給父母盡孝,在譚里和看來有些悲壯。

  經過幾天翻山越嶺的采訪,譚里和最終寫成了一篇引發(fā)社會和政府關注的調查報道?,F在,一條水泥路,已經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

  譚里和說,作為一名記者,最開始他還有些自卑。但有一次采訪經歷,改變了他的這個觀念。

  2007年10月,譚里和去衡陽市的一所監(jiān)獄采訪問題青少年。采訪完,監(jiān)獄政委對譚里和說:“站在這些孩子面前,你就是一個活榜樣?!罢偃堊T里和,給這些孩子講一講自己的故事。譚里和講完后,政委又語重心長地對這些孩子說:“哥哥身體殘疾,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記者,你們從這里走出去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弊T里和看到這些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使勁地點頭。那一瞬間,孩子們被譚里和的故事感動了。

  一直以來,譚里和的新聞理念就是扎根基層。

  在洞庭湖上,曾經有一群特殊的漁民,因為歷史原因,他們幾代人沒有戶口。2012年元旦節(jié)前夕,譚里和去做這些漁民采訪的時候,他們和船一起,被困在洞庭湖一望無際的淤泥里。步行、坐車、乘船都不可能登上他們的船。最后,譚里和是用犁田機拖著一條小木船,自己坐在船里,才來到漁民們身邊的。

  為了做好這個報道,譚里和在船上和漁民們一起生活了三天兩夜。直到兩天后寫完稿子,由于過度受寒,他的右腿都沒有知覺。

  慶幸的是,譚里和的報道引起了湖南省主管領導的重視。這年春節(jié)前夕,漁民們盼望了幾代的戶口得到了解決。

  譚里和說,記者要弘揚真善美,也要敢于曝光假惡丑。

  2011年7月,譚里和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在婁底市的一個山區(qū)追蹤“百名越南失蹤新娘”,報道引起了公安部重視。犯罪團伙卻發(fā)來短信威脅他:“聽說你只有一條腿,把你的這一條腿打斷,你就一輩子只能躺在床上了?!弊T里和的妻子看到短信后,堅持了兩個月在報社樓下等他下夜班。妻子勇敢的對他說:“如果真的有人傷害你,至少還有我在你身邊給你喊救命啊?!?/span>

  這些經歷,只是譚里和10年在基層采訪的一個縮影。10年來,他走遍了湖南122個縣市區(qū)的119個。譚里和說,當看到一個個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他的報道而改變命運,他覺得,自己殘缺的人生有了一種特殊的完美。

  很多人都說,記者是一門吃青春飯的職業(yè)。但譚里和說,一個記者只要一直扎根基層,親近老百姓,他的青春就永遠不會褪色。他要做一輩子扎根基層的好記者。

  來源:湖南文明辦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