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7-03 21:2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09-25 | 查看:1168次
人物故事:
陽昌紹,男,現(xiàn)年49歲,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蘆溪縣宣風鎮(zhèn)珠亭村調(diào)解員。
1987年,陽昌紹在造紙廠上班時不慎被機械扭斷右手,落下終生殘疾。但他身殘志不殘,自強不息辦起廢品收購店。2005年村委會換屆選舉時,他以高票當選為村委會委員,并擔任調(diào)委會調(diào)解員,負責村里的綜治工作。到村里工作后,他為民跑腿,從不敷衍;助殘濟貧,風雨無阻;為公辦事,早出晚歸;特別是他憑著直爽親和的性格和雷厲風行的做事態(tài)度,用汗水和激情化解一個又一個矛盾,平息一場又一場糾紛,只手獨臂譜寫著一曲曲“鄰里和睦、家庭和美、民風和暢”的和諧樂章。
苦口婆心,百姓最可信任的“和事佬”
陽昌紹擔任調(diào)解員以來,克服身體的不便,堅持“兩頭多走走,磨破嘴皮子,化干戈為玉帛”的原則,用“先聽,再談,三溝通”的工作方法,為村民調(diào)解矛盾糾紛,為村里大事小事忙碌奔波,深受村民的信賴和認可,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獨臂大俠”。村民說:“老紹來了,事情就好辦,我們信他、服他。”陽昌紹只要群眾有需要,他可以立即放下碗筷,他可以立即翻身起床,他可以風雨無阻……
2012年剛過小年,上屋組胡德軍在銀河鎮(zhèn)被易某撞傷,當?shù)亟痪块T處理后,胡德軍認為賠償較輕,不滿意處理結(jié)果,要求重新處理,并與交警發(fā)生激烈口角。眼看著除夕日漸臨近,而胡德軍還在為交通賠償發(fā)愁,陽昌紹頓時心急如焚,為讓胡德軍能過個安穩(wěn)年,他連續(xù)幾天幾夜來到易某家中,充分利用地緣、親緣等有利因素,爭取對方讓步。在他的努力和感動下,易某終于答應增加賠償費用。當陽昌紹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看到鄰居全家正在燃放煙花迎接新年到來時,他才陡然發(fā)現(xiàn)又一次辜負了女兒的愿望——全家一起吃“團年飯”。
諍言鐵肩,勇當父老鄉(xiāng)親的“代言人”
作為珠亭村楊斌圣群眾工作室的負責人,在陽昌紹身上有著一股正氣,他堅持原則,為了法律的公正實施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奔波勞累,殫精竭慮。
上屋組一胡姓青年在奉新縣一石場打工時,不幸被亂石砸傷雙腿,在當?shù)蒯t(yī)院治療數(shù)月后,未獲得任何補償,老板就把他打發(fā)回家。此時小胡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連續(xù)4次去奉新要求老板給予生活補助,可每次都被老板拒之門外。陽昌紹了解情況后,立即自掏車費與小胡一同趕赴奉新。起初,老板見陽昌紹衣著簡樸、其貌不揚,又是外地人,態(tài)度十分冷硬??申柌B不卑不亢,他拿出小胡的傷殘鑒定書,根據(jù)《勞動合同法》有關工傷的補償條款,一五一十地陳述補償理由。陽昌紹有板有眼、有理有據(jù)的陳詞讓老板深感慚愧,在法律與事實面前,老板達成補償傷者生活費、營養(yǎng)費共計3.8萬元的協(xié)議,并當面一次性付清。事后,小胡緊緊握住陽昌紹的手,激動的說:“你真是我的大救星啊!”。
濟困助殘,撐起弱勢群體的“保護傘”
作為一名失去右手的殘疾人,陽昌紹深知殘疾人在生理和心里所承受的雙重痛苦和無助。為了解全村殘疾人的生活情況,陽昌紹單手騎著自行車,訪遍了全村16個村民小組515戶家庭,全村64名殘疾人的基本情況隨時都能脫口而出。誤服農(nóng)藥百草枯的胡錦剛中毒后,因雙腿站不穩(wěn),不能行路,想去離家不到200米的村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煉都成為奢望。陽昌紹了解情況后,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攙扶他到康復中心鍛煉,多少個刮風下雨的日子,陽昌紹支撐著比自己高一個頭且身體重心全壓在自己身上的胡錦剛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汗水浸透了一件件衣裳。如今,胡錦剛已能借助輔助工具,隨意行走,獨立生活。
陽昌紹不僅關心幫助殘疾人,而且還熱心資助困難家庭子女,經(jīng)常開展心理輔導,不讓天真爛漫的孩童過早蒙上家庭不幸的陰影。宣風鎮(zhèn)中學八年級三好學生陽水根,母親因患小兒麻痹癥而致一級肢殘,父親體弱多病在家務農(nóng),幾度因生活費無著落而差點輟學,陽昌紹得知情況后,每月為其資助150元生活費,并承諾一直資助下去,直至“小水根”完成學業(yè)。然而陽昌紹自己并不富有,一年工資收入僅有1萬多元,還要供女兒讀研,但他從來不向組織說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幾年來一直堅持資助貧困弱勢群眾數(shù)十人。
陽昌紹生長在珠亭村,奉獻在珠亭村。多年來,他為村民辦事騎破了4輛自行車,跑爛了10多雙解放鞋,累計調(diào)解民事糾紛100余件,調(diào)解處理各類案件20余起,調(diào)解成功率達100%,多次獲得市、縣“和諧發(fā)展標兵”“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人民調(diào)解員”等稱號,特別是去年被評為“全國人民調(diào)解能手”。
“在村里做工作,面對的都是樸實的群眾,可能一杯水就可以化解矛盾,也可能一句話就會挑起糾紛,所以,我們要努力促進雙方和諧,讓和諧字眼深入人心,讓和諧夢想走進每個家庭,希望我們的珠亭村能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永久和諧、持續(xù)發(fā)展……”陽昌紹說。
來源:江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